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组织消融的方法和器械技术

技术编号:997770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8 21:33
本申请公开了消融人类组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消融剂可以行进穿过的带轴的导管、液体储器以及加热部件、可重复使用的绳和单次使用的绳,加热部件可以包括容纳在加热元件内的一定长度的卷曲管件,其中激活所述加热元件使得所述卷曲管件从第一温度升高到第二温度且其中升高使得卷曲管件内的液体转化成蒸气,可重复使用的绳将储器的出口连接至加热部件的入口,且单次使用的绳将基于蒸气的消融装置的抗压入口端口连接至加热部件的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组织消融的方法和器械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还因优先权而依赖于2011年6月3日提交的名称为“MethodandApparatusforTissueAblation”且转让给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493,344号,该申请在此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文。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和医疗过程。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消融组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定中心或定位附件以便将该装置定位成离待消融的组织恒定的距离。专利技术背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几乎有25%的人都患有结肠息肉。尽管多数息肉都可通过结肠镜检查而检测到并且通过勒除器可以很容易地去除,然而,使用勒除器技术很难去除无蒂的扁平息肉,并且无蒂的扁平息肉具有如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的高风险。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扁平息肉被检测到。内窥镜不能切除的息肉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去除。大多数结肠癌都是从结肠息肉发展而来的,并且为防止结肠癌,必需将这些息肉安全且彻底地切除。巴雷特食管是癌症前期的症状,具有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美国人中有10-14%的人具有该症状,并且巴雷特食管已被证实是食管腺癌的前期损害,是发达国家中上升最快的癌症。癌症的发生率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已经升高超过了6倍,死亡率升高了7倍。食道癌的5年死亡率为85%。消融巴雷特上皮细胞已经表明能防止其发展成食道癌。30%的育龄妇女都患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或者月经过多。这些相关症状已经大大地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这种情况通常是通过子宫内膜消融或子宫切除来治疗。在这些女性中手术介入的比率非常高。几乎30%的美国女性在60岁时都会遭遇到子宫切除,其中这些女性中50-70%的女性是因为月经过多或DUB而做的手术。FDA已经证实子宫内膜消融术对于具有非正常子宫出血和具有小于2cm的壁间肌瘤的女性有效。已经表明,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出现以及大子宫尺寸降低了标准子宫内膜消融的功效。在五种FDA认可的全球消融装置(即,子宫热球治疗系统、热水灌注法、诺舒、HerOption、和微波消融)中,只有微波消融(MEA)被证实对于小于3cm且不封闭子宫内膜腔的子宫黏膜下肌瘤,以及大到14cm的子宫有效。已知的巴雷特食管的消融治疗包括激光治疗(Ertan等,Am.J.Gastro.,90-2201-2203[1995])、超声波消融(Bremner等,Gastro.Endo.,43:6[1996])、利用光敏剂药物的光动力性疗法(PDT)(Overholt等,Semin.Surq.Oncol.,1:372-376(1995)、比如利用Bicap探针的多极电凝法(Sampliner等)、氩等离子体凝结法(APC;)、射频消融(Sharma等,GastrointestEndosc)和冷冻消融法(Johnston等,GastrointestEndosc)。治疗在内窥镜以及穿过内窥镜的通道或沿着内窥镜的装置的帮助下进行。然而,常规的技术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且在临床上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首先,大多数的手持消融装置(Bicap探针、APC、冷冻消融法)都是产生小消融焦点的定焦装置(pointandshootdevice)。