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晋京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6346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4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预先培养水生浮游生物,并执行如下步骤:将前述培养好的水生浮游生物向目标水域中投入预定的数量,由所述水生浮游生物进食目标水域中的蓝藻、并抑制蓝藻的再生长,使水体保持透明状态;对目标水域中的沉水植物进行恢复,使水体保持稳定清澈状态;向目标水域中投放土著水生动物,以增强水体生物学多样性,并维持当前水体的生态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利用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中,利用生态方法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预先培养水生浮游生物,并执行如下步骤:将前述培养好的水生浮游生物向目标水域中投入预定的数量,由所述水生浮游生物进食目标水域中的蓝藻、并抑制蓝藻的再生长,使水体保持透明状态;对目标水域中的沉水植物进行恢复,使水体保持稳定清澈状态;向目标水域中投放土著水生动物,以增强水体生物学多样性,并维持当前水体的生态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利用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中,利用生态方法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现在,富营养化及由此而引起的藻类水华爆发、水生态系统退化不仅制约了湖泊资源的可利用性,而且直接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生存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退化水生态系统的修复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大难题, 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可以大规模推广的成熟技术,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系统的数量庞大的组成单元之间有着复杂的线形和非线形联系,可在不同层次上表现出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自组织性及复杂性。因此,很难找到一种不加改进而普遍适用的技术,针对不同的湖泊应该有独特的设计,任何单一的技术都难以达到持久而稳定的效果,有时不仅难以控制富营养化藻类种群爆发,甚至还会导致藻类生物量增加、富营养化呈现加重趋势。据研究,微囊藻更适应于在富营养化的环境中生长,在接近或者达到超重富营养状态下,微囊藻仍然可以维持生物量的增长。在适当的营养条件和光照条件下,微囊藻大量繁殖,然后通过伪空胞的调控作用上升到水面,暴发成水华。水华暴发后,透明度进一步下降,水体光强进一步减弱,而蓝藻是适应低光的有机体,其浮力调节可以使其滞留在水体透光层中的任何位置,光是水生植物、藻类竞争的唯一能量来源。这样蓝藻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后果是沉水植被逐渐消失,水体进一步浑浊并稳定的保持这一状态。沉水植被的减少,导致溶解氧下降,引起附植生物和着生动物的减少。而且由于蓝藻大量繁殖,大量死亡分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致使需氧高的鱼类死亡。水体DO的下降导致湖泊底部趋于厌氧、氧化还原电位急剧下降,表层底泥不断被转化处于还原状态,再促使深藏于底泥中的营养物质以还原态释放出来,加入水体和营养的循环,更进一步加重水体富营养化,更有利于蓝藻的产生。蓝藻具有特殊的蓝藻胶和多糖类物质,各单胞状的蓝藻又十分容易联接成团、成片,大多数种类的滤食性动物缺乏对这些蓝藻胶和多糖类物质专一的消化酶,因而消化吸收困难,易导致食物短缺而饥饿死亡;而且蓝藻可食性差、可消化吸收营养价值低,故难以成为初级消费者所喜好的食物;此外蓝藻产生的毒素可以杀死鱼类、野生动物、甚至危及人类。水体中蓝藻一旦死亡、分解,其毒素就释放至水体中,对水体造成很大污染。综合这些因素使得蓝藻一旦形成水体优势种群,在没有有效的外来干预的情况下,水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成为不断退化的生态系统。富营养化不断加剧所造成的蓝藻水华暴发,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蓝藻水华的暴发成了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的癌症,控制蓝藻暴发也成了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对于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恢复和抑制蓝藻暴发进行了大量的艰难的探索和实践,所采取的方法大致分为三种,即化学法、物理法、生物学法。其中,化学法包括使用无机和有机化学试剂除藻、用无机化学药剂封闭底泥、用由天然生物中提取的活性化学物质抑藻。化学处理是解决藻类污染最方便的解决方法,但在生态学上,这是最坏的方法,因为化学药品和它们的分解产物会通过生物链最终积累到人体内,即使用化学药剂会造成水生态系统的二次污染。