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蟹苗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55920 阅读:7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3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度蟹苗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清淤除害;2)肥水;3)蟹苗投塘;4)蟹苗饲养;5)日常管理;6)出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密度蟹苗养殖方法,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水体的质量和营养,以适应高密度的蟹苗养殖,以较低的成本,得到较高的回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清淤除害;2)肥水;3)蟹苗投塘;4)蟹苗饲养;5)日常管理;6)出塘。本专利技术的,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水体的质量和营养,以适应高密度的蟹苗养殖,以较低的成本,得到较高的回报。【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从大眼幼体即常说的海子,养到可换塘养殖的蟹苗一般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由于大眼幼体个体较小,对水质以及饲养的要求较高,所以一般养殖密度不高,以提高成活率。但是现在市场的蟹苗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只有实现高密度养殖才能减低成本,提高效率。所以提出一种是势在必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蟹苗养殖密度较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清淤除害:放苗一个月前彻底清除池塘中的淤泥,然后按140~160斤/亩撒入消毒药物,清除敌害生物、争食生物和致病生物,然后将较大的池塘按每10亩一块的水面隔开; 2)肥水:放苗前7天~10天,待消毒药物毒性消失以后用60目的筛絹网过滤进水10厘米~20厘米,然后放苗前2天~3天施肥水膏10公斤/10亩,或者施氮肥20毫克/升,或施发酵过的有机肥料如鸡粪,以此培养基础饵料,使池水呈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5厘米~10厘米; 3)蟹苗投塘:将由海水养育经淡化后由有氧箱运回的大眼幼体投塘,按3~6斤/亩的密度投放,池塘水温保持在16~20°C左右`; 4)蟹苗饲养:定期投入饵料,定期测温,定期加钙以利于蟹苗生长; 5)日常管理:平均每月将池塘水面升高5~8厘米; 6)出塘:8~9个月后长成的蟹苗出塘。本专利技术的,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水体的质量和营养,以适应高密度的蟹苗养殖,以较低的成本,得到较高的回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步骤一中池塘先消毒,按150斤/亩撒入消毒粉;步骤二中还可投放花蛤、缢蛏等贝类作为混养品种,也可养育轮虫,以利养殖中后期水质、底质调控或作为活体饵料;步骤三中所述大眼幼体的大小为5mmX5mm,并且按4斤/亩的密度投放。轮虫是一种在鱼、虾、蟹等人工育苗阶段被大量用作活饵料的小型浮游动物,可作为大眼幼体的饵料,亦可净化水质。其中在池塘中种植多种水草,包括小球藻、水花生、佳藻、星球藻。种植小球藻可以作为螃蟹的饵料,有调水和解毒的作用,可增加水中溶氧,一搞螃蟹免疫力的作用,种植水花生可以提高螃蟹产量,培养佳藻、星球藻作为蟹的饲料,种植水草也可以防止蓝藻,蓝藻耗氧,而且死亡后沉塘有毒,会污染水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池塘底部每亩地均匀放置26~30块防蓝藻砖,3~4年更换一次,优选的在池塘底部每亩地均匀放置28块防蓝藻砖。防蓝藻砖可以有效的防止蓝藻,经济实用,而且三四年才需要更换一次,非常方便。蟹苗养殖的过程中,单塘面积超过10亩时宜用塑料网插底将大塘分隔,以防止由于水温和水质的变化使蟹苗集中而导致局部密度过大,造成相互残食。蟹苗养殖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投塘,池塘水温保持在18°C左右,养9个月左右出塘,I斤70只左右,大约15mmX15mm大小;而且放大眼幼体宜在5月上旬或中旬放养,温度高、生长快、成活率高,另外蟹苗放养须在晴天进行。