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瓶盖模压机的上模总成,包括固定在转盘固定板上的模杆,模杆下端设有上模头,所述模杆外面套设有模杆内套、模杆外套和压簧,压簧一端与模杆相抵,压簧另一端与模杆内套相抵,模杆内套与设在模杆上的凸台限位接触,所述模杆外套套设在模杆内套外面并与模杆内套在下端锥度配合,所述模杆外套上设有拨叉;所述模杆为中空管,模杆内插设有冷却外管,冷却外管内插设有冷却内管,所述模杆下端沿轴向插设固定上模头,上模头内设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的进、出口分别与冷却内管和冷却外管连通。本技术方案可以对上模头进行直接冷却,提高了模具冷却速度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瓶盖压塑成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瓶盖模 压机的上模总成。
技术介绍
在专利号为01274089. 6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塑料瓶盖模压机,其模压 部分采用环形凸轮推动滚轮顶杆及其连接的上下模头完成合模压塑和脱模排 料,因为滚轮顶杆与模杆、上模头(上凸模)是直接连接固定的,所以,无法 对上模头进行直接冷却。而模具无法快速冷却、温度过高会直接影响压塑制品 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瓶盖模压机 的上模总成,可以对上模头进行直接冷却,提高了模具冷却速度和生产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塑料瓶盖模压机的上模总成,包括固定在转盘固定板上的模杆, 模杆下端设有上模头,所述模杆外面套设有模杆内套、模杆外套和压簧,压簧 一端与模杆相抵,压簧另一端与模杆内套相抵,模杆内套与设在模杆上的凸台 限位接触,所述模杆外套套设在模杆内套外面并与模杆内套在下端锥度配合, 所述模杆外套上设有拨叉;所述模杆为中空管,模杆内插设有冷却外管,冷却 外管内插设有冷却内管,所述模杆下端沿轴向插设固定上模头,上模头内设有 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的进、出口分别与冷却内管和冷却外管连通。作为优选,上述拨叉上设有径向进气孔,所述模杆外套在与拨叉连接的壁 上设有周向环型槽,进气孔与环型槽连通,环型槽通过若干个径向孔与设在模 杆外套和模杆内套之间的通气空隙连通。在拨叉上设置进气孔,使得制品压塑完成时可以通过机械结合吹气的方式 脱模。上述模杆外套在与拨叉连接的壁上、周向环型槽上下均设有密封圈。作为优选,上述上模头包括上模壳体和上模内芯,所述冷却外管与上模壳 体螺纹连接,所述冷却内管与上模内芯螺纹连接。上述冷却管道包括设在上模内芯上的轴向孔、连接孔和设在上模壳体与上 模内芯之间的周向环槽,所述连接孔上端连接冷却内管,连接孔下端通过径向 孔连通周向环槽,周向环槽通过轴向槽和径向孔与轴向孔连通,轴向孔与上模 壳体内腔及冷却外管连通。将冷却管道延伸到上模头下部靠近底端,加快了上模头的冷却速度和直接 冷却效果。作为优选,上述压簧为方弹簧。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采用下模上顶合模压塑,并通过滚轮 顶杆推动拨叉和模杆外套机械脱模,同时结合设在拨叉上的压縮空气进口采用排气协助脱模;通过在模杆内设置冷却内管和冷却外管,冷却内管和冷却外管 直接和上模头内的冷却管道连通,可以对上模头进行直接冷却,提高了模具冷 却速度和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C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塑料瓶盖模压机的上模总成,包括通过轴套5、 哈夫圈8和螺母7固定在转盘固定板6上的模杆11,模杆11下端穿过转盘定位 板19,所述模杆11下端外面套设有模杆内套17、模杆外套14和压簧20,压簧 20—端通过螺母10与模杆11相抵,压簧20另一端与模杆内套17相抵,模杆 内套17尾端设有扣台171与设在模杆11上的凸台111限位接触,所述模杆外 套14套设在模杆内套17外面并与模杆内套17在下端锥度配合,所述模杆外套 14上设有拨叉13,拨叉13通过轴用挡圈18固定;所述模杆ll为中空管,模 杆11内插设有冷却外管9,冷却外管9内插设有冷却内管4,所述模杆11下端 通过模杆内芯22沿轴向插设固定上模头,上模头内设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的 进、出口分别与冷却内管4和冷却外管9连通。