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旱冬瓜腋芽外植体采集与诱导方法,涉及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该方法选择6年生以上的旱冬瓜主干2m以下萌生的3~5cm长的健壮幼嫩腋芽,经消毒后剪切成带1个腋芽的1~2cm茎段作为外植体,发明专利技术选择取主干上的芽比取侧枝上的芽幼化效果更好,经诱导培养,其诱导率达55%以上。且成苗能更好地保持了优树的优良特性,如优树的生长特性、树干通直性、木材质量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涉及植物无性繁殖
。该方法选择6年生以上的旱冬瓜主干2m以下萌生的3~5cm长的健壮幼嫩腋芽,经消毒后剪切成带1个腋芽的1~2cm茎段作为外植体,专利技术选择取主干上的芽比取侧枝上的芽幼化效果更好,经诱导培养,其诱导率达55%以上。且成苗能更好地保持了优树的优良特性,如优树的生长特性、树干通直性、木材质量等。【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无性繁殖
,具体涉及旱冬瓜组织培养繁殖技术中腋芽外植体的采集与诱导方法。
技术介绍
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别名蒙自桤木、桤木树、西南桤木等,属于桦木科桤木属,为桦木科桤木属的一种阔叶落叶乔木,是云南省广泛分布的优良乡土速生用材树种,是值得推广的荒山绿化树种,是营建生态林、用材林等多功能林的优良树种,也是云南重要的薪材树种。但其良种化程度不高,良种资源十分缺乏。多年来由于人口负荷增大、全球气候变迁、环境污染加重、旱冬瓜木制家具走俏等诸多因素,天然旱冬瓜种质资源损失和破坏日趋严重。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传统的播种育苗方法培育造林苗木,良种运用不充分,林木生长相对缓慢,且造林后生长表型不一,分化严重,很难达到群体高产优质的目标。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基因优良的无性系苗木,从而造林后可达到群体高产优质的目的,但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采集与诱导是一个关键技术,常常成为阻碍旱冬瓜物织培养技术应用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是选用适宜的外植体,使其诱导率得到大幅提高,组培成苗后树干直立生长、干形通直,培育出高产、优良的无性系苗木。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以下步骤进行:( I)腋芽外植体的采集①优良母树的选择选择6年生以上的旱冬瓜优树;②主干腋芽的促萌方法在9月~11月,对选中的母树周围直径3米~5米范围内的杂草、灌木进行清除;③米集脑芽外植体第二年3月~4月,剪取从上往下至地表面2m之间的主干上萌生的2~3cm长的健壮幼嫩腋芽,经消毒后剪切成带I个腋芽的I~2cm莖段作为腋芽外植体;(2)腋芽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将腋芽外植体垂直接种于诱导培养基,培养温度23~28°C,光照强度3000~5000Lx,每天光照明间8~12小时,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70%~80%,培养时间40~60天,所述诱导培养基为:l/2MS+6-BAl.0mg/L+NAA0.lmg/L+ 蔗糖 30000mg/L+ 琼脂 5500mg/L+ 聚乙烯吡咯烷酮5000mg/L, pH值为5.8~6.2。步骤(1)③采集腋芽外植体中所述的消毒是将2~3cm长的健壮幼嫩腋芽先用3%无磷洗涤剂水浸泡2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消毒10~15s,再用0.1%的升汞消毒5~lO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所述的百分数为质量分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选择6年生以上旱冬瓜树主干2m以下萌生的带腋芽的茎段为腋芽外植体,芽幼化效果更好,更有利于诱导成功,大幅度提高了诱导率,诱导率达55%以上。2、本专利技术从主干取芽,充分利用了位置效应,能更好地保持优树的优良特性,如优树的生长特性、树干通直性、木材质量等3、与采用传统的播种育苗方法相比,该专利技术方法能显著地提高木材质量,可形成林木干形圆满、纹理通直,提高了林农收入。提高了科技兴林的意识,使采用良种良法营建无性系林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各实施例中所用的复合肥、农药等材料均可在市场购买。 实施例中无特别说明的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实施地点:云南省玉溪市蛾山县按以下步骤进行(3次重复):( 1)腋芽外植体的采集①优良母树的选择2011年在6年生旱冬瓜人工林中选择优树10棵。