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延单元,涂料涂覆方法和溶液流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864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将由主涂料和基本涂料构成的结合涂料流延的流延模具有侧板、内框板、入口和出口。所述内框板具有形成槽的内壁的接触面。通过歧管将第一涂料供给到连接入口和出口的槽中。通过管将第二涂料供给到所述内框板中形成的通道中。所述通道可以连接到狭缝上。所述内框板具有用于将第二通道与所述狭缝隔开的隔开部分。所述隔开部分具有带锐角的端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延模、涂料涂覆方法和溶液流延方法。技术背景聚合物膜(以下为膜)因为光学透明度和柔韧性优异,并且重量和厚度 更小,在几个领域中用作光学功能膜。在聚合物膜中,有由酰化纤维素形成的酰化纤维素膜。例如,特别是三乙酸纤维素(以下为TAC)膜由其平均 乙酰化度在57.5%至62.5%的范围内的TAC形成。TAC膜因为具有强度和 不易燃性(inflammability),用作膜材料如光敏材料的膜基底。此外,TAC 膜在光学各向同性方面是优异的,因此在近年来其市场变得更大的液晶显 示器等中用作光学功能膜,如光学补偿膜、视角膜、偏振片用保护膜。在膜生产方法中,有熔体挤出法和溶液流延方法。在熔体挤出法中, 将聚合物加热熔融,然后将熔融的聚合物挤出而形成膜。熔体挤出法具有 其中生产率高并且装置的成本较低的优点。然而,难以调节膜厚度的精度, 并且容易形成条纹(称为口模条纹)。因此,通过熔体挤出法,难以制备可 以用作光学功能膜的高质量膜。在溶液流延方法中,将含有聚合物和溶剂 的涂料流延到载体上以形成流延膜,并且在具有自支撑性能之后,将流延 膜剥离作为从载体上剥离的湿膜。将湿膜干燥成膜,然后将膜巻绕。与熔 体挤出法相比,溶液流延方法在光学性能和厚度均匀性方面更优异。此外, 与在熔体挤出法中相比,在溶液流延方法中,制备的膜含有更少的杂质。 因此,将所述溶液流延方法应用于膜生产方法,特别是用于制备光学功能 膜的膜生产方法。已知的是粘弹性导致颈缩现象,在颈缩现象中,在将流延涂料从流延 模中排出时,排出的流延涂料的流延流道(bead)的宽度变得小于流延模的 出口的宽度。如果发生颈縮现象,则流延流道的厚度在中心区域中变得更小,而在侧边部分(以下,其离流延流道的两个侧边为至多1 %)中变得更 大。颈縮现象的发生与聚合物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条件(流延流道的长度、流 延模的狭缝宽度等)有关系。例如,如果聚合物的弹性变得更小,或者如果 流延流道的拉伸张力、流道宽度和流延模的狭缝长度变得更大,则经常发 生颈縮现象。如果颈缩现象导致侧边部分变得极厚,则发生剥离事故,如 在剥离时的撕裂等。因此,为了防止剥离事故,必需调节流延流道的侧边 部分的厚度。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2005-007808、 2001-79924、 2005-279956和美 国专利5451357中,公开了调节流延流道的侧边部分的厚度的方法。在出 版物2005-007808中,框用于调节被安置在流延模中的涂料通道的宽度, 调节的方式使得在流延模的出口侧的涂料通道的宽度可以更大。在出版物 2001-79924和专利5451357中,内框可在宽度方向上滑动,以调节涂料通 道的宽度。在出版物2005-279956中,将在流延模中流动的涂料分开成用 于形成流延流道的中心部分的中心流(或主流)和用于形成流延流道的侧边 部分的侧边流(基本流(substantial flow)),并且调节侧边流的流量。近年来,因为对液晶显示器的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于溶液流延方法需 要高生产率。此外,液晶显示器变得更薄并且具有更小的重量。因此,进 行溶液流延方法和溶液流延设备的开发,使得可以有效地制备薄的光学功 能膜。为了提高溶液流延方法的生产率,有时使膜生产速度变得更大。如已 经知道,膜生产速度取决于流延工序的流延速度。因此,尝试在流延工序 中提高载体的移动速度(例如,增加至大于40 m/min),以提高流延速度和 生产率。然而,根据载体的移动速度的提高,流延膜与载体表面的粘附性 变得更差。如果粘附性变得更差,根据载体表面的移动产生的夹带空气进 入流延膜和载体之间的间隙,从而导致表面缺陷,如流延膜的不平滑性。 因此,为了弥补粘附性的降低,必需在载体的移动方向上、在流延流道的 背表面侧(上游侧)进行减压。然而,当在背表面侧的减压的情况下进行溶液流延方法时,流延流道 摆动而不稳定,从而导致流延膜的厚度不均匀性。