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机械手捣固机,包括有机架、扶手架、控制机构、液压机构、动力放大机构、振动机构、机械手捣掌,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采用前机架、后机架两体式对称扣合的整体框架、在机架内设置有液压机构、动力放大机构和振动机构,所述机架的上端焊接有角座,在扶手架下端设置有减振胶块,振动机构和机械手捣掌经枢纽轴与机架下端连接,扶手架经减振胶块与机架上端的角座相连接,所述扶手架的扶手上套装有扶手胶套;所述控制机构由座板、滑卡道、动芯、回位弹簧和控制扳柄构成,所述动芯安装在滑卡道内,动芯上的方孔套装在液压控制阀上,回位弹簧分别与座板和动芯连接,座板经减振胶块下端螺栓与机架上端角座连接;所述控制扳柄由扳柄、拉线、铆销轴构成,控制扳柄经铆销轴与扶手架相连接,两条拉线的两端分别与扳柄和动芯相连,扳柄经拉线和动芯与液压控制阀操作杆联动完成控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液压机械手捣固机,它包括有机架、振动机构、机械手捣掌、扶手控制机构等,它还包括有液压控制阀、液压缸、动力放大机构,所述液压控制阀固定在机架内部上端,液压缸固定在液压控制阀下方,液压马达固定在液压缸下方,液压缸活塞杆的伸出端与动力放大机构相连接,液压马达经传动带与振动机构连接;通过本技术方案,它可以快速对铁道线路路基道砟进行拨砟、均砟捣固作业,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一个工作面的工作人员的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传动结构、工作方式,产品结构更加紧凑,大大减轻自身的重量,加强了安全性,操作更方便。【专利说明】液压机械手搞固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轨道道砟维护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机械手捣固机。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行业铁道线路维修是第一基础工作,在国内铁道路基日常维修作业中,大量的道砟回填、均砟、夯实等捣固作业是靠中、小型铁道线路养路机具来完成,人力和机具相结合非常重要,小型、轻便、高效、灵活的设备是线路维修作业的重要因素,是未来重载、高速铁路小型设备的发展方向。然而,在用便携式线路道渣捣固机械主要是直线冲击式,在使用的路基道砟捣固作业中占多数,它是一种主体和壳体均为铸钢件的道路破碎类机械,主要是冲击作业完成捣固,现有的捣固机产品对道渣的破碎率高,从负面带来了巨大的清筛工作量,加大了后续的维修成本,从整体来讲存在有一些设计缺陷,1.构造复杂,主要液压功能部件全部安装在机架内部,底部的安装入口尺寸小于部件单体尺寸,逻辑装配非常困难;2.振动主体与扶手间采用径向胶套减振,衰减振动很差,超强的振动严重影响正常操作;3.操控机构直接连接,振动产生执行部件的位移严重破坏了连接关系,干扰了正常的操作程序,甚至不能操作,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该项目不能进行批量生产和实际应用。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机械手捣固机,通过本技术方案,逻辑装配更加方便,大大降低了手部的振动,方便了装配维修,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合理,路基道砟进行均砟、拨砟、压实捣固作业时更加稳定可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机械手捣固机,包括有机架、扶手架、控制机构、液压机构、动力放大机构、振动机构、机械手捣掌,所述机架米用前机架、后机架两体式对称扣合的整体框架、在机架内设置有液压机构、动力放大机构和振动机构,所述机架的上端焊接有角座,在扶手架下端设置有减振胶块,振动机构和机械手捣掌经枢纽轴与机架下端连接,扶手架经减振胶块与机架上端的角座相连接,所述扶手架的扶手上套装有扶手胶套;所述控制机构由座板、滑卡道、动芯、回位弹簧和控制扳柄构成,所述动芯安装在滑卡道内,动芯上的方孔套装在液压控制阀上,回位弹簧分别与座板和动芯连接,座板经减振胶块下端螺栓与机架上端角座连接;所述控制扳柄由扳柄、拉线、铆销轴构成,控制扳柄经铆销轴与扶手架相连接,两条拉线的两端分别与扳柄和动芯相连,扳柄经拉线和动芯与液压控制阀操作杆联动完成控制。所述液压机构由液压控制阀、液压缸、液压马达构成,所述液压控制阀上端与机架固连,液压控制阀前侧的输入口连接有带快速接头的液压输入胶管,所述液压缸的上端直接与液压控制阀下端固连,液压缸的无杆腔直接与液压控制阀的一个输油口连接,液压缸侧边的有杆腔的输油孔道口与液压控制阀的另一个输油口连接,液压缸前部的液压缸上输油口和液压缸下输油口的两个输油孔道口,分别与液压控制阀、液压马达的输油口连接。所述动力放大机构由推力凸缘、齿轮臂、机械手捣掌、机械手捣掌销轴和枢纽轴构成,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的伸出端与推力凸缘固连,所述两个相啮合的齿轮臂的齿轮中心分别铰接在推力凸缘上,所述两个机械手捣掌设置为剪形,两个机械手捣掌的上部经销轴分别与两个齿轮臂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机械手捣掌套装在枢纽轴的轴承上,所述枢纽轴两端经轴承及轴承座固连在前后的机架上。