重要的是,化学处理并不能消除营养过多这一基本问题,一旦化学药品被分解、稀释,藻类的大量繁殖就会再次发生,需要持续不断地化学处理,所以化学药剂除藻只能作为应急措施使用而不是作为长期使用的有效措施。总之,使用化学药剂治理水体藻类污染还须特别注意其长期的负面效应,用化学药剂絮凝藻类、封闭底泥的技术将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严重影响湖泊的供水、娱乐功能发挥,公众难以接受。物理法包括外源截污、引流冲污、底泥疏浚、曝气复氧、机械除藻、人力捕捞除藻、电磁法除藻、plocher能量系统除藻、改道导流、富营养水灌溉等。外源截污是从控制外源营养源入手,实际上,很多重富营养化的湖泊即使在外源营养盐被完全截断后,其底泥中积存的营养盐仍会向水体中释放,水体的重富营养化仍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因为底泥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营养库,所以在极其漫长的时间里水体仍然会藻类水华频繁暴发,仅靠控制外源营养盐输入难以从根本上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改善湖泊的富营养化状态,必须辅之以其它控制内源污染的措施,但是控制外源污染的措施又是 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前提,如果不控制外源污染,任何措施都难以保持长期稳定的效果。总之,物理法中引流冲污、曝气复氧、外源截污、底泥疏浚、构建湖滨沿岸带湿地等措施,是从降低蓝藻生长、繁殖所需营养盐入手达到暂时缓解蓝藻水华的发生,但这些物理性措施都无法使水中的营养成分彻底降低到水中不产生藻类的极限要求,大量的实践证明,物理性方法实施后不久,随着藻类数量的逐年积累,最终还是会暴发蓝藻的,因此物理法还必须及时辅之以其它生态恢复的措施。生物法包括生物制剂法、生态工程法、生物控制法等三大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湖泊富营养化防治走过了从控制营养盐、直接除藻、到生物调控、生态恢复的艰难历程,花费了巨额代价,但收效甚微。单纯营养盐控制难以凑效,它忽视了湖泊内部营养盐循环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还由于内循环及外源污染难以彻底控制,但控制营养盐又是治理富营养化的前提,外源点源污染不彻底截断,外源面源污染不适度控制,即使再好的治理富营养化的措施都会无效。化学药剂或物理方法直接除藻也难以达到治理富营养化的良好效果,而且由于化学药剂释放到水体会引起二次污染,故只能应急,其对生态系统的长期毒理效果还必须一直监测,以免引发生态灾难,单纯除藻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利用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中,预先培养水生浮游生物,并执行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前述培养好的水生浮游生物向目标水域中投入预定的数量,由所述水生浮游生物进食目标水域中的蓝藻、并抑制蓝藻的再生长,使水体保持透明状态;步骤二,对目标水域中的沉水植物进行恢复,使水体保持稳定清澈状态;步骤三,向目标水域中投放土著水生动物,以增强水体生物学多样性,并维持当前水体的生态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利用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中,所述预先培养水生浮游生物时,选取目标水域所在地、且其口径大于预定值的水生浮游生物进行培养。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利用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中,所述预先培养水生浮游生物时,将水生浮游生物放入预先准备的养殖容器,并在该养殖容器中投放颗粒大于所述口径预定值的藻类,以淘汰口径小于预定值的水生浮游生物并获得口径大于预定值的水生浮游生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利用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中,所述预先培养水生浮游生物时,待养殖容器中的口径大于预定值的水生浮游生物的密度大于预设值时,即将养殖容器中的水生浮游生物取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利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培养水生浮游生物,并执行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前述培养好的水生浮游生物向目标水域中投入预定的数量,由所述水生浮游生物进食目标水域中的蓝藻、并抑制蓝藻的再生长,使水体保持透明状态;步骤二,对目标水域中的沉水植物进行恢复,使水体保持稳定清澈状态;步骤三,向目标水域中投放土著水生动物,以增强水体生物学多样性,并维持当前水体的生态稳定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晋京罗贤华黄灏峰
申请(专利权)人:韩晋京罗贤华黄灏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