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电杆、通讯杆、风电塔筒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及其制作方法,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包括外围的混凝土杆体,均匀分布在此混凝土杆体内部的纵向筋,缠绕在此纵向筋外围的外层预应力环向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纵向筋内侧环向设有芯模支撑环向筋,且此芯模支撑环向筋的内凸点与混凝土杆体的内表面平齐,纵向筋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的外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及其制作方法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混凝土杆在混凝土凝固收缩时容易产生纵向裂纹而造成废品,或使杆体中裂缝处的钢筋锈蚀而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有效提高混凝土杆的成品率,并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电杆、通讯杆、风电塔筒制作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包括外围的混凝土杆体,均匀分布在此混凝土杆体内部的纵向筋,缠绕在此纵向筋外围的外层预应力环向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纵向筋内侧环向设有芯模支撑环向筋,且此芯模支撑环向筋的内凸点与混凝土杆体的内表面平齐,纵向筋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的外围。本专利技术的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混凝土杆在混凝土凝固收缩时容易产生纵向裂纹而造成废品,或使杆体中裂缝处的钢筋锈蚀而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有效提高混凝土杆的成品率,并消除安全隐患。【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电杆、通讯杆、风电塔筒制作
,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传统的混凝土杆的钢筋骨架都是由架立圈、纵向筋和环向筋构成,由于架立圈只是起到防止纵向筋因重力而弯曲的作用,因此无须承受大的径向力,所以间距较远(一般大于450mm)。架立圈自身刚度较小且内部无刚性支撑,成型后位于混凝土杆体内部,在杆体内表面无暴露的内凸点,这种架立圈无法使纵向筋在受到环向筋压力时保持不变形,因此传统的混凝土杆钢筋骨架中的环向筋都是在没有张紧力的松弛状态下缠绕在纵向筋外围,用这种钢筋骨架结构制造的混凝土杆环向是没有预应力的,这种杆体在混凝土凝固收缩时容易产生纵向裂纹,造成废品,或使杆体中裂缝处的钢筋锈蚀,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或消除混凝土杆的纵向裂缝,提高成品率,消除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包括外围的混凝土杆体,均匀分布在此混凝土杆体内部的纵向筋,缠绕在此纵向筋外围的外层预应力环向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纵向筋内侧环向设有芯模支撑环向筋,且此芯模支撑环向筋的内凸点与所述混凝土杆体的内表面平齐,所述的纵向筋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的外围。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为等间距设置的圆环型芯模支撑环向筋或等间距缠绕的螺旋型芯模支撑环向筋。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为带间断支撑的芯模支撑环向筋。所述的等间距设置的圆环型芯模支撑环向筋的间距为IOOmm至400mm。所述的等间距缠绕的螺旋型芯模支撑环向筋的间距为IOOmm至400mm。所述的间断支撑为等间距套接在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上的硬质限位块或为螺旋缠绕在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上的硬质限位线。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芯模上等间距缠绕上芯模支撑环向筋,此时芯模支撑环向筋的内凸点与芯模接触,然后将纵向筋均匀的布置在芯模支撑环向筋的外围,再将外层预应力环向筋在有张紧力的状态下缠绕在纵向筋的外围,形成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钢筋骨架,带有这样钢筋骨架的芯模放入杆体外模内,并在芯模与杆体外模之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抽出芯模,此时芯模支撑环向筋的内凸点与混凝土杆体的内表面平齐,作用在芯模上的环向预应力将会转移到混凝土杆体上,制出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混凝土杆在混凝土凝固收缩时容易产生纵向裂纹而造成废品,或使杆体中裂缝处的钢筋锈蚀而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有效提高混凝土杆的成品率,并消除安全隐患。【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绕在芯模上的带有螺旋缠绕的硬质限位线的螺旋型芯模支撑环向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绕在芯模上的带有等间距的硬质限位块的圆环形的芯模支撑环向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和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包括外围的混凝土杆体5,均匀分布在此混凝土杆体5内部的纵向筋4,缠绕在此纵向筋4外围的外层预应力环向筋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纵向筋4内侧环向设有芯模支撑环向筋2,且此芯模支撑环向筋2的内凸点与所述混凝土杆体5的内表面平齐,所述的纵向筋4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2的外围。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2为等间距设置的圆环型芯模支撑环向筋或等间距缠绕的螺旋型芯模支撑环向筋。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2为带间断支撑6的芯模环向筋。所述的等间距设置的圆环型芯模支撑环向筋的间距为IOOmm至400mm。所述的等间距缠绕的螺旋型芯模支撑环向筋的间距为IOOmm至400mm。所述的间断支撑6为等间距套接在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2上的硬质限位块或为螺旋缠绕在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2上的硬质限位线。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2 —般选用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线材。芯模支撑环向筋2的形状为等间距设置在芯模3上的圆环型芯模支撑环向筋或等间距缠绕在芯模3上的螺旋型芯模支撑环向筋,依托芯模3支撑限制位于其外层的纵向筋4在受到外层预应力环向筋I的径向压力时保持位置不变,芯模3的外径与混凝土杆体5的内径相同,芯模支撑环向筋2的内凸部位与芯模3接触,这些内凸部位将在混凝土杆体5成型后与混凝土杆体5的内表面平齐。纵向筋4均匀分布在芯模支撑环向筋2的外围,外层预应力环向筋I位于纵向筋4的外围在保持一定的张紧预应力状态下缠绕上的,由此形成了由芯模支撑环向筋2,纵向筋4和外层预应力环向筋I所组成的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钢筋骨架,此时的环向预应力由于有芯模3的支撑可以保持不变。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芯模3上等间距缠绕上芯模支撑环向筋2,此时芯模支撑环向筋2的内凸点与芯模3接触,然后将纵向筋4均匀的布置在芯模支撑环向筋2的外围,再将外层预应力环向筋I在有张紧力的状态下缠绕在纵向筋4的外围,形成的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钢筋骨架,带有这样钢筋骨架的芯模放入杆体外模内,并在芯模3与杆体外模之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抽出芯模3,此时芯模支撑环向筋2的内凸点与混凝土杆体5的内表面平齐。作用在芯模3上的环向预应力将会转移到混凝土杆体上,制出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本专利技术的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混凝土杆在混凝土凝固收缩时容易产生纵向裂纹而造成废品,或使杆体中裂缝处的钢筋锈蚀而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有效提高混凝土杆的成品率,并消除安全隐患。【权利要求】1.一种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包括外围的混凝土杆体,均匀分布在此混凝土杆体内部的纵向筋,缠绕在此纵向筋外围的外层预应力环向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纵向筋内侧环向设有芯模支撑环向筋,且此芯模支撑环向筋的内凸点与所述混凝土杆体的内表面平齐,所述的纵向筋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的外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为等间距设置的圆环型芯模支撑环向筋或等间距缠绕的螺旋型芯模支撑环向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为带间断支撑的芯模支撑环向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间距设置的圆环型芯模支撑环向筋的间距为IOOmm至40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间距缠绕的螺旋型芯模支撑环向筋的间距为IOOmm至400m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断支撑为等间距套接在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上的硬质限位块或为螺旋缠绕在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上的硬质限位线。7.—种带环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祁锦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