作为结果,制备的膜具 有厚度不均匀性。此外,流延流道的侧边部分比在两个侧边部分之间的中心部分更容易摆动。因此,在指定制备比现有的膜更薄的膜(例如,厚度为60^m)的情况下,流道厚度变得更薄。因此,流延流道变得更不稳定,并且制备的膜更容易具有厚度不均匀性。因此,当指定有效地制备膜时,不但必需调节流延流道的中心部分的 厚度,而且必需调节侧边部分的厚度。在出版物2005-007808中公开的方法中,必须改变或调节被安置在流 延模中的框,因此花费长时间使侧边部分的厚度变为适合的值。因此,在 每次改变涂料组成和膜生产条件时,用于调节侧边部分的厚度的时间是必 需的,因此生产率变得更低,并且该方法不适合制备许多类型的膜。在出版物2001-79924和专利5451357中公开的方法中,在流延模中 的涂料通道和框之间有细微的间隙。因为在溶液流延方法中使用的涂料的 粘度低于熔融的聚合物的粘度,所以所述间隙在通过具有该间隙的涂料通 道的涂料上形成条纹,因此制备的膜的膜表面具有条纹。此外,涂料有时 保留在该间隙中,从而导致在涂料通道中的涂料的凝胶化。如果该凝胶状 材料混合到膜中,则产生厚度不均匀性,并且膜的光学性能变得更差。另外,为了稳定地进行流延工序,必需由在涂料的压力作用下决不变 形的材料(不锈钢等)形成在流延模中的涂料通道和框。在出版物 2001-79924和专利5451357的方法中,框在被设置于该框周围的组件上滑 动,并且因滑动而产生灰尘。如果灰尘混合到涂料中,则难以制备优异的 膜。因此,为了防止灰尘的产生,使用由树脂形成的框。然而,在这种情 况下,框在流延涂料的压力作用下容易变形,因此适当地调节侧边部分的 厚度是极端困难的。此外,在出版物2005-279956中公开的方法中,不能独立地调节主流 和基本流的压力。因此,根据膜的生产条件,只将侧边部分的厚度调节为 预定值是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延模,所述流延模用于在提供厚度不 均匀性和剥离事故的情况下有效地制备光学功能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涂料排出方法和一种溶液流延方法,它们用于在提供厚度不均匀性和剥离事故的情况下有效地制备光学功能膜。在本专利技术的涂料流延方法中,在用于在移动载体上形成将干燥成聚合 物膜的流延膜的涂料流延方法中,制备侧边涂料,所述侧边涂料用于组成 从流延模到载体的流道的侧边部分,所述流延模通过在载体的宽度方向上 延伸的狭缝排出侧边涂料,并且制备中间涂料,所述中间涂料用于组成在 流道的侧边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然后,使侧边涂料流和中间涂料流在流 延模中汇合,并且流延模具有隔开构件,所述隔开构件具有割开部(cut OUt),使得隔开构件可以形成用于侧边涂料流动的侧边流动通道和用于中 间涂料流动的中间流动通道。将隔开构件的下游端设置在狭缝的上游,使 得侧边涂料和中间涂料可以在从狭缝流出之前汇合。然后,进行侧边涂料 和中间涂料的共涂覆。优选地,从出口到下游端的距离在O.l mm至40mm的范围内。此外, 在狭缝的纵向上的侧边流动通道的宽度Wl是至少O.l mm。优选地,通过用于供给侧边涂料的侧边供给装置,将侧边涂料供给到 侧边供给通道中。特别优选地,通过用于供给中间涂料的中间供给装置, 将中间涂料供给到中间流动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移动载体上形成流延膜的涂料涂覆方法,所述流延膜被干燥成聚合物膜,所述涂料涂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制备侧边涂料,所述侧边涂料用于组成从流延模到所述载体的流道的侧边部分,所述流延模通过在所述载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狭缝排出所述侧边涂料;    (2)制备中间涂料,所述中间涂料用于组成在所述流道的所述侧边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    (3)使所述侧边涂料流和所述中间涂料流在所述流延模中汇合,所述流延模具有隔开构件,所述隔开构件具有割开部,使得所述隔开构件可以形成用于所述侧边涂料流动的侧边流动通道和用于所述中间涂料流动的中间流动通道,所述隔开构件的下游端被设置在所述狭缝的上游,使得所述侧边涂料和所述中间涂料可以在从所述狭缝流出之前汇合;和    (4)进行所述侧边涂料和所述中间涂料的共涂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比留大作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