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主动齿轮机械加工中的铣削装置,包括机床,所述机床上设有机床主轴,所述机床主轴的一端设有主轴电机,所述主轴电机上设有第一铣削部件和第二铣削部件,所述机床主轴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和压紧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加工过程自动完成,可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设备生产效率高,单台设备只有加工时间为8秒,无上下装料时间,且此设备设计双铣削刀柄,在加工时间10秒内可出两件产品,即每小时产量为720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主动齿轮机械加工中的铣削装置,包括机床,所述机床上设有机床主轴,所述机床主轴的一端设有主轴电机,所述主轴电机上设有第一铣削部件和第二铣削部件,所述机床主轴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和压紧部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加工过程自动完成,可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设备生产效率高,单台设备只有加工时间为8秒,无上下装料时间,且此设备设计双铣削刀柄,在加工时间10秒内可出两件产品,即每小时产量为720件。【专利说明】汽车后桥主动齿轮机械加工中的铣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后桥主动齿轮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桥主动齿轮机械加工中的铣削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后桥主动齿轮锻造后,无法保证两端面的平行度及锻件毛坯长度的一致性,需通过机械加工方式(铣削)来保证。现目前铣削设备大多数采用卧式铣床等设备完成,其缺点为:生产效率低(标准铣床只能加工单件产品,铣削时间为10秒,上下装夹时间为5秒,即每小时产量为240件),用工成本及设备投入高(设备无自动化控制功能,需要投入大量设备及人员满足生产需求),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者只需向第一工装孔和第二工装孔放置锻件毛坯即可,所有加工过程自动完成,可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设备生产效率高(单台设备只有加工时间为8秒,无上下装料时间,且此设备设计双铣削刀柄,在加工时间10秒内可出两件产品,即每小时产量为720件)。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桥主动齿轮机械加工中的铣削装置,包括机床,所述机床上设有机床主轴,所述机床主轴的一端设有主轴电机,所述机床主轴上设有第一铣削部件和第二铣削部件,所述机床主轴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和压紧部件,所述第一旋转盘的外圆周依次设有第一工装孔且所述第一工装孔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锻件毛坯的部件,所述第一旋转盘的内圆周依次设有第二工装孔且所述第二工装孔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二锻件毛坯的部件,所述第二旋转盘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气缸和第二定位气缸,所述压紧部件包括第一压紧油缸和第二压紧油缸,所述第一压紧油缸上连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上连接有第三压紧杆,所述第二压紧油缸上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上连接有第四压紧杆。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旋转盘下方设有拉簧和第三气缸,并且所述第二旋转盘通过拉簧和第三气缸与机床连接。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用于固定第一锻件毛坯的部件包括第一压紧杆,所述第一压紧杆上设有第一弹簧。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用于固定第二锻件毛坯的部件包括第二压紧杆,所述第二压紧杆上设有第二弹簧。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定位气缸上设有第三弹簧和第二定位气缸上设有第四弹簧。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工装孔为三十个,所述第二工装孔为三十个。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铣削部件由第一铣削电机和用于铣削第一锻件毛坯的第一铣刀组成且第一铣刀与第一铣削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铣削部件由第二铣削电机和用于铣削第二锻件毛坯的第二铣刀组成且所述第二铣刀与第一铣削电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工过程自动完成,可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设备生产效率高,单台设备只有加工时间为8秒,无上下装料时间,且此设备设计双铣削刀柄,在加工时间10秒内可出两件产品,即每小时产量为720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汽车后桥主动齿轮机械加工中的铣削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对应的附图标记名称为:I主轴电机,2机床主轴,3第二工装孔,4第一工装孔,5第一铣刀,6第二铣刀,7第一锻造毛坯,8第二锻造毛坯,9第二旋转盘,10第一定位气缸,11第三弹簧,12第二定位气缸,13第四弹簧,14第一旋转盘,15机床。