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6529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4 22:59
一种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它涉及一种水稻微区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水稻微区的池埂使用土埂或塑料埂导致密闭性不好,不能单独控制进水和排水,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和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总进水口、总排水口、进水渠、排水渠、总进水渠、总排水渠、进水口、排水口、钢板埂和加固钢筋;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四周均使用钢板埂围住,将进水渠和排水渠间隔设置在成排设置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之间,进水口和排水口设置在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相对的两侧钢板埂上,且进水渠和排水渠两侧的钢板埂上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与进水渠和排水渠垂直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的两侧设置总进水渠和总排水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它涉及一种水稻微区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水稻微区的池埂使用土埂或塑料埂导致密闭性不好,不能单独控制进水和排水,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和费时费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总进水口、总排水口、进水渠、排水渠、总进水渠、总排水渠、进水口、排水口、钢板埂和加固钢筋;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四周均使用钢板埂围住,将进水渠和排水渠间隔设置在成排设置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之间,进水口和排水口设置在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相对的两侧钢板埂上,且进水渠和排水渠两侧的钢板埂上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与进水渠和排水渠垂直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的两侧设置总进水渠和总排水渠。【专利说明】一种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一种水稻微区系统。
技术介绍
水稻作为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为稳定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如何解决粮食问题就显的越来越重要。以往水稻总产的提高,主要依靠加大复种指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单产等三大措施。但目前水稻种植面积因土地资源贫乏和水资源严重不足等负面因子的影响,已基本达到不可再增加的顶限,因而提高水稻单产成为增加水稻总产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开展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方面的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在现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粳稻优势产业带的主要栽培区域,水稻种植面积6000多万亩(2013年),总产量最多、商品率高达70%以上,机械化、产业化和信息化服务水平较高,并且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优势。随着新的耕作栽培技术的投入和单产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可向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将对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那么新的栽培技术是如何产生的呢,这需要多年的微区重复试验研究产生,如肥料研究试验、节水灌溉试验、耐冷抗病试验等。而且水稻不同于旱田作物,水稻的微区试验需要很强的密闭性防止水、肥、农药的互相渗透。以往的水稻微区试验大部分都是利用土埂或者塑料池埂进行隔离,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存在密闭性不好,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而且需要每年进行重新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土埂和塑料埂隔离水稻微区的密闭性不好,容易风化,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和费时费力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一种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包括总进水口、总排水口、进水渠、排水渠、总进水渠、总排水渠、进水口、排水口、钢板埂和加固钢筋;以宽为4m?6m将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按间距40cm?60cm成排设置,利用钢板埂将成排设置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间隔成长为5m?S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且单个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四周均使用钢板埂围住,钢板埂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密封连接,并利用加固钢筋对长为5m?S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相邻的钢板埂进行加固处理,将进水渠和排水渠间隔设置在成排设置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之间,进水口和排水口设置在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相对的两侧钢板埂上,且进水渠两侧的长为5m?S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钢板埂上均设置进水口,排水渠两侧的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钢板埂上均设置排水口,与进水渠和排水渠垂直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的两侧设置总进水渠和总排水渠,且总进水渠与进水渠连通,总排水渠与排水渠连通,总进水渠与排水渠连通处使用钢板埂封住,总排水渠与进水渠连通处使用钢板埂封住,在总进水渠外侧设置总进水口,在总排水渠外侧设置总排水口。