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自动一体化平开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774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10:44
一种手自动一体化平开门机,包括壳体、电机和丝杆螺母副,电机装于壳体中,由电机驱动丝杆旋转,再带动内嵌有螺母的伸缩杆作直线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上连接有蜗杆,蜗杆与离合轴上间隙配合的蜗轮相啮合,蜗轮通过离合装置与离合轴相连接,离合装置的离合件可与蜗轮结合或分离,在离合轴上还设置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丝杆端部的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丝杆上的螺纹为多头螺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自动一体化平开门机,包括壳体、电机和丝杆螺母副,电机装于壳体中,由电机驱动丝杆旋转,再带动内嵌有螺母的伸缩杆作直线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上连接有蜗杆,蜗杆与离合轴上间隙配合的蜗轮相啮合,蜗轮通过离合装置与离合轴相连接,离合装置的离合件可与蜗轮结合或分离,在离合轴上还设置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丝杆端部的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丝杆上的螺纹为多头螺纹。本技术实现了开门机的自动和手动一体化,离合装置分离,就可手动推拉门体,避免自动开门系统停电或出现故障时,无法开关门的情况,并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专利说明】手自动一体化平开门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门机,尤其涉及一种带离合器的可手动推拉的手自动一体化平开门机。
技术介绍
现在的工厂和宅院大多会使用电动开门机,除了传统的轨道滑移式电动门以外,可使大门绕门轴旋转打开的平开门机也出现在市场上。目前的平开门机包括壳体、电机、丝杆螺母副、伸缩杆和控制器,电机装于壳体中并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壳体的后端与门轴后方旁侧的墙体相铰接,壳体的前端通过轴承支承着丝杆的端部,丝杆的螺纹段位于壳体外,丝杆与伸缩杆内的内嵌塑料螺母旋合,伸缩杆的前端通过接头与门体后侧固定的支架相铰接,工作时由电机驱动丝杆正向或反向旋转,再通过丝杆带动内嵌有塑料螺母的伸缩杆作直线运动,从而将门打开或关闭。但是,这种平开门机的电机一般通过连轴器直接与丝杆连接,由电机直接驱动丝杆旋转,当停电或出现故障时,无法手动开、关门,只有将门体后侧支架上的铰接销拆下,使伸缩杆不与门体连接,将开门机绕壳体后端向后旋转以免挡住门体的打开,其缺陷是操作不方便,而且开门机只有后端支承在墙体上,大部分都悬伸在空中,需要用物体来支撑或悬吊开门机的悬伸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自动一体化平开门机,它在停电或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能断开丝杆到电机的传动机构,用手可轻松地推拉门体实现开、关门,并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自动一体化平开门机,包括壳体、电机和丝杆螺母副,电机装于壳体中,由电机驱动丝杆旋转,再带动内嵌有塑料螺母的伸缩杆作直线运动,所述电机轴上连接有蜗杆,蜗杆与离合轴上间隙配合的蜗轮相啮合,蜗轮通过离合装置与离合轴相连接,离合装置的离合件可与蜗轮结合或分离,在离合轴上还设置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丝杆端部的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丝杆上的螺纹为多头螺纹。进一步地,为了不改变原有壳体的大小,使传动机构和离合装置结构紧凑,所述离合轴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空心轴,空心轴上还开设有贯通两侧管壁的条形孔,离合装置包括依次装于离合轴内孔中的压簧、离合平键、顶杆和操纵杆,且横向安装的离合平键的两端从条形孔中伸出后插入所述蜗轮的端面齿槽中,阶梯形顶杆的小轴段穿过该离合平键后插入压簧一端;所述操纵杆具有位于离合轴外的螺旋面离合部以及与钥匙相适配的插接部,螺旋面离合部上设有突出的横销,横销通过压簧和顶杆抵于壳体的螺旋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分别设有轴承孔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离合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上、下壳体上,下壳体的轴承孔设置在下壳体内部延伸的轴台的端部,该轴台的内孔将下壳体贯穿在下壳体上形成匙孔,在轴承孔与匙孔之间设有螺旋面,螺旋面的最低处和最高处之间设有轴向延伸的隔筋,在隔筋的两侧根部设有凹坑。