本专利技术的,可以在池塘中高密度养殖大眼幼体,以适应目前螃蟹养殖的发展趋势,提高饲养密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8到9个月后出塘的蟹苗就可以换到螃蟹养殖的池塘中继续养成成蟹,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效率,是螃蟹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清淤除害:放苗一个月前彻底清除池塘中的淤泥,然后按150斤/亩撒入消毒药物,清除敌害生物、争食生物和致病生物,然后将较大的池塘按每10亩一块的水面隔开; 2)肥水:放苗前7天~10天,待消毒药物毒性消失以后用60目的筛絹网过滤进水10厘米~20厘米,然后放苗 前2天~3天施肥水膏10公斤/10亩,或者施氮肥20毫克/升,或施发酵过的有机肥料如鸡粪,以此培养基础饵料,使池水呈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5厘米~10厘米,还可投放花蛤、缢蛏等贝类作为混养品种,也可养育轮虫,以利养殖中后期水质、底质调控或作为活体饵料; 3)蟹苗投塘:将由海水养育经淡化后由有氧箱运回的大眼幼体投塘,按4斤/亩的密度投放,所述大眼幼体的大小为5_X5mm,池塘水温保持在16~20°C左右; 4)蟹苗饲养:定期投入饵料,定期测温,定期加钙以利于蟹苗生长; 5)日常管理:平均每月将池塘水面升高5~8厘米; 6)出塘:8~9个月后长成的蟹苗出塘。其中在池塘中种植多种水草,包括小球藻、水花生、佳藻、星球藻,在池塘底部每亩地均匀放置28块防蓝藻砖,3~4年更换一次。本专利技术的,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水体的质量和营养,以适应高密度的蟹苗养殖,以较低的成本,得到较高的回报。轮虫是一种在鱼、虾、蟹等人工育苗阶段被大量用作活饵料的小型浮游动物,可作为大眼幼体的饵料,亦可净化水质。种植小球藻可以作为螃蟹的饵料,有调水和解毒的作用,可增加水中溶氧,一搞螃蟹免疫力的作用,种植水花生可以提高螃蟹产量,培养佳藻、星球藻作为蟹的饲料,种植水草也可以防止蓝藻,蓝藻耗氧,而且死亡后沉塘有毒,会污染水体。防蓝藻砖可以有效的防止蓝藻,经济实用,而且三四年才需要更换一次,非常方便。蟹苗养殖的过程中,单塘面积超过10亩时宜用塑料网插底将大塘分隔,以防止由于水温和水质的变化使蟹苗集中而导致局部密度过大,造成相互残食。蟹苗养殖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投塘,池塘水温保持在18°C左右,养9个月左右出塘,I斤70只左右,大约15mmX15mm大小;而且放大眼幼体宜在5月上旬或中旬放养,温度高、生长快、成活率高,另外蟹苗放养须在晴天进行。本专利技术的,可以在池塘中高密度养殖大眼幼体,以适应目前螃蟹养殖的发展趋势,提高饲养密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8到9个月后出塘的蟹苗就可以换到螃蟹养殖的池塘中继续养成成蟹,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效率, 是螃蟹养殖业的发展方向。【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清淤除害:放苗一个月前彻底清除池塘中的淤泥,然后按140~160斤/亩撒入消毒药物,清除敌害生物、争食生物和致病生物,然后将较大的池塘按每10亩一块的水面隔开; 2)肥水:放苗前7天~10天,待消毒药物毒性消失以后用60目的筛絹网过滤进水10厘米~20厘米,然后放苗前2天~3天施肥水膏10公斤/10亩,或者施氮肥20毫克/升,或施发酵过的有机肥料如鸡粪,以此培养基础饵料,使池水呈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5厘米~10厘米; 3)蟹苗投塘:将由海水养育经淡化后由有氧箱运回的大眼幼体投塘,按3~6斤/亩的密度投放,池塘水温保持在16~20°C左右; 4)蟹苗饲养:定期投入饵料,定期测温,定期加钙以利于蟹苗生长; 5)日常管理:平均每月将池塘水面升高5~8厘米; 6)出塘:8~9个月后长成的蟹苗出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池塘先消毒,按150斤/亩撒入消毒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还可投放花蛤、缢蛏等贝类作为混养品种,也可养育轮虫,以利养殖中后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密度蟹苗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清淤除害:放苗一个月前彻底清除池塘中的淤泥,然后按140~160斤/亩撒入消毒药物,清除敌害生物、争食生物和致病生物,然后将较大的池塘按每10亩一块的水面隔开;???2)肥水:放苗前7天~10天,待消毒药物毒性消失以后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进水10厘米~20厘米,然后放苗前2天~3天施肥水膏10公斤/10亩,或者施氮肥20毫克/升,或施发酵过的有机肥料如鸡粪,以此培养基础饵料,使池水呈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5厘米~10厘米;???3)蟹苗投塘:将由海水养育经淡化后由有氧箱运回的大眼幼体投塘,按3~6斤/亩的密度投放,池塘水温保持在16~20℃左右;???4)蟹苗饲养:定期投入饵料,定期测温,定期加钙以利于蟹苗生长;???5)日常管理:平均每月将池塘水面升高5~8厘米;???6)出塘:8~9个月后长成的蟹苗出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加健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板桥故里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