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汽车后桥主动齿轮机械加工中的铣削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对应的附图标记名称为:16第三气缸,17第二出料气缸,18第一出料气缸,19第二压紧油缸,20第二压紧杆,21第二固定轴,22第四压紧杆,23第三压紧杆,24第一固定轴,25第一压紧杆,26第一压紧油缸,27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后桥主动齿轮机械加工中的铣削装置,包括机床15,所述机床15上设有机床主轴2,所述机床主轴2的一端设有主轴电机I,所述机床主轴2上设有第一铣削部件和第二铣削部件,所述机床主轴2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旋转盘14、第二旋转盘9和压紧部件,所述第一旋转盘14的外圆周依次设有第一工装孔4且所述第一工装孔4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锻件毛坯7的部件,所述第一旋转盘14的内圆周依次设有第二工装孔3且所述第二工装孔3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二锻件毛坯8的部件,所述第二旋转盘9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气缸10和第二定位气缸12,所述压紧部件包括第一压紧油缸26和第二压紧油缸19,所述第一压紧油缸26上连接有第一固定轴24,所述第一固定轴24上连接有第三压紧杆23,所述第二压紧油缸19上连接有第二固定轴21,所述第二固定轴21上连接有第四压紧杆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旋转盘9下方设有拉簧27和第三气缸16,并且所述第二旋转盘9通过拉簧27和第三气缸16与机床15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于固定第一锻件毛坯7的部件包括第一压紧杆25,所述第一压紧杆25上设有第一弹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于固定第二锻件毛坯8的部件包括第二压紧杆20,所述第二压紧杆20上设有第二弹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气缸10上设有第三弹簧11和第二定位气缸12上设有第四弹簧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工装孔4为三十个,所述第二工装孔3为三十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铣削部件由第一铣削电机和用于铣削第一锻件毛坯7的第一铣刀5组成且第一铣刀5与第一铣削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铣削部件由第二铣削电机和用于铣削第二锻件毛坯8的第二铣刀6组成且所述第二铣刀6与第一铣削电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铣削电机和第二铣削电机在设备工作中不停机,而主轴电机I带动第一旋转盘14圆周方向做均速旋转,然后操作者将锻件毛坯(第一锻件毛坯7和第二锻件毛坯8)连续放置在第一工装孔4 (第一旋转盘14外侧设有三十个)和第二工装孔2 (第一旋转盘14内侧设有三十个)中;当第一旋转盘14上的第一锻件毛坯7和第二锻件毛坯8均速运动至第二旋转盘9返回铣削加工起点时,第一定位气缸10和第二定位气缸12工作,将第一锻件毛坯7和第二锻件毛坯8定位至加工要求的尺寸;同时,第一压紧油缸26和第二压紧油缸19通过第一固定轴24和第二固定轴21推动第三压紧杆23和第四压紧杆22 ;在由第三压紧杆23和第四压紧杆22推动第一压紧杆25和第二压紧杆20分别将第一锻件毛坯7和第二锻件毛坯8压紧至固定状态,第一锻件毛坯7和第二锻件毛坯8同时通过第一铣刀5和第二铣刀柄6完成铣削加工;而当第二旋转盘9旋转至铣削加工终点时,第一压紧油缸26和第二压紧油缸19回程带动第三压紧杆23和第四压紧杆22松开,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工作将第一压紧杆25和第二压紧20弹回,第三弹簧11和第四弹簧12工作分别将第一锻件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桥主动齿轮机械加工中的铣削装置,包括机床(15),所述机床(15)上设有机床主轴(2),所述机床主轴(2)的一端设有主轴电机(1),所述机床主轴(2)上设有第一铣削部件和第二铣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主轴(2)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旋转盘(14)、第二旋转盘(9)和压紧部件,所述第一旋转盘(14)的外圆周依次设有第一工装孔(4)且所述第一工装孔(4)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锻件毛坯(7)的部件,所述第一旋转盘(14)的内圆周依次设有第二工装孔(3)且所述第二工装孔(3)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二锻件毛坯(8)的部件,所述第二旋转盘(9)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气缸(10)和第二定位气缸(12),所述压紧部件包括第一压紧油缸(26)和第二压紧油缸(19),所述第一压紧油缸(26)上连接有第一固定轴(24),所述第一固定轴(24)上连接有第三压紧杆(23),所述第二压紧油缸(19)上连接有第二固定轴(21),所述第二固定轴(21)上连接有第四压紧杆(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宇,高兴文,张学桥,伍益祥,熊晶玉,周祝道,张代华,李春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江油中恒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