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55811 阅读:130 留言:2更新日期:2014-04-23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是水稻与鳖、虾和鱼共作的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稻田改造;B、水稻栽培:C、鳖、虾和鱼放养;D、稻田日常管理;E、产品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鳖、虾和鱼在稻田内的摄食和活动给稻田增肥、除草、除虫,起到施肥、除草、除虫、防病等作用,实现稻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内循环,降低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对周边环境依赖,保持稻谷稳产、高产,大幅提高稻田经济效益,促进有机稻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是水稻与鳖、虾和鱼共作的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
。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稻田改造;B、水稻栽培:C、鳖、虾和鱼放养;D、稻田日常管理;E、产品收获。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鳖、虾和鱼在稻田内的摄食和活动给稻田增肥、除草、除虫,起到施肥、除草、除虫、防病等作用,实现稻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内循环,降低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对周边环境依赖,保持稻谷稳产、高产,大幅提高稻田经济效益,促进有机稻规模化生产。【专利说明】一种局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是水稻与鳖、虾和鱼共作的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

技术介绍
现有的高产有机稻生产技术源于普通有机稻生产技术,即在水稻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也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生物及其产物。在现有技术中,稻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主要源于稻田之外,如肥料,因而生产成本较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受周边环境和自 然条件影响较大,如干旱、病虫害等,有机稻产量不高;市场对有机稻信心、认识不足,如售价不高,有机稻种植效益无法体现,这些都不同程度阻碍了有机稻生产规模,市场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利用鳖、虾和鱼在稻田内的摄食和活动给稻田增肥、除草、除虫,起到施肥、除草、除虫、防病等作用,实现稻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内循环,降低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对周边环境依赖,保持稻谷稳广、闻广,大幅提闻稻田经济效益,促进有机稻规|旲化生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下述步骤:A、稻田改造:包括稻田的选择、改造、建立防逃和防侵害设施、及建立进水和排水系统、建立晒台和馆料台;B、水稻栽培:包括选种、育秧和栽插;选择抗病虫害、抗倒伏、耐肥性强、米质优、可深灌的紧穗型品种;栽插采取宽窄行和环沟边坡上密植稻秧;C、鳖、虾和鱼放养:包括苗种选择、苗种投放和饵料投喂;选择规格整齐、体健无伤和不带病原苗种;放养时苗种需经消毒处理;D、稻田日常管理:包括水位控制、晒田、水质调控和病虫害防治;E、产品收获:包括水稻收割和鳖、虾和鱼的捕捞。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A步骤中,选择稻田的条件是:地势平坦、避风向阳、周边安静、便于看护、水源充足、水质好、排灌通畅和田底肥而不淤、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稻田改造包括:开挖环沟或同时开挖田间沟,加高和加宽田埂,建立将环沟和田面分隔开的利于田面整理的小田埂,建立防逃和防侵害设施及建立进水和排水系统、建立晒台和饵料台;环沟和田间沟挖成后进行消毒,以杀灭沟内敌害生物和致病菌,预防鳖、虾和鱼的疾病。所述的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B步骤中,水稻品种主要选自扬两优6号、丰两优香1号、广两优香66号。所述的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C步骤中,鳖、虾和鱼苗种投放:鳖种投放水温稳定在25°C,温差为3°C及以内;虾种投放分2次进行;异育银鲫鱼种投放1次。所述的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D步骤中,稻田水位控制:一般在整田至插秧期间保持田面水位3~8cm ;插秧15天后开始晒田,在晒田时,环沟水位低于田面15~23cm,晒田后田面水位提升至20~30cm,收割前的半个月再次晒田,环沟水位再次降至低于田面15~23cm左右;水稻收割完后提升水位至田面20~30cm。所述的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其D步骤中,晒田时,使田块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以见水稻浮根泛白为适度;田晒好后,及时恢复至原水位,避免导致环沟鳖、虾和鱼因长时间密度过大而产生不利影响。