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6276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4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包括扶手板和合页板,在所述车门上开有容槽,所述容槽开口高度与所述扶手板的厚度对应,所述合页板一端与所述容槽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扶手板的一角铰接,所述合页板上安装有扭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一种车门扶手结构,不使用时能够抬起,不会向车内支出,节省了车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包括扶手板和合页板,在所述车门上开有容槽,所述容槽开口高度与所述扶手板的厚度对应,所述合页板一端与所述容槽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扶手板的一角铰接,所述合页板上安装有扭簧。本专利技术通一种车门扶手结构,不使用时能够抬起,不会向车内支出,节省了车内空间。【专利说明】 一种车门扶手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制造
,尤其是一种车门扶手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车门把手向车内支出,占据一定车内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一种车门扶手结构,不使用时能够抬起,不会向车内支出,节省了车内空间。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包括扶手板和合页板,在所述车门上开有容槽,所述容槽开口高度与所述扶手板的厚度对应, 所述合页板一端与所述容槽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扶手板的一角铰接,所述合页板上安装有扭簧。进一步地,所述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扶手板宽度的三分之一。进一步地,所述扶手板远离所述固定有合页板一侧的边缘为弧形,并设有弹性层。本专利技术通一种车门扶手结构,不使用时能够抬起,不会向车内支出,节省了车内空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车门扶手结构扶手板不使用时的不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车门扶手结构扶手板使用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包括扶手板I和合页板2,在车门3上开有容槽31,容槽31开口高度与扶手板I的厚度对应, 合页板2 —端与容槽31 —端铰接,另一端与扶手板I的一角铰接,合页板2上安装有扭簧。容槽31的深度大于扶手板I宽度的三分之一。扶手板I远离固定有合页板2 —侧的边缘为弧形,并设有弹性层。扶手板I在不使用时,放置在容槽31外面,在扭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抬起,当使用时,将抬起的扶手板I放平旋转将直角端11放入容槽31内,容槽31形状可设置成矩形,也可设置为形状与扶手板I直角端11对应的直角三角形。本专利技术通一种车门扶手结构,不使用时能够抬起,不会向车内支出,节省了车内空间。【权利要求】1.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板和合页板,在所述车门上开有容槽,所述容槽开口高度与所述扶手板的厚度对应, 所述合页板一端与所述容槽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扶手板的一角铰接,所述合页板上安装有扭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扶手板宽度的三分之一。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板远离所述固定有合页板一侧的边缘为弧形,并设有弹性层。【文档编号】B60N3/02GK103738214SQ201310720866【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专利技术者】欧辉章, 卓国栋, 彭凯 申请人: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板和合页板,在所述车门上开有容槽,所述容槽开口高度与所述扶手板的厚度对应,所述合页板一端与所述容槽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扶手板的一角铰接,所述合页板上安装有扭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辉章卓国栋彭凯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