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7646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8 14:05
一种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包括导磁罩、衔铁、电磁组件、以及轭铁,电磁组件包括:自上而下叠置的置位线圈组、磁钢组、复位线圈组,以及极靴;极靴固定在置位线圈组、磁钢组、以及复位线圈组的中空腔中,且中部具有导向腔;磁钢组包括自内向外顺序地固定连接的内导磁圈、磁钢件、以及外导磁圈,磁钢件由永磁材料制成;衔铁位于极靴的导向腔中,并能够在导向腔中沿轴向上下移动,导磁罩自上而下罩在电磁组件和轭铁上,并且导磁罩的顶壁贴靠置位线圈组的顶面,导磁罩的内侧壁与外导磁圈的外周壁以及轭铁的外周壁过盈配合,由此形成闭合的磁路,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在该状态的保持力,提供了产品的力学环境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包括导磁罩、衔铁、电磁组件、以及轭铁,电磁组件包括:自上而下叠置的置位线圈组、磁钢组、复位线圈组,以及极靴;极靴固定在置位线圈组、磁钢组、以及复位线圈组的中空腔中,且中部具有导向腔;磁钢组包括自内向外顺序地固定连接的内导磁圈、磁钢件、以及外导磁圈,磁钢件由永磁材料制成;衔铁位于极靴的导向腔中,并能够在导向腔中沿轴向上下移动,导磁罩自上而下罩在电磁组件和轭铁上,并且导磁罩的顶壁贴靠置位线圈组的顶面,导磁罩的内侧壁与外导磁圈的外周壁以及轭铁的外周壁过盈配合,由此形成闭合的磁路,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在该状态的保持力,提供了产品的力学环境适应性。【专利说明】一种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式电磁继电器的极化磁路结构,该结构特别适用于提高直动式高压直流大功率接触器的耐力学性能。
技术介绍
现有自保持型高压直流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部分普遍采用螺线管直动驱动,采用的极化磁路通常在产品的某一工作状态磁路中存在空气隙,导致磁路不闭合,磁效率较低,这种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在螺线管轴线方向上耐力学环境性能较差,尤其是耐冲击能力最高只能做到30G,这大大限制了此类产品的应用领域。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强产品的力学环境适应性的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接触器的力学环境适应性。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包括:导磁罩、衔铁、电磁组件、以及轭铁,其中,电磁组件包括置位线圈组、磁钢组、复位线圈组、以及极靴,置位线圈组、磁钢组、以及复位线圈组自上而下叠置,并且置位线圈组、磁钢组、以及复位线圈组的中空腔的位置上下对应;极靴固定在置位线圈组、磁钢组、以及复位线圈组的中空腔中,其由铁磁材料制成,并且中部具有导向腔;磁钢组整体呈环形,其包括自内向外顺序地固定连接的内导磁圈、磁钢件、以及外导磁圈,磁钢件由永磁材料制成,并具有N极和S极;衔铁呈圆柱形,其位于极靴的导向腔中,并能够在导向腔中沿轴向上下移动;以及轭铁为盘形件,其中部形成有通孔,导磁罩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中空圆筒,当安装到位时,衔铁位于极靴的导向腔中,电磁组件放置在所述轭铁上,导磁罩自上而下罩在电磁组件和轭铁上,并且导磁罩的顶壁贴靠置位线圈组的顶面,导磁罩的内侧壁与外导磁圈的外周壁以及轭铁的外周壁过盈配合。优选地,置位线圈组和复位线圈组整体上均呈环形,其中,置位线圈组包括环形置位线圈框和置位线圈,置位线圈框包括两个第一环形板和连接两个第一环形板的内周壁的第一环形连接件,两个第一环形板与第一环形连接件构成第一环形凹槽,并且位于第一环形连接件上面的第一环形板的顶面构成置位线圈组的顶面,置位线圈缠绕在第一环形凹槽中,并且置位线圈框的内环构成所述置位线圈组的中空腔;以及复位线圈组包括环形复位线圈框和复位线圈,复位线圈包括两个第二环形板和连接两个第二环形板的内周壁的第二环形连接件,两个第二环形板与第二环形连接件构成第二环形凹槽,复位线圈缠绕在第二环形凹槽中,并且复位线圈框的内环构成复位线圈组的中空腔。