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器盖体嵌设透光片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831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监视器盖体嵌设透光片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下列步骤:备模步骤:该上模具及下模具内侧皆是凹设有预设容置空间,且该上模具及下模具中央是凸设有夹固部;置入透光片步骤:将透光片置入上模具与下模具内,该透光片位于二夹固部之间,且该透光片大于夹固部,使该透光片外周缘凸出于夹固部;封闭模具步骤:将上模具及下模具密闭,该透光片是受上模具及下模具的夹固部夹持;射出成型步骤:由注入口射出成型盖体,使该盖体一体成型,该透光片外周缘是受包覆而固定于盖体中央;脱模步骤:将该盖体由上模具及下模具取出;利用该透光片外周缘受射出成型步骤包覆,借此使该透光片外周缘紧密嵌设于盖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确保监视器确实密闭,而不致于渗入水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监视摄影机是一种可依据使用者需求装设在建筑物、路口适当位置 的电子产品,借由该监视摄影机撷取监视范围内的影像,再通过电子组 件的处理后,将此影像讯号经由线路输送呈现于显示装置上,进行监管, 由于监视器具有全天候拍摄记录的功能,可弥补人力监控的不足,而提 供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的事先预防以及事后调査等功能,在社会治安 方面更有相当显著的功效。监视器是需以一支撑架及壳体设置于至高点以利拍摄记录,由于监 视器内装设有精密的监视器高倍率镜头、电子零件等,为避免内部精密 仪器受潮或过热,壳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随着全球温暖化的气 候异常现象不断发生,天气的阴晴雨雹难以捉摸,因此保护重要电子仪器的壳体更显得重要;请参照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第O 9 3 1 3 5 3 0 5号「监视摄影机护盖装置」,该摄影机主要是由一后盖、外壳、护盖、 遮板及镜头构成,该镜头的周缘设有一红外线LED数组,该护盖具有一 窗口,该窗口与镜头之间设有一透光板,其特征在于该透光板的中央 设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嵌套有一遮光组件,该遮光组件延伸有一遮光 部,该遮光部可供镜头容置包覆,令镜头可于遮光部内自动伸縮,以有 效遮断红外线LED光源于穿过透光板内部时因光源的不规则折射及反射 所产生的光晕,进而使摄影机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环境下能够撷取清晰 的影像;此种现有监视器壳体结构是于遮光板内贯设贯穿孔,并利用一圆筒 状遮光部罩设于镜头外,且该遮光部内设有镜片,借由遮光部的圆筒状 结构,使该镜头能够获得伸縮的间隙,以此调整镜头伸縮并调整焦距;然而,此现有结构虽具有调整监视器的功能,但一般监视器皆置放于角 落,由专职人员负责监视管理,仅提供监视功能,并不常使用伸縮焦距 的功能,使此种现有结构良好用意丧失,而增添大量组件,造成组装及生产复杂度上升,不便于安装使用;且由于利用圆筒状遮光部嵌入于贯 穿孔,而嵌入技术不外乎黏合、嵌卡,往往使遮光部与贯穿孔产生空隙, 导致水气渗入影响正常运作,即使利用胶体黏合,仍因长年使用造成胶 体固化脆裂,依然无法确实密合;还揭示一种传统式监视器,其虽然组件复杂度低于前述的现有技术, 由于该透光板是夹固于护盖与筛板内,并利用螺固件紧密锁固,使透光 板确实夹固于护盖与筛板内;但因为利用螺固件锁固,若夹固力量过大 容易造成遮光板碎裂,若夹固力量不足则容易造成闭锁不全,导致水气 渗入,如此甚不方便,针对上述现有壳体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便于组装使用、 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是相关业者须努 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 陷,而提供一种,其确保监视器确实密 闭,而不致于渗入水气。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下列 步骤备模步骤该上模具及下模具内侧皆是凹设有预设容置空间,且 该上模具及下模具中央是凸设有夹固部;置入透光片步骤将透光片置 入上模具与下模具内,该透光片位于二夹固部之间,且该透光片大于夹 固部,使该透光片外周缘凸出于夹固部;封闭模具步骤将上模具及下 模具密闭,该透光片是受上模具及下模具的夹固部夹持;射出成型步骤 由注入口射出成型盖体,使该盖体一体成型,该透光片外周缘是受包覆 而固定于盖体中央;脱模步骤将该盖体由上模具及下模具取出;利用 该透光片外周缘受射出成型步骤包覆,借此使该透光片外周缘紧密嵌设于盖体。