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预混燃气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5572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3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完全预混燃气燃烧器,它包括密封板,它还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套装间隔设置的混合圆筒、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和火孔圆筒,混合圆筒和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之间的间隔形成分配腔,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和火孔圆筒之间的间隔形成隔热腔,在混合圆筒内设置有多个贯通混合圆筒筒体设置的引射腔体,在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上开有多个分配孔,在火孔圆筒上开有多个火孔,在密封板上连接有进风管,燃气进气管穿过进风管的壁面与燃气分配室上的进气口相连通,燃气分配室设置在进风管的出风口内,在燃气分配室上设置有多个与燃气喷嘴相连通的出气口,燃气喷嘴与引射腔体一一对应设置。采用本装置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低。容易实现燃气和空气的比例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完全预混燃气燃烧器,它包括密封板,它还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套装间隔设置的混合圆筒、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和火孔圆筒,混合圆筒和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之间的间隔形成分配腔,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和火孔圆筒之间的间隔形成隔热腔,在混合圆筒内设置有多个贯通混合圆筒筒体设置的引射腔体,在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上开有多个分配孔,在火孔圆筒上开有多个火孔,在密封板上连接有进风管,燃气进气管穿过进风管的壁面与燃气分配室上的进气口相连通,燃气分配室设置在进风管的出风口内,在燃气分配室上设置有多个与燃气喷嘴相连通的出气口,燃气喷嘴与引射腔体一一对应设置。采用本装置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低。容易实现燃气和空气的比例调节。【专利说明】完全预混燃气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污染物排放的燃气燃烧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预混燃烧方式的低氮氧化物紧凑型圆筒型完全预混燃气燃烧器。
技术介绍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降低人们生产生活中一次能源(尤其指煤、石油)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政府正积极鼓励天然气的应用。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的方式喷出混合(或混合喷出)燃烧的装置的统称,燃烧器按类型和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特种燃烧器几种。现有的家用燃气热水器和采暖热水炉的燃烧器在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部分预混燃烧方式设计、发达国家多采用全预混燃烧方式设计。就部分预混燃烧方式而言存在以下一些不足:首先燃气在燃烧前只混合部分空气,燃烧时需二次空气补充,燃烧不完全;其次,空气系数较大(一般接近甚至超过2),燃烧火焰温度较低,而且由于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较多的CO、NOx等有害气体,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发达国家的全预混燃烧器一般是圆柱型或半圆型燃烧器,全预混燃烧具有空气系数小,火焰温度高,燃烧充分,燃烧产物中C0、N0x含量少等优点,但现有民用全预混燃烧器的混气方式多采用机械式燃气空气等比例混合控制技术,采用的混合器为后预混型文丘里混合器或前预混型文丘里混合器,基本原理是使用高速风机使空气获得高速度,用空气引射燃气,并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混合,这种比例混合控制技术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工艺要求比较高,风机能耗较大,混气效果受气质的影响较大,价格比较高。在现有技术中,国外专利EP1914476A2、EP2037175A2、TO2009/065733A1 以及国内专利ZL200720078953.5分别公开了圆筒形完全预混燃烧器,其外形结构均为圆柱形结构,材料也为不锈钢结构,但是燃气和空气在进入圆筒前已经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圆筒形燃烧器。这样使得使用这种燃烧器的供热装置需要为燃烧器专门配置混合器,使得燃烧器体积增大,燃气和空气混合物占据的几何体积增大,安全性较差。国外EP1083386A1公开了一种带有混合装置的圆筒形燃烧器,该装置设有两个风机和两个燃气管,燃气管设置在每个风机出口处,两个风机出口相通,所有燃气和空气混合物均进入圆筒形燃烧器内部,燃气和空气混合物经不锈钢圆筒上的火孔喷出后实现预混燃烧,但该圆筒形燃烧器是依靠风机的气流撞击产生的扰流实现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流阻力大,风机能耗高,噪音大,燃气和空气混合物占据的几何体积增大,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燃烧前燃气和空气可以充分混合、燃烧完全、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低,容易实现燃气和空气的比例调节的完全预混燃气燃烧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完全预混燃气燃烧器,它包括密封板,它还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套装间隔设置的混合圆筒、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和火孔圆筒,所述的混合圆筒和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之间的间隔形成分配腔,所述的