优选地,内导磁圈为中部具有圆形孔的六角形板件,并且内导磁圈的圆形孔构成磁钢组的中空腔;外导磁圈为中部具有第一六角形孔的圆形板件,并且内导磁圈和外导磁圈均由软磁材料制成;磁钢件包括六块梯形永磁钢,梯形永磁钢具有相同的N极和S极,并且拼接在一起形成中部具有第二六角形孔的六角形板件;以及内导磁圈胶接固定在磁钢件的第二六角形孔中,并且磁钢件整体胶接固定在外导磁圈的第一六角形孔中。优选地,极靴为包括导向腔的筒形件,其外壁上设置有轴肩,极靴的轴肩焊接固定至磁钢组的内导磁圈的圆形孔的壁上。优选地,衔铁的中部设置有轴向贯穿衔铁的空气泄放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具备有益的技术效果:(I)由于采用了高效磁路结构,使得采用本结构的接触器产品的触头接通和分断具有更高的速率,从而减少了直流电弧的燃弧时间,延长了产品的寿命。( 2 )由于采用了新结构,同时配合异种金属激光焊接工艺,形成了 一种全新的高磁效率的极化磁路,进而极大地提高了产品整体的抗振动冲击性能,冲击可达75G。(3)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磁路结构的继电器,无论在断开或是导通工作状态,其磁路是完全通过导磁材料闭合的,因此,大大增强了产品在该状态的保持力,提供了产品的力学环境适应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的外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电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磁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磁钢组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以及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极化磁路结构包括导磁罩1、衔铁2、电磁组件3、以及轭铁4。电磁组件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磁路结构中电磁和永磁力的源泉,同时也是磁路的一部分。导磁罩I和轭铁4提供完全闭合的磁路.衔铁为活动部件,可依靠永磁力保持在置位或复位位置。具体地,如图1-图7所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轭铁4为盘形件。导磁罩I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中空圆筒。衔铁2呈圆柱形。电磁组件3包括置位线圈组6、磁钢组7、复位线圈组8、以及极靴5。其中,置位线圈组6包括置位线圈框61和置位线圈62,置位线圈框61包括两个第一环形板611和连接两个第一环形板的内周壁的第一环形连接件612,两个第一环形板611与第一环形连接件612构成第一环形凹槽613,置位线圈62缠绕在该第一环形凹槽613,并且置位线圈框61的内环构成置位线圈组6的中空腔。类似地,复位线圈组8包括复位线圈框81和复位线圈82,复位线圈81包括两个第二环形板811和连接两个第二环形板的内周壁的第二环形连接件812,两个第二环形板811与第二环形连接件812构成第二环形凹槽813,复位线圈82缠绕在该第二环形凹槽813中,并且复位线圈框81的内环构成复位线圈组8的中空腔。磁钢组7整体呈环形,其包括内导磁圈9、磁钢件10、以及外导磁圈11。内导磁圈9为中部具有圆形孔91的六角形板件,并且内导磁圈9的圆形孔91构成磁钢组7的中空腔。外导磁圈11为中部具有第一六角形孔1101的圆形板件,并且内导磁圈9和外导磁圈11均由软磁材料制成。磁钢件10包括六块梯形永磁钢1001,六个梯形永磁钢1001均具有相同的N极和S极,并且拼接在一起形成中部具有第二六角形孔1002的六角形板件。内导磁圈9胶接固定在磁钢件10的第二六角形孔1002中,并且磁钢件10整体胶接固定在外导磁圈11的第一六角形孔1101中。上述置位线圈组6、磁钢组7、以及复位线圈组8自上而下叠置,并且置位线圈组6、磁钢组7、以及复位线圈组8的中空腔的位置上下对应。极靴5固定在置位线圈组6、磁钢组7、以及复位线圈组8的中空腔中,并且其中部具有导向腔51。衔铁2位于极靴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长岭孙超罗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