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内侧自动喷油润滑装置,属于铁道保养维护领域,特征是在铁路轨道的弯道和道岔处,在轨道的内侧紧贴轨道内缘处安装一个压油装置,该压油装置通过进油管与安装在路基上的油箱相连,通过出油管与安装在轨道内侧的多个喷油嘴连接,压油装置构造是箱体状的支承板上左端通过销轴与一弧面状压板相铰接,压板下面中间处与压油油缸顶端相抵触,压板的右端下面通过销轴与减振缓冲器顶端相铰接,减振缓冲器底端通过销轴与支承板相铰接。火车通过时,压板被下压,使压油油缸腔内形成的高压油液经出油管从喷油嘴喷射到轨道上。优点是使人工润滑工作实现了自动化润滑,避免了人工对轨道进行润滑作业的难度、强度和危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轨道内侧自动喷油润滑装置,属于铁道保养维护领域,特征是在铁路轨道的弯道和道岔处,在轨道的内侧紧贴轨道内缘处安装一个压油装置,该压油装置通过进油管与安装在路基上的油箱相连,通过出油管与安装在轨道内侧的多个喷油嘴连接,压油装置构造是箱体状的支承板上左端通过销轴与一弧面状压板相铰接,压板下面中间处与压油油缸顶端相抵触,压板的右端下面通过销轴与减振缓冲器顶端相铰接,减振缓冲器底端通过销轴与支承板相铰接。火车通过时,压板被下压,使压油油缸腔内形成的高压油液经出油管从喷油嘴喷射到轨道上。优点是使人工润滑工作实现了自动化润滑,避免了人工对轨道进行润滑作业的难度、强度和危险性。【专利说明】轨道内侧自动喷油润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道保养维护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内侧自动喷油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铁路在车辆行驶经过道轨的弯道或道岔时,车轮对于弯道道轨和道岔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造成道轨使用寿命大大的减少,为解决这一问题,现行的办法是通过工人向易磨损处间断的进行人工刷油,这一方法虽能减少一些磨损,但它不能够经常性地、及时地进行刷油,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野外作业、工作环境差、安全性差、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轨道弯道处和道岔处,能够自动地进行喷油润滑的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如图1、2所示,其特征是在铁路轨道的弯道和道岔处,在轨道7的内侧紧贴轨道7内缘处安装一个压油装置3,该压油装置3通过进油管2与安装在路基上的油箱I相连,同时还通过出油管4与安装在轨道7内侧的多个喷油嘴5相连接;所述的压油装置3的构造是如图2、3所示固定安装在轨道内侧地基上的箱体状的支承板301上面左端通过压板销轴303与一弧面状的安装在轨道内侧的压板302相铰接,压板302上表面低于轨道7上表面10毫米,压板302的下面中间处与压油油缸304的顶端相抵触,压板302的右端下面通过上销轴306与减振缓冲器305顶端相铰接,减振缓冲器305的底端通过下销轴307与支承板301相铰接;所述的压油油缸304的构造如图5、6所示,压油油缸304安装在支承板301上面,其顶端触头304-1与压板302下面的弧面凹坑相抵触,触头304-1下端与橡胶垫304-8相抵触均安装在限位罩304-2的压油缸上腔304-10内,橡胶垫304-8底部与活塞杆304-9顶端相抵触,活塞杆304-9底端套装有缓冲下弹簧304-13均安装在压油缸下腔304-14内,活塞杆304-9与压油缸下腔304-14为滑动配合,其滑动接触面间分别安装有防尘圈304-11和油封圈304-12,在压油缸体304-3的横向端面上制有与进油管2相连通的进油口 304-4和与出油管4相连通的出油口 304-6以及平堵304-5,进油口304-4内安装有只进油不能出油的进油单向阀304-18,单向阀304-18的另一端通过横向油道304-15与压油缸下腔304-14连通,出油口 304-6内安装有只能出油不能进油的出油单向阀304-20,出油单向阀304-20的另一端通过竖油道304-16和横向油道304-15与压油缸下腔相连通,平堵304-5内安装有可调节油流量的阻尼孔304-19,阻尼孔304-19横向与竖油道304-16相通,竖向与进油口 304-4相通;所述减振缓冲器305的构造如图7所示,减振活塞杆305-1上端通过铰接孔305-13与压板302相铰接,下端通过下铰接孔305-14与支承板301铰接,减振活塞305-1下端中心孔内安装有只排泄油,不能逆向进油的单向阀305-7,下端中心孔底部开有泄油孔305-6与缓冲器上腔305-5连通,减振活塞杆305-1通过防尘圈305-12和油封305-11安装在缓冲器缸座305-10的腔内,其底端与缓冲弹簧305-8相抵触。本专利技术优点及积极效果是轨道内侧自动喷油润滑装置是一套机械和液压集成的装置,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布置在单向列车道火车前进的方向的前方,提前为轨道内侧面喷油润滑,利用列车的车轮的滚动将油液均匀涂抹在弯道道轨和道岔上,充分减少对于弯道道轨和道岔的磨损,可使用在无电的工况下,避免了人工对轨道进行润滑作业的难度、强度和危险性。减振缓冲器305中安装的弹簧305-8减小了火车轮缘对压板302的冲击。