本专利技术一种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简单,密封效果好,可同时进行多个试验研究;二、本专利技术防止水、肥和农药的互相渗透,水和肥的利用率达到90%?95% ;三、本专利技术根据不同梯度试验,可以设置N、P、K梯度试验,施入肥料后,能够确保肥料溶水后不能渗透到其他微区内,可以进行独自的农艺性状调查;四、水稻密闭微区进水时打开进水球阀,关闭排水球阀,保证水稻正常需水,如果雨季水稻密闭微区内水量过大,可以通过打开水稻微区排水口的球阀进行排水,保证肥料和水的利用率;五、当水稻为耐旱品种时,水稻返青后,当水稻的水面落干后,叶片卷曲后再通过进水口的球阀进行进水灌溉;当雨水量过大时,打开排水口的球阀进行排水;水稻返青后到成熟期间按上述步骤控制进水和排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包括总进水口 1、总排水口 2、进水渠3、排水渠4、总进水渠5、总排水渠6、进水口 7、排水口 8、钢板埂9和加固钢筋10 ;以宽为4m?6m将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按间距40cm?60cm成排设置,利用钢板埂9将成排设置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间隔成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且单个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四周均使用钢板埂9围住,钢板埂9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密封连接,并利用加固钢筋10对长为5m?S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相邻的钢板埂9进行加固处理,将进水渠3和排水渠4间隔设置在成排设置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之间,进水口 7和排水口 8设置在长为5m?S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相对的两侧钢板埂9上,且进水渠3两侧的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钢板埂9上均设置进水口 7,排水渠4两侧的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钢板埂9上均设置排水口 8,与进水渠3和排水渠4垂直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的两侧设置总进水渠5和总排水渠6,且总进水渠5与进水渠3连通,总排水渠6与排水渠4连通,总进水渠5与排水渠4连通处使用钢板埂9封住,总排水渠6与进水渠3连通处使用钢板埂9封住,在总进水渠5外侧设置总进水口 I,在总排水渠6外侧设置总排水口 2。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图,图中I是总进水口,图中2是总排水口,图中3是进水渠,图中4是排水渠,图中5是总进水渠,图中6是总排水渠,图中7是进水口,图中8是排水口,图中9是钢板埂,图中10是加固钢筋;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图,图中7是进水口,图中8是排水口,图中9是钢板埂,图中10是加固钢筋。一种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的使用方法为:根据不同的梯度试验,设置长为5m?8m、宽为4m?6m的N、P、K梯度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四周使用钢板埂9围住,钢板埂9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密封连接,钢板埂9插入地下深度为50cm?60cm,露出地面高度为25cm?35cm,插入地下的深度和露出地面的高度之和为钢板的宽,利用加固钢筋10对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相邻的钢板埂9进行加固处理,向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施入肥料后,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可以单独进水和排水;当水稻的水面落干时,打开总进水口 1,水通过总进水渠5流入进水渠3中,打开水稻密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种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包括总进水口(1)、总排水口(2)、进水渠(3)、排水渠(4)、总进水渠(5)、总排水渠(6)、进水口(7)、排水口(8)、钢板埂(9)和加固钢筋(10);以宽为4m~6m将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按间距40cm~60cm成排设置,利用钢板埂(9)将成排设置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间隔成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且单个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四周均使用钢板埂(9)围住,钢板埂(9)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密封连接,并利用加固钢筋(10)对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相邻的钢板埂(9)进行加固处理,将进水渠(3)和排水渠(4)间隔设置在成排设置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之间,进水口(7)和排水口(8)设置在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相对的两侧钢板埂(9)上,且进水渠(3)两侧的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钢板埂(9)上均设置进水口(7),排水渠(4)两侧的长为5m~8m、宽为4m~6m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田钢板埂(9)上均设置排水口(8),与进水渠(3)和排水渠(4)垂直的水稻密闭微区试验系统的两侧设置总进水渠(5)和总排水渠(6),且总进水渠(5)与进水渠(3)连通,总排水渠(6)与排水渠(4)连通,总进水渠(5)与排水渠(4)连通处使用钢板埂(9)封住,总排水渠(6)与进水渠(3)连通处使用钢板埂(9)封住,在总进水渠(5)外侧设置总进水口(1),在总排水渠(6)外侧设置总排水口(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麒冯延江卞景阳王俊河储成才孙羽曾宪楠宋秋来张小明所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