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扫车污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4623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06:03
一种洗扫车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沉砂池系统、初沉池系统、清水池系统、混凝沉淀池系统四部分;?所述格栅沉砂池系统通过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与初沉池系统连接;初沉池系统通过初沉池出水管(14)、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与混凝沉淀池系统连接;混凝沉淀池系统通过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与清水池系统连接,清水池系统出水通过清水池出水管(13)供水回用;?所述格栅沉砂池系统包括格栅沉砂池(1)、格栅(18)、砂水分离器(19)、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所述砂水分离器(19)以斜面方式设置于格栅沉砂池(1)中,其一端位于格栅沉砂池(1)的右池边的上端部,另一端接格栅沉砂池(1)的池底,在池底部还设有一个斜立的挡板,所述砂水分离器(19)的长度方向与格栅沉砂池(1)的前池边或后池边平行,所述格栅(18)安装与砂水分离器(19)的上方上,所述,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位于格栅沉砂池(1)和初沉池系统的初沉池(2)两池交界处的中上部,并与两池相通,所述格栅为机械格栅;所述砂水分离器(19)包括泥砂刮送装置及泥砂分离装置,所述泥砂刮送装置采用螺旋泵,所述泥砂分离装置采用离心式砂水分离装置;?所述初沉池系统包括初沉池(2)、初沉池出水管(14)、初沉池排泥管(15),所述初沉池出水管(14)设在初沉池前侧池墙的中部左侧端,所述初沉池2采用平流沉砂池,初沉池2内设有泥斗和初沉池排泥管(15),所述泥斗斜置,泥斗倾角为45度,泥斗的斜下端在初沉池(2)池底的前方侧下角连接初沉池排泥管(15);?所述清水池系统包括清水池(3)、消毒混合池(5)、清水池出水管(13);所述清水池(3)内设有两个交错平行的隔板,距混凝沉淀池系统中混凝沉淀池(4)相近的左侧的挡板与混凝沉淀池(4)的池墙之间还设有一个隔板,构成消毒混合池(5),在距清水池(3)右侧墙的下端前边设有清水池出水管(13);?所述混凝沉淀池系统包括混凝沉淀池(4)、涡流反应器(6)、导流筒(7)、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混凝沉淀池排泥管(9)、涡流反应器支架(10)、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所述导流筒(7)位于混凝沉淀池(4)内部的上部中心位置,所述导流筒(7)由导流筒上支架(111)和导流筒下支架(112)焊接安装于混凝沉淀池池壁上,其中导流筒上支架(111)和导流筒下支架(112)均垂直导流筒(7)并水平四个方向布置四根;?所述涡流式反应器(6)套装于导流筒(7)内,并由涡流反应器上支架(101)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102)焊接安装于导流筒(7)上,所述涡流反应器上支架(101)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102)均垂直导流筒(7)并四个方向水平布置四根;?所述混凝沉淀池(4)的上部右侧外设有向下弯的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所述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的下端口接入清水池(3)内;?所述涡流反应器支架(10)包括涡流反应器上支架(101)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102),所述导流筒(7)固定在导流筒上支架(111)和导流筒下支架(112)上,?所述混凝沉淀池内,导流筒上支架(111)的上部还设有阶梯型的溢流堰(17),所述溢流堰(17)的右侧部与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相邻;?所述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位于混凝沉淀池(4)的左侧中部,并与涡流反应器(6)的下部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排泥管(9)位于混凝沉淀池(4)的下部前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
,涉及一种洗扫车污水净化装置,它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沉砂池系统、初沉池系统、清水池系统、混凝沉淀池系统四部分,所述格栅沉砂池系统通过初沉池溢流进水孔与初沉池系统连接;初沉池系统通过初沉池出水管、混凝沉淀池进水管与混凝沉淀池系统连接;混凝沉淀池系统通过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与清水池系统连接,清水池系统出水通过清水池出水管供水回用。本技术用于洗扫车污水处理,其出水可直接回用于路面洗扫和多功能洗扫车底泥冲洗,提高了污水的回用效率,可节约50%新鲜水用量,减少了污水及杂物向市政管网排放,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显著。【专利说明】一种洗扫车污水净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