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和火孔圆筒之间的间隔形成隔热腔,所述的分配腔和隔热腔的上部均为封闭端并且下部为开口端,在所述的混合圆筒内设置有多个贯通混合圆筒筒体设置的引射腔体,在所述的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上开有多个分配孔,在所述的火孔圆筒上开有多个火孔,所述的混合圆筒上部固定在密封板上,在所述的密封板上连接有进风管,燃气进气管穿过进风管的壁面与燃气分配室上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燃气分配室设置在进风管的出风口内并且与进风管的出风口之间间隙设置,在所述的燃气分配室上设置有供空气通过的间隙,在所述的燃气分配室上设置有多个与燃气喷嘴相连通的出气口,燃气喷嘴与引射腔体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燃气通过燃气喷嘴喷入对应设置的引射腔体,混合圆筒设置在所述的燃气喷嘴的下方并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与部分预混式燃烧器相比,该燃烧器能在空气系数接近I的条件下实现完全燃烧,并获得足够的高温,燃烧时火焰极短,燃烧强度大。由于燃烧前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燃烧完全,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低。2.与目前市场上正在销售的全预混燃烧器相比,该燃烧器采用的是燃气引射空气的混合技术,因此对于风机的风压要求不高,可采用普通风机。对于燃气电磁阀,可采用与部分预混式燃烧器相同的燃气电磁阀。该燃烧器对于控制的精度要求较小,容易实现燃气和空气的比例调节。3.本专利技术可采用的是部分预混式燃烧器的控制系统和部分配件,同等送风量条件下,风机能耗小,其价格和部分预混式燃烧器价格相差不大,远远低于国外不锈钢圆筒形燃【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完全预混燃气燃烧器整体结构剖面图图1-2为图1-1中1-2处所示的燃烧器的局部放大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完全预混燃气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1中所示的燃烧器中的燃气和空气混合圆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1中所示的燃烧器中的分配圆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1中所示的燃烧器中的火孔圆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1中所示的燃烧器中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1中所示的燃烧器中的分配室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1中所示的燃烧器的组装结构图。图中:1-进风管,2-燃气进气管,3-燃气分配室,4-燃气喷嘴,5-密封板,6-隔热板,7-混合圆筒,8-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9-火孔圆筒,10-引射腔体,11-分配腔,12-分配孔,13-隔热腔,14-火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完全预混燃气燃烧器,它包括密封板5,它还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套装间隔设置的混合圆筒7、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8和火孔圆筒9,所述的混合圆筒和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之间形成分配腔11,所述的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和火孔圆筒之间形成隔热腔13,所述的分配腔和隔热腔的上部均为封闭端并且下部为开口端,在所述的混合圆筒内设置有多个贯通混合圆筒筒体的引射腔体10,在所述的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上开有多个分配孔12,在所述的火孔圆筒上开有多个火孔14,所述的混合圆筒上部固定在密封板上,在所述的密封板上连接有进风管1,燃气进气管2穿过进风管I的壁面与燃气分配室3上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燃气分配室3设置在进风管的出风口内并且与进风管的出风口之间间隙设置,在所述的燃气分配室3上设置有供空气通过的间隙,在所述的燃气分配室3上设置有多个与燃气喷嘴4相连通的出气口,燃气喷嘴4与引射腔体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燃气通过燃气喷嘴4喷入对应设置的引射腔体,混合圆筒7设置在所述的燃气喷嘴4的下方并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混合圆筒7、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完全预混燃气燃烧器,它包括密封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套装间隔设置的混合圆筒、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和火孔圆筒,所述的混合圆筒和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之间的间隔形成分配腔,所述的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和火孔圆筒之间的间隔形成隔热腔,所述的分配腔和隔热腔的上部均为封闭端并且下部为开口端,在所述的混合圆筒内设置有多个贯通混合圆筒筒体设置的引射腔体,在所述的燃气和空气分配圆筒上开有多个分配孔,在所述的火孔圆筒上开有多个火孔,所述的混合圆筒上部固定在密封板上,在所述的密封板上连接有进风管,燃气进气管穿过进风管的壁面与燃气分配室上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燃气分配室设置在进风管的出风口内并且与进风管的出风口之间间隙设置,在所述的燃气分配室3上设置有供空气通过的间隙,在所述的燃气分配室上设置有多个与燃气喷嘴相连通的出气口,燃气喷嘴与引射腔体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燃气通过燃气喷嘴喷入对应设置的引射腔体,混合圆筒设置在所述的燃气喷嘴的下方并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国张蕊张斌龙张彦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城建大学 刘凤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