在减振缓冲器305复位过程中在弹簧305-8的作用下通过单向阀305-7的油液泄漏量来使减振活塞杆305-1复位,待一列火车完全通过后一段时间才缓慢复位,列车通过一次只喷油一次,可根据不同线路列车通过的时间间隔调节单向阀305-7的油液泄漏量设定自动喷油润滑装置的复位时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2为压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油装置结构正视图; 图4为喷油结构示意图; 图5为压油油缸外观示意图; 图6为压油油缸剖视图; 图7为减振缓冲器剖视图; 图中:I一油箱,2—进油管,3—压油装置,4一出油管,5—喷油嘴,6—轨枕,7—轨道,301—支承板,302—压板,303—压板销轴,304—压油油缸,305—减振缓冲器,306—上销轴,307—下销轴,304-1—触头,304-2—限位罩,304-3—压油缸体,304-4—进油口,304-5—平堵,304-6—出油 口,304-7—上弹簧,304-8—橡胶垫,304-9—活塞杆,304-10—压油缸上腔,304-11—防尘圈,304-12—油封圈,304-13—下弹簧,304-14—压油缸下腔,304-15—横向油道,304-16—竖向油道,304-17—平堵,304-18—进油单向阀,304-19—阻尼孔,304-20—出油单向阀,305-1—减振活塞杆,305-2—连接螺母,305-3—防尘圈,305-4—油封圈,305-5—缓冲器上腔,305-6—泄油孔,305-7—单向阀,305-8—弹簧,305-9—缓冲器下腔,305-10—缓冲器缸座,305-11一油封圈,305-12—防尘圈,305-13—上铰接孔,305-14—下铰接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油箱I安装在轨道外侧路基上,支承板301固定在弯道和岔口处轨道内侧的地面上,火车通过时,单个火车轮缘下压压板302和触头304-1下移,使得压油缸下腔304-14中下弹簧304-13被压缩,使压油缸下腔304-14中的容积瞬间减小,充满压油缸下腔304-14中的油液被压缩形成高压油液,迫使进油口304-4处的进油单向阀304-18闭合,高压油液从压油缸下腔304-14流经横向油道304-15和竖向油道304-16 —部分流经出油单向阀304-20通过出油管4和喷油嘴5喷射到轨道内侧面,剩余的油液通过阻尼孔304-19以及进油口 304-4进入进油管2流回油箱I中;压油油缸304被下压的同时减振缓冲器305也被下压,缓冲器下腔305-9内安装的弹簧305-8被压缩,如图7所示,单向阀305-7可以排泄油,缓冲器下腔305-9中的油液通过单向阀305-7以及泄油孔305-6进入缓冲器上腔305-5中。单个火车轮通过后,减振活塞杆305-1在弹簧305-8的作用下开始推动压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内侧自动喷油润滑装置,其结构特征是在铁路轨道的弯道和道岔处,在轨道(7)的内侧紧贴轨道(7)内缘处安装一个压油装置(3),该压油装置(3)通过进油管(2)与安装在路基上的油箱(1)相连,同时还通过出油管(4)与安装在轨道(7)内侧的多个喷油嘴(5)相连接;所述的压油装置(3)的构造是固定安装在轨道内侧地基上的箱体状的支承板(301)上面左端通过压板销轴(303)与一弧面状的安装在轨道内侧的压板(302)相铰接,压板(302)上表面低于轨道(7)上表面10毫米,压板(302)的下面中间处与压油油缸(304)的顶端相抵触,压板(302)的右端下面通过上销轴(306)与减振缓冲器(305)顶端相铰接,减振缓冲器(305)的底端通过下销轴(307)与支承板(301)相铰接;所述的压油油缸(304)的构造是压油油缸(304)安装在支承板(301)上面,其顶端触头(304?1)与压板(302)下面的弧面凹坑相抵触,触头(304?1)下端与橡胶垫(304?8)相抵触、均安装在限位罩(304?2)内,橡胶垫(304?8)底部与活塞杆(304?9)顶端相抵触,活塞杆(304?9)底端套装有缓冲下弹簧(304?13)均安装在压油缸下腔(304?14)内,活塞杆(304?9)与压油缸下腔(304?14)为滑动配合,其滑动接触面间分别安装有防尘圈(304?11)和油封圈(304?12),在压油缸体(304?3)的横向端面上制有与进油管(20)相连通的进油口(304?4)和与出油管(4)相连通的出油口(304?6)以及平堵(304?5),进油口(304?4)内安装有只进油不能出油的进油单向阀(304?18),单向阀(304?18)的另一端通过横向油道(304?15)与压油缸下腔(304?14)连通,出油口(304?6)内安装有只能出油不能进油的出油单向阀(304?20),出油单向阀(304?20)的另一端通过竖油道(304?16)和横向油道(304?15)与压油缸下腔相连通,平堵(304?5)内安装有可调节油流量的阻尼孔(304?19),阻尼孔(304?19)横向与竖油道(304?16)相通,竖向与进油口(304?4)相通;所述减振缓冲器(305)的构造是减振活塞杆(305?1)上端通过铰接孔(305?13)与压板(302)相铰接,下端通过下铰接孔(305?14)与支承板(301)铰接,减振活塞(305?1)下端中心孔内安装有只排泄油,不能逆向进油的单向阀(305?7),下端中心孔底部开有泄油孔(305?6)与缓冲器上腔(305?5)连通,减振活塞杆(305?1)通过防尘圈(305?12)和油封(305?11)安装在缓冲器缸座(305?10)的腔内,其底端与缓冲弹簧(305?8)相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向东,孟志刚,杨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融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