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缆线扣合结构,包括:一带体及固定部。带体,其背面具有二轴向设置的止挡肋条,且该二止挡肋条的外侧分别设有一止滑部,带体尾端的正面设有数个横向凸肋,带体尾端的背面设有一凹陷槽;固定部,为一体成型地连结设置于带体的一端,固定部具有一穿孔以及一斜向嵌设于固定部并部分伸入穿孔的金属止挡片。二止挡肋条之间的最外缘距离等于金属止挡片的宽度。另外,固定部上还具有一垂直于穿孔的沟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束紧缆线,却又不影响拉扯缆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缆线扣合结构,包括:一带体及固定部。带体,其背面具有二轴向设置的止挡肋条,且该二止挡肋条的外侧分别设有一止滑部,带体尾端的正面设有数个横向凸肋,带体尾端的背面设有一凹陷槽;固定部,为一体成型地连结设置于带体的一端,固定部具有一穿孔以及一斜向嵌设于固定部并部分伸入穿孔的金属止挡片。二止挡肋条之间的最外缘距离等于金属止挡片的宽度。另外,固定部上还具有一垂直于穿孔的沟槽。本技术可束紧缆线,却又不影响拉扯缆线。【专利说明】缆线扣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扣合结构,尤其是一种缆线扣合结构。
技术介绍
在机房内,通常会有多种缆线,为了便于识别缆线,人们通常会使用胶带或配线槽等物品将多数缆线整束捆绑或固定。但是,在需要拉扯缆线时,拉扯力道稍大,就会破坏原本捆绑、固定之势,并且时间长了之后其捆绑效果会受到影响,实在有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缆线扣合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缆线扣合结构,包括:一带体及固定部,具体结构如下。带体,其背面具有二轴向设置的止挡肋条,且该二止挡肋条的外侧分别设有一止滑部,带体尾端的正面设有数个横向凸肋,带体尾端的背面设有一凹陷槽;固定部,为一体成型地连结设置于带体的一端,固定部具有一穿孔以及一斜向嵌设于固定部并部分伸入穿孔的金属止挡片。二止挡肋条之间的最外缘距离等于金属止挡片的宽度。另外,固定部上还具有一垂直于穿孔的沟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束紧缆线,却又不影响拉扯缆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背面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带体,2.固定部,3.止挡肋条,4.止滑部,5.横向凸肋,6.凹陷槽,7.穿孔,8.金属止挡片,9.沟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缆线扣合结构,包括:一带体I及固定部2,具体结构如下。带体1,其背面具有二轴向设置的止挡肋条3,且该二止挡肋条3的外侧分别设有一止滑部4,带体I尾端的正面设有数个横向凸肋5,带体I尾端的背面设有一凹陷槽6 ;固定部2,为一体成型地连结设置于带体I的一端,固定部2具有一穿孔7以及一斜向嵌设于固定部2并部分伸入穿孔7的金属止挡片8。二止挡肋条3之间的最外缘距离等于金属止挡片8的宽度。止滑部4上设有数个凸点。另外,固定部2上还具有一垂直于穿孔7的沟槽9 ;金属止挡片8斜向嵌设于固定部2的方向,即相逆于带体I尾端的方向。使用时,只要将带体I的尾端朝固定部2背面穿越穿孔7,将缆线围绕起来,接着将带体I往前继续拉动,直到束紧为止。由于二止挡肋条3之间的最外缘距离等于金属止挡片8的宽度,并且金属止挡片8斜向嵌设于固定部2的方向,相同于带体I尾端往前所移动的方向,故在穿梭的同时,金属止挡片8得以嵌入抵挡于该二止挡肋条3中。在需要拉扯缆线的过程中,也不会影响束紧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缆线扣合结构,包括一带体及固定部,其特征是:带体,其背面具有二轴向设置的止挡肋条,且该二止挡肋条的外侧分别设有一止滑部,带体尾端的正面设有数个横向凸肋,带体尾端的背面设有一凹陷槽;固定部,为一体成型地连结设置于带体的一端,固定部具有一穿孔以及一斜向嵌设于固定部并部分伸入穿孔的金属止挡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扣合结构,其特征是:二止挡肋条之间的最外缘距离等于金属止挡片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扣合结构,其特征是:固定部上还具有一垂直于穿孔的沟槽。【文档编号】F16L3/137GK203560608SQ201320640008【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7日 【专利技术者】尹昊民 申请人:尹昊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昊民,
申请(专利权)人:尹昊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