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耐火材料的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485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02:18
一种用于耐火材料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单元(1)、配料单元(2)及混料包装单元(3);?????所述上料单元(1)包括储气罐(101),所述储气罐(101)与供气管道(106)连接,在所述供气管道(106)上并联形成多路第一供气管道(1061)及第二供气管道(1062),所述第一供气管道(1061)进入配料单元(2),所述第二供气管道(1062)通过多个第一电控柜(102)连接多个第一发送罐(103)及第二发送罐(103’)并为所述第一发送罐(103)及第二发送罐(103’)供气,各第一发送罐(103)及第二发送罐(103’)上均装置来料单元,所述第一发送罐(103)及第二发送罐(103’)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1031)进入配料单元(2);?????所述配料单元(2)包括料仓组及导轨(203),所述料仓组由多个纵横并列布置的料仓(202)组成;所述料仓组通过输送管道(1031)与上述各发送罐(103)连接,位于各料仓(202)的上部装置中间卸料器(206)及脉冲除尘器(205),位于各料仓(202)的下部装置给料设备(208),导轨(203)上滑动连接配料车(201);????所述混料包装单元(3)包括待混合输送单元、过渡仓(301)、混合机(302)及包装机(303),所述待混合输送单元也由第一发送罐(103)、第一电控柜(102)及储气罐(101)组成,所述第一发送罐(103)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1031)及三通换向阀(204)连接过渡仓(301)的进料端,过渡仓(301)的出料端与包装机(303)的进料端连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耐火材料的生产线,包括上料单元、配料单元及混料包装单元;利用本技术及工艺有效的实现了耐火材料或待输送物料在上料、配料、混料包装的全自动化,避免了以往采用人工上料而出现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通过配料车的往复直线运动来实现其与相应的料仓的对点,由高精度的精密仪表、电控柜及给料设备的相互配合,来达到配料计量,提高了配料精度,不仅改变了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还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用工成本,本技术各结构维修、拆装与布置方便,能有效满足多种应用场所的需求。【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耐火材料的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耐火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耐火材料的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利用传统上料方式及采用常规结构的气力输送系统进行物料输送均存在以下缺点:(I)现有上料方式为人工吊运、采用皮带机或斗式提升机这几种;人工吊运上料的方式费时费力,需要多人辅助配合才可顺利进行吊运程序,这种方式用工成本高,效率低下,并且易出现扬尘、漏料、散料等情况,由于施工现场为敞开式,影响整个车间环境和工人的人身健康;采用皮带机或斗式提升机的吊运方式,虽然节省了人力,但是机械设备的故障率高,后期维修成本较高,维修周期长、易损件较多,且各种机械设备的占用空间较大,影响了厂房的布置。(2)常规的气力输送系统只能输送干灰之类比重轻、磨蚀性小、距离短、产量低、破碎率要求较低的常规物料。(3)传统的配料方式多为人工过磅称量,精度较低,另一种是通过对设备进行简易的电动、或气动控制(接触器式),来实现配料,由于各个环节之间没有连锁或连锁滞后,且计量设备精度不高,会导致整个配料精度降低。(4)传统的物料在配料后送往混合机的过程中由于采用人工吊运、皮带机输送等形式,整个操作过程中易漏料、易有扬尘,效率低下,尤其是配完的配方料,因为不能完全倒完料,这样就间接的改变了产品的配方,影响产品的质量,另外影响整体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中这些缺点,提供一种用于耐火材料的生产线,有效的实现了耐火材料在上料、配料及送料包装的全自动化。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耐火材料的生产线,包括上料单元、配料单元及混料包装单元;所述上料单元包括储气罐,储气罐与供气管道连接,在供气管道上并联形成多路第一供气管道及第二气供气道,第一供气管道进入配料单元,第二供气管道通过第一电控柜连接多个第一发送罐及第二发送罐并为所述第一发送罐及第二发送罐供气,各第一发送罐及第二发送罐上均装置来料单元,所述第一发送罐及第二发送罐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进入配料单元;所述配料单元包括料仓组及导轨,所述料仓组由多个纵横并列布置的料仓组成;所述料仓组通过输送管道与上述各发送罐连接,位于各料仓的上部装置中间卸料器及脉冲除尘器,位于各料仓的下部装置给料设备,导轨上滑动连接配料车;所述混料包装单元包括待混合输送单元、过渡仓、混合机及包装机,所述待混合输送单元也由第一发送罐、第一电控柜及储气罐组成,所述第一发送罐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及三通换向阀连接过渡仓的进料端,过渡仓的出料端与包装机的进料端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位于第一发送罐及第二发送罐的进料口均装置气动输送钟罩阀,于所述气动输送钟罩阀的两侧,在所述第一发送罐及第二发送罐上还装置料位计、压力检测器及排气阀,排气阀与排气管连接;在各第一电控柜与第一发送罐、第二发送罐之间的第二供气管道上均装置补气阀及进气阀;位于各输送管道上均装置助推器及三通换向阀;所述混合机及包装机均装置于钢结构平台上;配料车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的下部装置主动轮组及从动轮组,所述主动轮组与装置于底座上部的驱动机构连接,位于驱动机构的一侧还装置第二电控柜;于所述底座上,还装置料斗,所述料斗通过抽风管连接除尘器,在所述料斗上布置多个供料仓出料端连接的升降密封装置;除尘器