上述拨叉13上设有径向进气孔131,所述模杆外套14在与拨叉13连接的 壁上设有周向环型槽141,进气孔131与环型槽141连通,环型槽141通过若干 个径向孔142与设在模杆外套14和模杆内套5之间的通气空隙143连通;上述 模杆外套14在与拨叉13连接的壁上、周向环型槽141上下均设有密封圈12; 上述上模头包括上模壳体15和上模内芯16,所述冷却外管9与上模壳体15螺 纹连接,所述冷却内管4与上模内芯16螺纹连接;上述冷却管道包括设在上模 内芯16上的轴向孔161、连接孔163和设在上模壳体15与上模内芯16之间的 周向环槽151,所述连接孔163上端连接冷却内管4,连接孔163下端通过径向 孔164连通周向环槽151,周向环槽151通过轴向槽152和径向孔162与轴向孔161连通,轴向孔161与上模壳体15内腔及冷却外管9连通,冷却外管9和冷 却内管4通过水管接头2、管接头1和管接头2与外界冷却介质源连接;上述压 簧20为方弹簧。本专利技术采用下模上顶合模压塑方式,拨叉13上连接滚轮顶杆,滚轮顶杆与 环形凸轮接触(附图未画出);合模时,上模头完全露出如图l所示位置,此时, 拨叉13配合下凹模上顶上升,带动模杆外套14上移,因为模杆外套14和模杆 内套17下端锥度配合,所以模杆内套17也上升,压簧20压縮,模杆外套14 和模杆内套17之间的通气空隙143不吹气,瓶盖在上模头外面压塑成型(附图 未画出);合模冷却时,冷却介质通过水管接头2、冷却内管4和冷却外管9对 上模头进行直接冷却;冷却完毕脱模时,下凹模下降,拨叉13下降带动模杆外 套14下降,从而推动成型瓶盖脱模(机械式脱模),模杆内套17在压簧20的 作用下下降直至模杆内套17尾端的扣台171与模杆11上的凸台111扣合限位, 模杆内套17不再下降,模杆外套14在拨叉13带动下继续下降,模杆内套17 和模杆外套14下端分离,对拨叉13上的进气孔131送气,气体通过缝隙进入 成型瓶盖内部,使得成型瓶盖产生一定程度的膨胀从而方便上述的机械式脱模。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专利技术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的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专利技术 实质精神的改变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塑料瓶盖模压机的上模总成,包括固定在转盘固定板(6)上的模杆(11),模杆(11)下端设有上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杆(11)外面套设有模杆内套(17)、模杆外套(14)和压簧(20),压簧(20)一端与模杆(11)相抵,压簧(20)另一端与模杆内套(17)相抵,模杆内套(17)与设在模杆(11)上的凸台(111)限位接触,所述模杆外套(14)套设在模杆内套(17)外面并与模杆内套(17)在下端锥度配合,所述模杆外套(14)上设有拨叉(13);所述模杆(11)为中空管,模杆(11)内插设有冷却外管(9),冷却外管(9)内插设有冷却内管(4),所述模杆(11)下端沿轴向插设固定上模头,上模头内设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的进、出口分别与冷却内管(4)和冷却外管(9)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瓶盖模压机的上模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叉(13)上设有径向进气孔(131),所述模杆外套(14)在与拨叉(13) 连接的壁上设有周向环型槽(141),进气孔(131)与环型槽(141)连通, 环型槽(141)通过若干个径向孔(142)与设在模杆外套(14)和模杆内套(5)之间的通气空隙(143)连通。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瓶盖模压机的上模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杆外套(14)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塑料瓶盖模压机的上模总成,包括固定在转盘固定板(6)上的模杆(11),模杆(11)下端设有上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杆(11)外面套设有模杆内套(17)、模杆外套(14)和压簧(20),压簧(20)一端与模杆(11)相抵,压簧(20)另一端与模杆内套(17)相抵,模杆内套(17)与设在模杆(11)上的凸台(111)限位接触,所述模杆外套(14)套设在模杆内套(17)外面并与模杆内套(17)在下端锥度配合,所述模杆外套(14)上设有拨叉(13);所述模杆(11)为中空管,模杆(11)内插设有冷却外管(9),冷却外管(9)内插设有冷却内管(4),所述模杆(11)下端沿轴向插设固定上模头,上模头内设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的进、出口分别与冷却内管(4)和冷却外管(9)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土良,李德康,季锋,
申请(专利权)人:金土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