这样,就可在简化结构的条件下,使操纵杆可靠地实现轴向移动并且能够在两个移动端点处实现定位,在下壳体上开设匙孔,匙孔朝下,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离合轴的中部为最大直径的第一轴段,在第一轴段上开设有所述条形孔,在第一轴段往下壳体的方向延伸有分别安装蜗轮和轴承的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蜗轮的一端设有周向对称布置的端面齿,在各端面齿之间形成齿槽,齿槽是槽口为大端的梯形槽,所述端面齿在第二轴段的台阶处向第一轴段延伸并且包围在第一轴段的端部,当离合平键克服压簧弹力在条形孔中滑移到位后能够脱开所述齿槽。进一步地,为消除轴向间隙,避免轴上零件产生窜动,在所述离合轴一端的轴承与箱体轴承孔端面之间安装有波形垫圈。进一步地,所述从动锥齿轮的一端延伸有安装套,安装套与丝杆端部固定,所述丝杆的螺纹为4头螺纹。本技术重新设计了电机到丝杆之间的传动机构,并且在传动机构中设置了离合装置,摒弃了由电机直接驱动丝杆的传动方式,可以通过离合装置来结合或分离丝杆与电机间的传动,当离合装置分离后,切断了离合轴与蜗轮之间运动传递,此时就可手动推拉门体,由门体带动伸缩杆直线移动,由于丝杆为多头螺纹,其螺纹升角大,容易滑动,丝杆和螺母旋合形成的摩擦力较小,用较小的力就能使伸缩杆快速移动,丝杆虽然旋转却只能带动离合轴在蜗轮内空转,不会产生与电机端啮合元件的干涉问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开门机的自动式和手动式一体化,离合装置分离,就可使用手动推拉门体,避免自动开门系统停电或出现故障时无法开关门的情况产生;2、结构简单、紧凑,在不增加原壳体体积的情况下,实现了离合装置和传动机构的一体化,离合装置的大部分零件内藏于离合轴内,操纵杆与直接设计于壳体上的螺旋面相作用,而螺旋面与轴承孔集成在一个轴台内,巧妙地实现了结构的简化。【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去掉上壳体)。图4是本技术离合轴、蜗轮和离合平键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下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操纵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手自动一体化平开门机,包括壳体1、电机2、丝杆螺母副、伸缩杆3和控制器,电机2装于壳体I中并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壳体I的后端与门轴后方旁侧墙体上的支架相铰接,控制器安装在墙体中,壳体I的前端通过丝杆5与伸缩杆3相连接,伸缩杆3内嵌有与丝杆5相旋配的塑料螺母,在丝杆5外还套有不锈钢材质的护管4,护管4的一端与壳体I连接,另一部分则套在伸缩杆3上,伸缩杆3通过前、后定位部31、32在护管4内移动。伸缩杆3的前端插接有接头33,接头33与固定于门体9后侦_支架相铰接,通过遥控器射频到控制器,再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启动电机2工作,由电机2的正向或反向旋转带动丝杆5旋转,从而使内嵌有螺母的伸缩杆3作直线运动,实现门体9的开闭。如图2至图4所示,壳体I由铸铝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对接装配而成,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内侧分别设有轴承孔和用于安装电机2的弧形槽13,弧形槽13与电机2的外圆柱面相适配,在下壳体12的弧形槽13上还设置有定位销14,定位销14插入电机2壳体I中,用于防止电机2壳体的转动和移动。在壳体I的两轴承孔中通过轴承64支承有一离合轴6,轴承64位于离合轴6的两端,离合轴6是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空心轴,离合轴6的中部为最大直径的第一轴段61,在第一轴段61上开设有两条轴向延伸的条形孔68,两条形孔68对称设置并且将离合轴6的两侧管壁贯通;在第一轴段61往下壳体12的方向延伸有用于安装蜗轮65的第二轴段62,以及安装轴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自动一体化平开门机,包括壳体、电机和丝杆螺母副,电机装于壳体中,由电机驱动丝杆旋转,再带动内嵌有螺母的伸缩杆作直线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上连接有蜗杆,蜗杆与离合轴上间隙配合的蜗轮相啮合,蜗轮通过离合装置与离合轴相连接,离合装置的离合件可与蜗轮结合或分离,在离合轴上还设置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丝杆端部的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丝杆上的螺纹为多头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德锋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巨将防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