所述的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D步骤中,稻田用水的水质应符合标准的要求;种植期间稻田要适时加注新水,以改善水质,确保鳖、虾和鱼的正常生长;每次注水前后水的温差不能超过3°C,以避免引起鳖、虾和鱼感冒致病、死亡。所述的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D步骤中,水稻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相结合方法,包括每15~25亩配置一盏太阳能诱虫杀虫灯,利用鳖、虾和鱼在稻田的摄食活动,清除田间杂草,摄食害虫和虫卵。所述的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E步骤中,收获前,将田间倒伏、有病虫害的植株淘汰;鳖为中华鳖,虾为小龙虾;捕捞虾和鱼是在稻田有水时直接用虾笼在稻田及环沟内捕捞;捕鳖主要是在稻田无水时夜间当鳖自动爬上淤泥时,用灯光照捕。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技术效果是:1、通过增加鳖、虾和鱼的养殖,运用生物转化稻田秸杆、生物排泄等增肥作用, 实现以有机肥完全替代化肥;2、通过鳖、虾和鱼的摄食活动,配合太阳能诱虫杀虫灯的应用,大幅减少稻田杂草和水稻病虫害,实现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的零使用;3、通过采用边坡密植技术,深水灌溉技术,保持稻田的稻禾兜数,提高稻谷的千粒重,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稻田平面俯视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下:实施例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基本实施例。,它的步骤如下:,它包括下述步骤:A、稻田改造:包括稻田的选择、改造、建立防逃和防侵害设施、及建立进水和排水系统、建立晒台和馆料台;B、水稻栽培:包括选种、育秧和栽插;选择抗病虫害、抗倒伏、耐肥性强、米质优、可深灌的紧穗型品种;栽插采取宽窄行和环沟边坡上密植稻秧;C、鳖、虾和鱼放养:包括苗种选择、苗种投放和饵料投喂;选择规格整齐、体健无伤和不带病原苗种;放养时苗种需经消毒处理;D、稻田日常管理:包括水位控制、晒田、水质调控和病虫害防治;E、产品收获:包括水稻收割和鳖、虾和鱼的捕捞。实施例2、是进一步的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的A步骤中,选择稻田的条件是:地势平坦、避风向阳、周边安静、便于看护、水源充足、水质好、排灌通畅和田底肥而不淤、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稻田改造包括:开挖环沟或同时开挖田间沟,加高和加宽田埂,建立将环沟和田面分隔开的利于田面整理的小田埂,建立防逃和防侵害设施及建立进水和排水系统、建立晒台和饵料台;环沟和田间沟挖成后进行消毒,以杀灭沟内敌害生物和致病菌,预防的鳘、奸和鱼疾病。如图1所不是稻田平面不意图,图中:1为进水口,2为田埂,3为防逃网,4为防逃墙,5为田面,6为环沟,7为排水口,8为田间沟。所述的B步骤中,水稻品种主要选自扬两优6号、丰两优香1号、广两优香66号。所述的C步骤中,鳖、虾和鱼苗种投放:鳖种投放水温稳定在25°C,温差为3°C及以内;虾种投放分2次进行;异育银鲫鱼种投放1次。实施例3、 是进一步的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的D步骤中,稻田水位控制:一般在整田至插秧期间保持田面水位3~8cm ;插秧15天后开始晒田,在晒田时,环沟水位低于田面15~23cm,晒田后田面水位提升至20~30cm,收割前的半个月再次晒田,环沟水位再次降至低于田面15~23cm左右;水稻收割完后提升水位至田面20~30cm。所述的D步骤中,晒田时,使田块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以见水稻浮根泛白为适度;田晒好后,及时恢复至原水位,避免导致环沟鳖、虾和鱼因长时间密度过大而产生不利影响。所述的D步骤中,稻田用水的水质应符合标准的要求;种植期间稻田要适时加注新水,以改善水质,确保鳖、虾和鱼的正常生长;每次注水前后水的温差不能超过3°C,以避免引起鳖、虾和鱼感冒致病、死亡。D步骤中,水稻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相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A、稻田改造:包括稻田的选择、改造、建立防逃和防侵害设施、及建立进水和排水系统、建立晒台和饵料台;B、水稻栽培:包括选种、育秧和栽插;选择抗病虫害、抗倒伏、耐肥性强、米质优、可深灌的紧穗型品种;栽插采取宽窄行和环沟边坡上密植稻秧;C、鳖、虾和鱼放养:包括苗种选择、苗种投放和饵料投喂;选择规格整齐、体健无伤和不带病原苗种;放养时苗种需经消毒处理;D、稻田日常管理:包括水位控制、晒田、水质调控和病虫害防治;E、产品收获:包括水稻收割和鳖、虾和鱼的捕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达文丁仁祥汤亚斌易翀程咸立王勋伟杨兰松李赛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2条评论
  • 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电信] 2021年04月28日 11:58
    山区有机稻田培肥靠什么办法?冬季种植羊肚菌。
    0
  • 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电信] 2021年04月28日 11:52
    山区水源不足,有机稻生产放养水生动物不适合,怎么办?放鸭。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