,涉及一种洗扫车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北方气候干旱,扬尘天气较多,随着城市环境要求的提高,北方各大城市开始逐渐引进多功能洗扫车。多功能洗扫车的应用,即可达到道路清扫与洒水的双重功能,也可减少城市清洁过程中扬尘的产生。多功能洗扫车在作业过程中一次洒水量为9吨,回收水量为5吨左右,回收的水中含有大量的垃圾、泥渣和有机物质。目前,这些回收的水大多是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进入城市污水管道,这样既造成了水的大量浪费,又增大城市污水处理的负荷。同时,多功能洗扫车本身所携带的底泥冲洗系统,由于其采用多功能洗扫车本身的发动机带动且采用喷水雾方式进行底泥冲洗,造成多功能洗扫车底泥冲洗不充分。为解决多功能洗扫车污水处理问题和提高多功能洗扫车底泥冲洗效果,设计一套工艺合理、操作简单的处理设备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洗扫车污水净化装置,它能够使可使洗扫车废水处理出水直接回用于路面洗扫和多功能洗扫车底泥冲洗,提高了污水的回用效率。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一种洗扫车污水净化装置,它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沉砂池系统、初沉池系统、清水池系统、混凝沉淀池系统四部分。所述格栅沉砂池系统通过初沉池溢流进水孔与初沉池系统连接;初沉池系统通过初沉池出水管、混凝沉淀池进水管与混凝沉淀池系统连接;混凝沉淀池系统通过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与清水池系统连接,清水池系统出水通过清水池出水管供水回用。所述格栅沉砂池系统包括格栅沉砂池、格栅、砂水分离器、初沉池溢流进水孔;所述砂水分离器以斜面方式设置于格栅沉砂池中,其一端位于格栅沉砂池的右池边的上端部,另一端接格栅沉砂池的池底,在池底部还设有一个斜立的挡板,所述砂水分离器的长度方向与格栅沉砂池的前池边或后池边平行,所述格栅安装与砂水分离器的上方上,所述,初沉池溢流进水孔位于格栅沉砂池和初沉池系统的初沉池两池交界处的中上部,并与两池相通,所述格栅为机械格栅;所述砂水分离器包括泥砂刮送装置及泥砂分离装置,所述泥砂刮送装置采用螺旋泵,所述泥砂分离装置采用离心式砂水分离装置。所述初沉池系统包括初沉池、初沉池出水管、初沉池排泥管,所述初沉池出水管设在初沉池前侧池墙的中部左侧端,所述初沉池采用平流沉砂池,初沉池内设有泥斗和初沉池排泥管,所述泥斗斜置,泥斗倾角角为45度,泥斗的斜下端在初沉池池底的前方侧下角连接初沉池排泥管。所述清水池系统包括清水池、消毒混合池、清水池出水管;所述清水池内设有两个交错平行的隔板,距混凝沉淀池系统中混凝沉淀池相近的左侧的隔板与混凝沉淀池的池墙之间还设有一个隔板,构成消毒混合池,在距清水池右侧墙的下端前边设有清水池出水管。所述混凝沉淀池系统包括混凝沉淀池、涡流反应器、导流筒、混凝沉淀池进水管、混凝沉淀池排泥管、涡流反应器支架、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所述导流筒位于混凝沉淀池内部的上部中心位置,所述导流筒由导流筒上支架和导流筒下支架焊接安装于混凝沉淀池池壁上,其中导流筒上支架和导流筒下支架均垂直导流筒并水平四个方向布置四根。所述涡流式反应器套装于导流筒内,并由涡流反应器上支架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焊接安装于导流筒上,所述涡流反应器上支架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均垂直导流筒并四个方向水平布置四根。所述混凝沉淀池的上部右侧外设有向下弯的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所述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的下端口接入清水池内。所述涡流反应器支架包括涡流反应器上支架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所述导流筒固定在导流筒上支架和导流筒下支架上。混凝沉淀池内,导流筒上支架的上部还设有阶梯型的溢流堰,所述溢流堰的右侧部与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相邻。所述混凝沉淀池进水管位于混凝沉淀池的左侧中部,并与涡流反应器的下部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排泥管位于混凝沉淀池的下部前侧。优选的,所述隔板为钢板。优选的,所述砂水分离器为带平流式刮砂机。优选的,所述砂水分离器包括泥砂刮送装置及泥砂分离装置,所述泥砂刮送装置采用螺旋泵,泥砂分离装置采用离心式砂水分离装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本技术用于洗扫车污水处理,其出水可直接回用于路面洗扫和多功能洗扫车底泥冲洗,提高了污水的回用效率,可节约50%新鲜水用量,减少了污水及杂物向市政管网排放,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实现了节能减排、降低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格栅沉砂池中除砂机、机械格栅安装正视图。图4是格栅沉砂池中除砂机、机械格栅安装俯视图。图5是格栅沉砂池中除砂机、机械格栅安装侧视图。图6是多功能洗扫车污水净化工艺流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6,图中各部件标号为:格栅沉砂池1、初沉池2、清水池3、混凝沉淀池4、消毒混合池5、涡流反应器6、导流筒7、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混凝沉淀池排泥管9、涡流反应器上支架101、涡流反应器下支架102、导流筒上支架111、导流筒下支架112、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清水池出水管13、初沉池出水管14、初沉池排泥管15、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溢流堰17、格栅18、砂水分离器19、多功能洗扫车20、混凝剂贮备罐21、泵22、二氧化氯发生器23、搅拌器24、污泥压滤装置25、污水管线26、加药管线27、加氯管线28、污泥管线29、净水回用管线30、污泥外运管线31。