所述的旱冬瓜优树是按常规的5株优势木对比法,在立地条件相对一致的同龄林分里,以候选树为中心,半径10~15m的范围内选择5株优势木作为对比木(优势木是指在候选树同一林分的一定范围内,生长、立地和树龄相同或接近,在评选优树时,作为比较对象的仅次于候选树的对比木),测定对比木和候选木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并计算材积,采用邓肯多重比较,在5%的显著水平下,候选树的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标显著高于优势木,并且目测候选树干通直圆满,裂纹通直、无扭曲,树冠完整,自然整枝良好、侧枝较细,健康无病虫害的单株即为旱冬瓜优树。②主干腋芽的促萌方法 2011年在10月,对选中的母树周围直径5米范围内的杂草、灌木进行清除,使树干充分接受阳光照射,30~50天后,待其萌芽。③采集腋芽外植体2012年3月,剪取从上往下至地表面2m之间的主干上萌生的2~3cm长的健壮幼嫩腋芽,经消毒后剪切成带1个腋芽的1~2cm莖段作为腋芽外植体;共采集腋芽外植体75条,所述的消毒是将2~3cm长的健壮幼嫩腋芽先用3%无磷洗涤剂水浸泡2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消毒10~15s,再用0.1%的升萊消毒5~lO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所述的百分数为质量分数。(2)腋芽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将消毒处理后的腋芽外植体垂直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培养温度26 V~28°C,光照强度3000~5000Lx,每天光照明间12小时,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70%~80%,培养时间45天,所述诱导培养基为:l/2MS+6-BAl.0mg/L+NAA0.lmg/L+蔗糖 30000mg/L+琼脂 5500mg/L+聚乙烯吡咯烷酮5000mg/L, pH值为5.8~6.2。用本方本进行旱冬瓜外植体的采集与诱导,诱导成功率60%。实施例2实施地点:云南省会泽县 本实施例除以下步骤不同外,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腋芽外植体的采集①优良母树的选择2012年在10年生旱冬瓜人工林中选择优树10棵。②主干腋芽的促萌方法2012年在11月,对选中的母树周围直径4米范围内的杂草、灌木进行清除,使树干充分接受阳光照射,30~50天后,主干上会萌出新芽。③米集脑芽外植体2013年4月,共采集腋芽外植体60条。(2)腋芽外植体的诱导培养诱导培养的培养温度23°C~25°C,,每天光照明间10小时,培养时间60天。用本方本进行旱冬瓜腋芽外植体的采集与诱导,诱导成功率55%。表1实施例1一实施例2旱冬瓜腋芽外植体的诱导成功率调查表【权利要求】1.,按以下步骤进行:(1)腋芽外植体的采集①优良母树的选择选择6年生以上的旱冬瓜优树;②主干腋芽的促萌方法在9月~11月,对选中的母树周围直径3米~5米范围内的杂草、灌木进行清除;③采集腋芽外植体第二年3月~4月,剪取从上往下至地表面2m之间的主干上萌生的2~3cm长的健壮幼嫩腋芽,经消毒后剪切成带1个腋芽的1~2cm茎段作为腋芽外植体;(2)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将消毒处理后的腋芽外植体垂直接种于诱导培养基,培养温度23~28°C,光照强度3000~5000Lx,每天光照明间8~12小时,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70%~80%,培养时间40 ~60 天,所述诱导培养基为:l/2MS+6-BAl.0mg/L+NAA0.lmg/L+ 蔗糖 30000mg/L+ 琼脂5500mg/L+聚乙烯吡咯烷酮5000mg/L,pH值为5.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旱冬瓜腋芽外植体采集与诱导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腋芽外植体的采集①优良母树的选择选择6年生以上的旱冬瓜优树;②主干腋芽的促萌方法在9月~11月,对选中的母树周围直径3米~5米范围内的杂草、灌木进行清除;③采集腋芽外植体第二年3月~4月,剪取从上往下至地表面2m之间的主干上萌生的2~3cm长的健壮幼嫩腋芽,经消毒后剪切成带1个腋芽的1~2cm茎段作为腋芽外植体;(2)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将消毒处理后的腋芽外植体垂直接种于诱导培养基,培养温度23~28℃,光照强度3000~5000Lx,每天光照明间8~12小时,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70%~80%,培养时间40~60天,所述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1.0mg/L+NAA0.1mg/L+蔗糖30000mg/L+琼脂5500mg/L+聚乙烯吡咯烷酮5000mg/L,pH值为5.8~6.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艳丽,施彬,查贵生,董晓光,周汝敏,杨卫,杨正华,杨建荣,李秀君,铁学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