插头件以及使用了该插头件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9543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2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插头件以及使用了该插头件的连接器,在插头件侧保持配件(40)上设有卡止片部(42),该卡止片部(42)相对于插头件侧保持配件(40)的连结片部(基部)(41)沿着连接器(1)(插头件壳体(21))的宽度方向(X)相对移动自如,该卡止片部(42)形成为与卡止孔部(卡止部)(37)卡止自如,所述卡止孔部(卡止部)(37)形成在插口件壳体(插口件主体(11))的与插头件壳体(插头件主体(21))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卡止片部(42)对置的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插头件以及使用了该插头件的连接器,在插头件侧保持配件(40)上设有卡止片部(42),该卡止片部(42)相对于插头件侧保持配件(40)的连结片部(基部)(41)沿着连接器(1)(插头件壳体(21))的宽度方向(X)相对移动自如,该卡止片部(42)形成为与卡止孔部(卡止部)(37)卡止自如,所述卡止孔部(卡止部)(37)形成在插口件壳体(插口件主体(11))的与插头件壳体(插头件主体(21))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卡止片部(42)对置的部位。【专利说明】插头件以及使用了该插头件的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头件以及使用了该插头件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利用如下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具备:在插口件主体至少配设有多个插口件侧端子的插口件;在插头件主体配设有多个插头件侧端子和插头件侧保持配件的插头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该专利文献I中,通过使插口件与插头件相互嵌合,使对应的端子彼此接触导通,使连接有各端子的电路基板的导体图案彼此电连接。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0099号公报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就近年来的连接器技术而言,随着搭载的设备的小型化,迫切期望连接器本身的小型化、薄型化。然而,若意欲使连接器小型化、薄型化,则可能导致插口件与插头件的嵌合时的触感恶化、或插口件与插头件的嵌合轻易解除。这是因为,伴随着连接器的小型化、薄型化,插口件侧端子与插头件侧端子的数目会减少或者这些端子彼此的接触压力会降低,致使插口件与插头件的嵌合力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插头件以及使用了该插头件的连接器,即便是小型的连接器,嵌合时的触感也良好,且能够使插口件与插头件的嵌合更不易脱离。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专利技术涉及的插头件具备配设有插头件侧端子和插头件侧保持配件的插头件主体,通过所述插头件主体与至少配设有插口件侧端子的插口件主体嵌合,从而使所述插口件侧端子与所述插头件侧端子接触,所述插头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头件侧保持配件上设有相对于该插头件侧保持配件的基部沿着所述插头件主体的宽度方向相对移动自如的卡止片部,所述卡止片部形成为与卡止部卡止自如,所述卡止部形成在所述插口件主体的与所述插头件主体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所述卡止片部对置的部位。第二专利技术涉及的插头件的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件侧保持配件的卡止片部与所述插头件侧端子并列设置,且该卡止片部设置于所述插头件主体的宽度方向两侧或一侧的周壁部。第三专利技术涉及的插头件的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件侧保持配件具备从所述基部突出成大致倒V字状的第一卡止片部及第二卡止片部。第四专利技术涉及的插头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卡止片部具备从所述基部的一端部突出的第一卡止片部和从另一端部突出的第二卡止片部,所述插头件侧保持配件通过所述基部、所述第一卡止片部和所述第二卡止片部形成为大致倒U字状。第五专利技术涉及的插头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卡止片部从所述基部的一端部或大致中央部突出,所述插头件侧保持配件通过所述基部和所述卡止片部形成为大致L字状或大致T字状,使用一个或多个具有一个所述卡止片部的所述插头件侧保持配件。第六专利技术涉及的插头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卡止片部被折弯形成为大致S字状。第七专利技术涉及的插头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卡止片部的前端部与所述插头件主体的宽度方向平行地折弯形成。第八专利技术涉及的插头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止片部和所述卡止部上形成有在从所述插口件和所述插头件嵌合的嵌合状态向相互拔开的方向移动时接触的卡止面,在所述卡止部的卡止面及所述卡止片部的卡止面中的至少任一方上形成有对所述插口件及所述插头件的嵌合的解除进行限制的限制部。第九专利技术涉及的插头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卡止片部的卡止面形成为朝向所述卡止部的卡止面立起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为所述限制部。第十专利技术涉及的插头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卡止片部的卡止面与所述卡止部的卡止面相互平行地配置,平行地对置配置的所述一对卡止面为所述限制部。第十一专利技术涉及的插头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止片部与供所述插头件安装的电路基板之间设有支撑构件。第十二专利技术涉及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使用了上述的插头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插头件侧保持配件上设有相对于其基部沿着插头件主体的宽度方向相对移动自如的卡止片部,该卡止片部形成为与卡止部卡止自如,所述卡止部形成在插口件主体的与所述插头件主体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所述卡止片部对置的部位。因此,能够获得一种插头件以及连接器,即便是小型的连接器,嵌合时的触感也良好,且能够使插口件与插头件的嵌合更不易脱离。【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插口件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插头件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插口件与插头件的嵌合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插口件的拆下插口件侧保持配件及一侧长边的插口件侧端子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2所示的插头件的拆下插头件侧保持配件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件侧保持配件的俯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件侧保持配件的俯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件侧保持配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连接器I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I具备相互嵌合的插口件10与插头件20。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将图中X方向作为连接器I (插口件壳体11、插头件壳体21)的宽度方向,将Y方向作为长度方向,将Z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插口件10具备通过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在俯视下整体呈矩形(长方形)状地模具成形出的插口件壳体(插口件主体)11。在该插口件壳体11上,多个触头(插口件侧端子)12沿着对置的长边在长度方向Y上以规定间距P配设。另外,在插口件壳体11的长度方向Y两端部配设有插口件侧保持配件30。插口件壳体11具备沿着其周缘部呈大致矩形环状地连续形成的周壁部13、在中央部与周壁部13隔开规定间隔形成的大致矩形状的岛部14。并且,在上述周壁部13与岛部14之间形成有用于嵌合插头件20的嵌合槽部15。如图3所示,触头12通过对具有规定厚度的带状的金属件进行弯曲成形来形成。在触头12的前端部12a形成有从第一弯曲部12B1向上方弯曲且使前端侧向内侧弯曲的第二弯曲部12B2,在触头12的基端部12b形成有弯曲成倒U字状的第三弯曲部12B3。并且,第三弯曲部12B3的更基端侧成为平坦的连接端子部12T。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及图3所示,触头12以第二弯曲部12B2向嵌合槽部15内突出的方式安装于插口件壳体11。此时,第三弯曲部12B3与在周壁部13的内部形成的凹部13H1嵌合,并且第一弯曲部12B1与在岛部14的下表面形成的凹部13H2嵌合。在该状态下,触头12的连接端子部12T从周壁部13的根侧(下缘)向外侧突出,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友规宫崎洋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