本技术一种洗扫车污水净化装置,它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沉砂池系统、初沉池系统、清水池系统、混凝沉淀池系统四部分。所述格栅沉砂池系统通过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与初沉池系统连接;初沉池系统通过初沉池出水管14、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与混凝沉淀池系统连接;混凝沉淀池系统通过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与清水池系统连接,清水池系统出水通过清水池出水管13供水回用。如图1、2、3、4、5所示,所述格栅沉砂池系统包括格栅沉砂池1、格栅18、砂水分离器19、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 ;所述砂水分离器19以斜面方式设置于格栅沉砂池1中,其一端位于格栅沉砂池1的右池边的上端部,另一端接格栅沉砂池1的池底,在池底部还设有一个斜立的挡板,所述砂水分离器19的长度方向与格栅沉砂池1的前池边或后池边平行,所述格栅18安装与砂水分离器19的上方上,所述,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位于格栅沉砂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扫车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沉砂池系统、初沉池系统、清水池系统、混凝沉淀池系统四部分;?所述格栅沉砂池系统通过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与初沉池系统连接;初沉池系统通过初沉池出水管(14)、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与混凝沉淀池系统连接;混凝沉淀池系统通过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与清水池系统连接,清水池系统出水通过清水池出水管(13)供水回用;?所述格栅沉砂池系统包括格栅沉砂池(1)、格栅(18)、砂水分离器(19)、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所述砂水分离器(19)以斜面方式设置于格栅沉砂池(1)中,其一端位于格栅沉砂池(1)的右池边的上端部,另一端接格栅沉砂池(1)的池底,在池底部还设有一个斜立的挡板,所述砂水分离器(19)的长度方向与格栅沉砂池(1)的前池边或后池边平行,所述格栅(18)安装与砂水分离器(19)的上方上,所述,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位于格栅沉砂池(1)和初沉池系统的初沉池(2)两池交界处的中上部,并与两池相通,所述格栅为机械格栅;所述砂水分离器(19)包括泥砂刮送装置及泥砂分离装置,所述泥砂刮送装置采用螺旋泵,所述泥砂分离装置采用离心式砂水分离装置;?所述初沉池系统包括初沉池(2)、初沉池出水管(14)、初沉池排泥管(15),所述初沉池出水管(14)设在初沉池前侧池墙的中部左侧端,所述初沉池2采用平流沉砂池,初沉池2内设有泥斗和初沉池排泥管(15),所述泥斗斜置,泥斗倾角为45度,泥斗的斜下端在初沉池(2)池底的前方侧下角连接初沉池排泥管(15);?所述清水池系统包括清水池(3)、消毒混合池(5)、清水池出水管(13);所述清水池(3)内设有两个交错平行的隔板,距混凝沉淀池系统中混凝沉淀池(4)相近的左侧的挡板与混凝沉淀池(4)的池墙之间还设有一个隔板,构成消毒混合池(5),在距清水池(3)右侧墙的下端前边设有清水池出水管(13);?所述混凝沉淀池系统包括混凝沉淀池(4)、涡流反应器(6)、导流筒(7)、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混凝沉淀池排泥管(9)、涡流反应器支架(10)、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所述导流筒(7)位于混凝沉淀池(4)内部的上部中心位置,所述导流筒(7)由导流筒上支架(111)和导流筒下支架(112)焊接安装于混凝沉淀池池壁上,其中导流筒上支架(111)和导流筒下支架(112)均垂直导流筒(7)并水平四个方向布置四根;?所述涡流式反应器(6)套装于导流筒(7)内,并由涡流反应器上支架(101)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102)焊接安装于导流筒(7)上,所述涡流反应器上支架(101)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102)均垂直导流筒(7)并四个方向水平布置四根;?所述混凝沉淀池(4)的上部右侧外设有向下弯的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所述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的下端口接入清水池(3)内;?所述涡流反应器支架(10)包括涡流反应器上支架(101)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102),所述导流筒(7)固定在导流筒上支架(111)和导流筒下支架(112)上,?所述混凝沉淀池内,导流筒上支架(111)的上部还设有阶梯型的溢流堰(17),所述溢流堰(17)的右侧部与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相邻;?所述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位于混凝沉淀池(4)的左侧中部,并与涡流反应器(6)的下部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排泥管(9)位于混凝沉淀池(4)的下部前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再兴马飞岩李伟刘秀江李贵霞刘艳芳陈晓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