该消融机构依赖于操作者、麻烦并且耗时。第二,因为目标组织因患者移动、呼吸运动、正常蠕动和血管搏动而移动,因而目标组织的消融深度不一致,且会产生不均匀的消融。表面的消融会产生不彻底的消融,将残余的肿瘤组织留下。而较深的消融结果会产生出血、形成狭窄和穿孔等并发症。在常规装置中,这些缺点和并发症都被报导过。例如,射频消融利用基于刚性双极气囊的电极和射频热能。通过将电极与患病的巴雷特食管直接接触来递送热能,可以相对均匀地、大面积的消融。然而,刚性电极不适应食道尺寸的变化,且因食道直径的变化而对于消融弯曲的食道内的病变、作为朝向顶部的食道变窄的近端食道病变以及胃肠接合处的食道中的病变没有效果。巴雷特食管中的瘤状疾病也不能利用刚性双极射频电极来治疗。由于其尺寸和刚度,电极不能穿过该范围。此外,脱落组织对电极的粘附作用会阻碍射频能量的递送,因而会产生不完全的消融。电极尺寸被限制到3cm,因而在治疗具有较大长度的巴雷特食管时需要反复应用。光动力疗法(PDT)是两个分开的手术,其包括输注被肿瘤和肿瘤发生前的组织吸收和保留的光敏剂。然后将该组织暴露到所选波长的光中,该所选波长的光激活光敏剂并导致组织破坏。PDT会带来形成狭窄等并发症,并且其光敏性仅限于使用在疾病的最高阶段。另外,光敏剂的不规则吸收产生不完全的消融和残余的肿瘤组织。已经对动物模型和人类进行了与液氮直接接触对食道组织进行冷冻消融的研究(Rodgers等,Cryobiology,22:86-92(1985);Rodgers等,Ann.Thorac.Surq.55:52-7[1983]),并且该冷冻消融已用来治疗巴雷特食管(Johnston等,GastrointestEndosc)和早期食道癌(Grana等,Int.Surg.,66:295[1981])。直接喷射液态N2或CO2(冷冻消融)或者氩(APC)来消融食道中的巴雷特组织的喷射导管已被说明。这些技术存在常规手持装置的缺点。使用该探针进行治疗比较麻烦,并且需要操作者通过直接观察内窥镜来控制操作。食道因呼吸或心脏或动脉博动或运动的连续移动会造成消融剂不均匀地被分布,并产生不均匀和/或不完全的消融。导管对表面上皮细胞的靠近或直接接触会造成较深的组织损伤,产生穿孔、出血或形成狭窄。而因食道移动将导管太远布置则会产生不完全的巴雷特消融,需要多次治疗时间或掩盖损伤,存在食道癌的连续风险。食道中低温气体的膨胀会带来不可抑制的恶心,这可能会产生食道撕裂或穿孔,因而需要连续抽吸冷冻剂。通常利用勒除器切除术,同时使用或不使用单极电灼术,来切除结肠息肉。在进行勒除器切除术之后,利用氩等离子体凝聚或激光治疗对扁平息肉或残余息肉进行治疗。这两种治疗都由于前面提到的缺陷而是不足的。因此,由于利用传统内窥镜切除或消融技术具有出血、穿孔和残余疾病的高风险,大多数扁平息肉需经历外科手术切除。传统上用于组织消融的大部分常规气囊导管对气囊本身或安装在气囊上的射频(RF)线圈等加热元件进行加热或冷却。这需要气囊导管与被消融表面直接接触。当气囊导管缩小时,上皮细胞粘附到导管并脱落,因而产生出血。血会干扰能量的递送,且因此减小能量。此外,能量的再应用会对已脱落的表面衬里的区域产生更深的烧灼。而且,不能利用气囊导管来治疗非圆筒形器官,像子宫或鼻窦,并且气囊导管也不能提供中空器官中的非圆周形或焦点消融。此外,如果使用在加热后按指数规律地膨胀的作为消融剂的冷冻剂,则气囊导管可能产生封闭的腔体并俘获逸出的冷冻剂,产生诸如穿孔和撕裂等并发症。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用于将消融剂递送到组织表面的改进的方法和系统,以便为目标组织提供一致的、可控的并且均匀的消融,并最小化将消融剂引入患者所带来的不利副作用。专利技术概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与组织消融系统结合使用的装置,包括:手柄,具有在其远端上的抗压端口、消融剂可以行进穿过的流动通道以及在其近端上的用于所述消融剂的入口和RF供给的一个或多个连接端口;绝热导管,其附接于所述勒除器手柄的所述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组织消融的方法和器械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03 US 61/493,3441.一种组织消融系统,包括:导管,其具有近端和远端以及在所述近端和所述远端之间的管腔,所述导管包括:定位在所述近端处的第一可充气气囊、定位在所述远端处的第二可充气气囊、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与所述第二可充气气囊之间的多个端口;流体加热室,其包括含铁材料,其中所述流体加热室连接至所述导管;线圈,其用于接收交流电流且引起所述流体加热室中的所述含铁材料感应加热,其中所述线圈围绕所述流体加热室同轴地定位,且通过绝热材料与所述流体加热室分开;手柄,其围绕所述线圈和所述流体加热室定位,其中所述流体加热室的直径和长度小于所述线圈的直径和长度且小于所述手柄的直径和长度,并且所述手柄包括在所述手柄的远端处的绝热的尖端;无菌水的容器,其通过管件连接到所述流体加热室;抗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维兰德·K·沙马
申请(专利权)人:维兰德·K·沙马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