所述振动机构由液压马达、传动轮、离心振动块和传动带构成;所述液压马达固定在机架前侧,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传动轮之间安装有单向超越轴承、枢纽轴前端与传动轮之间安装有单向超越轴承,液压马达动力经单向超越轴承、传动轮、传动带和单向超越轴承至枢纽轴,所述离心振动块固定在枢纽轴上的机械手捣掌中间。所述液压马达的主动传动轮、传动带和传动带轮上扣装有固定在前机架组下端的防护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液压机械手捣固机,采用两体对称扣合式机架取代一体箱式机架,由原来外到内装配改为由内到外的装配顺序,简化装配程序,缩短装配时间,提高装配精度,使除扶手以外的重量全部集合为一体,极大提高了机体的刚度和整机的机械强度。同时两体式对称扣合设计为后续维修服务带来极大的方便。二是改机架与扶手的径向减振胶套为轴向拉伸减振胶棒,以加大胶棒的拉伸数值吸收更宽的振幅,消除二次振动和零部件间的谐振,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振动阻尼功率,同时延长了零件的寿命;三是操作机构改铰链式直连机构为高可靠性的拉线滑道卡式机构,振动质点与扶手柄的位置是拉线软连接,有效减少扶手柄的振动力,在各种工作状态均能正常控制和操作,有效降低机架的重量,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捣固动力放大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振动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扶手架和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枢纽轴局部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液压缸初始工作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液压缸活塞杆全部伸出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机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座板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控制扳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扶手架、2液压控制阀、3机架、4防护罩、5液压缸、6动力放大机构、7推力凸缘、8齿轮臂、9机械手捣掌、10液压马达、11传动带、12传动轮、13离心振动块、14枢纽轴、15角座、16操作杆、17座板、18扶手胶套、19减振胶块、20液压缸上输油口、22活塞杆、23液压缸下输油口、25前机架、26后机架、27回位弹簧、28动芯、29轴承座、30滑卡道、31扳柄、32拉线、33铆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10所示,本技术涉及的液压机械手捣固机,包括有机架3、扶手架1、控制机构、液压机构、动力放大机构6、振动机构、机械手捣掌9,所述机架3采用前机架25、后机架26两体式对称扣合的整体框架、在机架3内设置有液压机构、动力放大机构6和振动机构,所述机架3的上端焊接有角座15,在扶手架I下端设置有减振胶块19,振动机构和机械手捣掌9经枢纽轴14与机架3下端连接,扶手架I经减振胶块19与机架3上端的角座15相连接,所述扶手架I的扶手上套装有扶手胶套18 ;所述控制机构由座板17、滑卡道30、动芯28、回位弹簧27和控制扳柄构成,所述动芯28安装在滑卡道30内,动芯28上的方孔套装在液压控制阀2上,回位弹簧27分别与座板17和动芯28连接,座板17经减振胶块19下端螺栓与机架3上端角座15连接;所述控制扳柄由扳柄31、拉线32、铆销轴33构成,控制扳柄经铆销轴33与扶手架I相连接,两条拉线32的两端分别与扳柄31和动芯28相连,扳柄31经拉线32和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机械手捣固机,包括有机架、扶手架、控制机构、液压机构、动力放大机构、振动机构、机械手捣掌,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采用前机架、后机架两体式对称扣合的整体框架、在机架内设置有液压机构、动力放大机构和振动机构,所述机架的上端焊接有角座,在扶手架下端设置有减振胶块,振动机构和机械手捣掌经枢纽轴与机架下端连接,扶手架经减振胶块与机架上端的角座相连接,所述扶手架的扶手上套装有扶手胶套;所述控制机构由座板、滑卡道、动芯、回位弹簧和控制扳柄构成,所述动芯安装在滑卡道内,动芯上的方孔套装在液压控制阀上,回位弹簧分别与座板和动芯连接,座板经减振胶块下端螺栓与机架上端角座连接;所述控制扳柄由扳柄、拉线、铆销轴构成,控制扳柄经铆销轴与扶手架相连接,两条拉线的两端分别与扳柄和动芯相连,扳柄经拉线和动芯与液压控制阀操作杆联动完成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国兴,杜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董国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