的一端还装置第一气动蝶阀,所述第一气动蝶阀与第一接套连接;所述料斗的出料端装置第二气动蝶阀,第二气动蝶阀与第二接套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料斗的一侧还装置气包元件及振动电机;位于所述主动轮组上还装置编码器;所述升降密封装置的结构如下:包括与料斗料口相连接的固定支架,位于固定支架的中心处装置接管,在接管的外周装置第一法兰,第二法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软连接的两端通过压框分别固定于第一法兰及第二法兰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还通过紧固件与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固定架连接,在固定架上装置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的顶部通过限位板固定;所述软连接的一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与第一法兰尺寸相同的第一连接部,另一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与第二法兰尺寸相同的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之间,在靠近第二连接部处还设置连续弯折的波浪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本技术及工艺有效的实现了耐火材料或待输送物料在上料、配料、混料包装的全自动化,避免了以往采用人工上料而出现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通过配料车的往复直线运动来实现其与相应的料仓的对点,由高精度的精密仪表、电控柜及给料设备的相互配合,来达到配料计量,提高了配料精度,不仅改变了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还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用工成本,本技术各结构维修、拆装与布置方便,能有效满足多种应用场所的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生产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在E-E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在D-D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在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在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配料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升降密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升降密封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耐火材料的生产线,包括上料单元1、配料单元2、混料包装单元3 ;上料单元I包括储气罐101,储气罐101与外接压缩空气站(图中未示出),通过压缩空气站向储气罐101内供气,储气罐101与供气管道106连接,在供气管道106上并联形成第一供气管道1061及第二供气管道1062,第一供气管道1061进入配料单元2,各第二供气管道1062通过第一电控柜102连接第一发送罐103及第二发送罐103’并为第一发送罐103及第二发送罐103’供气,如图1及图3所示,第一发送罐103及第二发送罐103’上均装置来料单元,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当输送物料种为粉体物料时,来料单元为磨机出料仓或粉料储存仓或开袋站的任意一种(图1及图3中第二发送罐103’上的来料单元为粉仓107),当输送物料种为颗粒物料时,来料单元为滚筒筛出料仓、粒料储存仓或开袋站中的任意一种(图1及图3中各第一发送罐103上的来料单元为滚筒筛105,滚筒筛105的筛出口 1051与各第一发送罐103的进料口连接)。第一发送罐103及第二发送罐103’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1031进入配料单元2,如图1及图3所示,位于第一发送罐103及第二发送罐103’的进料口均装置气动输送钟罩阀104,于气动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耐火材料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单元(1)、配料单元(2)及混料包装单元(3);?????所述上料单元(1)包括储气罐(101),所述储气罐(101)与供气管道(106)连接,在所述供气管道(106)上并联形成多路第一供气管道(1061)及第二供气管道(1062),所述第一供气管道(1061)进入配料单元(2),所述第二供气管道(1062)通过多个第一电控柜(102)连接多个第一发送罐(103)及第二发送罐(103’)并为所述第一发送罐(103)及第二发送罐(103’)供气,各第一发送罐(103)及第二发送罐(103’)上均装置来料单元,所述第一发送罐(103)及第二发送罐(103’)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1031)进入配料单元(2);?????所述配料单元(2)包括料仓组及导轨(203),所述料仓组由多个纵横并列布置的料仓(202)组成;所述料仓组通过输送管道(1031)与上述各发送罐(103)连接,位于各料仓(202)的上部装置中间卸料器(206)及脉冲除尘器(205),位于各料仓(202)的下部装置给料设备(208),导轨(203)上滑动连接配料车(201);????所述混料包装单元(3)包括待混合输送单元、过渡仓(301)、混合机(302)及包装机(303),所述待混合输送单元也由第一发送罐(103)、第一电控柜(102)及储气罐(101)组成,所述第一发送罐(103)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1031)及三通换向阀(204)连接过渡仓(301)的进料端,过渡仓(301)的出料端与包装机(303)的进料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欧卓输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