前述的,其中射出成型步骤是利用 塑料加热熔融射出,借此使该盖体一体成型。前述的,其中透光片为耐高温的材 质构成。现有结构是利用螺丝锁固,容易因施力过大造成透光片碎裂,或容 易因锁固不紧密造成无法密合,使水气渗入监视器内部;或利用胶体黏 合,因胶体长年固化破裂,造成闭合不全而渗入水气;本专利技术是利用上、 下模具内设有夹固部,使该透光片外周缘受射出成型包覆,而使该透光 片紧密嵌入于盖体内,借此使该透光片与盖体间不留任何空隙,以确保 监视器确实密闭,而不致于渗入水气。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模具夹持透光片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模具内利用射出一体成型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监视器盖体嵌设透光片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A 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盖体装设于监视器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盖体 1 1-透光片2-上模具 2 1-上夹固部3-下模具 3 1-下夹固部4-容置空间 5-注入口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监视器盖体嵌设透光片的制造方法,请参阅图1 至图4所示,其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下列步骤备模步骤预先准备上模具2及下模具3,该上模具2凹设有预设页的容置空间4 ,该容置空间4约略中央部位是凸设有上夹固部2 1,该 上夹固部2 l是凸出于容置空间4;该下模具3亦凹设有预设容置空间 4,该容置空间4约略中央部位凸设有下夹固部3 1,该下夹固部3 1 是凸出于容置空间4;当上模具2与下模具3上下贴合时,该容置空间 4是恰好等于该盖体1的外形;置入透光片1 1步骤该透光片1 1为耐高温的材质制成,将该透 光片l l置入上模具2与下模具3的容置空间4内,如图2所示,并将 该透光片l l置于上夹固部2 l与下夹固部3 l间,该上夹固部2 l与 下夹固部3 1是位于透光片1 1中央部位,且该透光片1 1较大于上夹 固部2 1,透光片1 1外周缘未与上夹固部2 1、下夹固部3 1接触;封闭模具步骤将上模具2与下模具3紧密闭合,除该上模具2与 下模具3 —端设有注入口 5外,该上模具2与下模具3是呈密闭状态, 且该上夹固部2 l与下夹固部3 l间留有空隙,使该上夹固部2 l与下 夹固部3 1恰可紧密夹固透光片1 1 ,该透光片1 1外周缘是未受上夹 固部2 l与下夹固部3 l夹持,而露出于容置空间4;射出成型步骤该射出成型步骤为现有的技术手段,在此仅以塑料 射出成型为其中一实施例,实际操作使用时,不以此例为限;如图3所 示,利用加热熔融状态的塑料,由上模具2与下模具3—端的注入孔射 出,该熔融状态的塑料是迅速充斥于容置空间4,使该容置空间4内均匀布满熔融状态的塑料,借此一体成型该盖体1的外形,而该透光片1 l是受上夹固部2 l与下夹固部3 l夹持,仅透光片l l外周缘受熔融状态的塑料包覆;脱模步骤待冷却后,将上模具2与下模具3间的盖体1取出,该 盖体1受射出成型步骤而与容置空间4大小相同,而该透光片l l由于 中央部位受夹固部夹持,如图4所示,该透光片l l外周缘未受夹固部 夹持,借此使该透光片l l紧密嵌设于盖体l约略中央部位,而使该透 光片11与盖体1间不留任何空隙。本专利技术的如图5及图6所示,借由 上述步骤所制造的盖体1是如图5所示,该盖体1约略中央部位是嵌设有透光片1 1 ,该盖体1是利用射出一体成型,该透光片1 1外周缘受包覆而紧密嵌设于盖体l内,如图6的剖面图所示,图6是图5所示A 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该透光片l l是嵌设于盖体l内,且该透光片l 1外周缘受盖体1紧密包覆,如此该透光片1 1不容易松脱,该透光片 1 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监视器盖体嵌设透光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备模步骤:该上模具及下模具内侧皆是凹设有预设容置空间,且该上模具及下模具中央是凸设有夹固部; 置入透光片步骤:将透光片置入上模具与下模具内,该透光片位于二夹固部之间,且该透光片大于夹固部,使该透光片外周缘凸出于夹固部; 封闭模具步骤:将上模具及下模具密闭,该透光片是受上模具及下模具的夹固部夹持; 射出成型步骤:由注入口射出成型盖体,使该盖体一体成型,该透光片外周缘是受包覆而固定于盖体中央; 脱模步骤:将该盖体由上模具及下模具取出; 利用该透光片外周缘受射出成型步骤包覆,借此使该透光片外周缘紧密嵌设于盖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长庆
申请(专利权)人:财荣金属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