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洪根专利>正文

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132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9 13:17
一种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包括喷雾器本体,在喷雾器本体(1)内部设有空腔(10),在喷雾器本体(1)上设有进气口(3)、进液口(4)以及出口(6),进气口(3)、进液口(4)以及出口(6)均与空腔(10)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的出口(6)上设有内软管(8),在内软管(8)外部设有外软管(7),外软管(7)的内径大于内软管(8)的外径;所述的进液口(4)以及出口(6)之间设有可供内软管(8)插入的小孔(5);在小孔(5)的上方设有防倒流块(9),防倒流块(9)中间设有通孔(9?2),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插头(9?1),通孔(9?2)位于插头(9?1)中心,内软管(8)的内径插入插头(9?1)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包括喷雾器本体,在喷雾器本体内部设有空腔,在喷雾器本体上设有进气口、进液口以及出口,进气口、进液口以及出口均与空腔连通,所述的出口上设有内软管,在内软管外部设有外软管,外软管的内径大于内软管的外径;所述的进液口以及出口之间设有可供内软管插入的小孔;在小孔的上方设有防倒流块,防倒流块中间设有通孔,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插头,通孔位于插头中心,内软管的内径插入插头上。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采用了防倒流块和内软管配合,将进气口与进液口完全隔离开,能够防止进气口内的气体跑到进液口内将液体吹回,这样无论进气口的气体流量为多大都不会对冷却液体产生影响。【专利说明】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中的机床使用的一种喷雾器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企业使用机床的时候为了能够降低由于车削、铣削或者其它一些加工方式所产生的热量,需要采用冷却液对准刀头进行降温,目前在PCB铝基板制造行业中,机床使用的冷却液会对整个PCB铝基板进行污染,导致机器和PCB铝基板上很脏,加工之后需要清洗,现在的对刀头进行喷液体或者喷雾的装置,现在的喷雾装置在通入气体的时候需要控制气体的流量,如果气体的流量过大,容易将冷却液吹回,不能对刀头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将冷却液吹回的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包括喷雾器本体,在喷雾器本体内部设有空腔,在喷雾器本体上设有进气口、进液口以及出口,进气口、进液口以及出口均与空腔连通,所述的出口上设有内软管,在内软管外部设有外软管,外软管的内径大于内软管的外径;所述的进液口以及出口之间设有可供内软管插入的小孔;在小孔的上方设有防倒流块,防倒流块中间设有通孔,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插头,通孔位于插头中心,内软管的内径插入插头上。进一步地,为了能够保证插头与小孔之间密封不会漏气,所述的插头表面呈锥形,小孔的内表面呈锥形与插头紧密配合。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防倒流块与喷雾器本体螺纹连接。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防倒流块底部呈锥形,进液口内部呈锥形与防倒流块配合。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拆装防倒流块,所述的防倒流块顶部设有一字槽或者十字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采用了防倒流块和内软管配合,将进气口与进液口完全隔离开,能够防止进气口内的气体跑到进液口内将液体吹回,这样无论进气口的气体流量为多大都不会对冷却液体产生影响。【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防倒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喷雾器本体;2、堵头;3、进气口 ;4、进液口 ;5、小孔;6、出口 ;7、外软管;8、内软管;9、防倒流块;10、空腔;9-1、插头;9-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包括喷雾器本体,在喷雾器本体(I)内部设有空腔10,在喷雾器本体I上设有进气口 3、进液口 4以及出口 6,进气口 3、进液口 4以及出口 6均与空腔10连通,所述的出口 6上设有内软管8,在内软管8外部设有外软管7,外软管7的内径大于内软管8的外径;所述的进液口 4以及出口 6之间设有可供内软管8插入的小孔5 ;在小孔5的上方设有防倒流块9,防倒流块9中间设有通孔9-2,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插头9-1,通孔9-2位于插头9-1中心,内软管8的内径插入插头9-1上;所述的插头9-1表面呈锥形,小孔5的内表面呈锥形与插头9-1配合;所述的防倒流块9与喷雾器本体I螺纹连接;所述的防倒流块9底部呈锥形,进液口 4内部呈锥形与防倒流块9配合;所述的防倒流块9顶部设有一字槽或者十字槽。使用的时候,由于防倒流块9、内软管8以及小孔5紧密配合将进气口 3与进液口4完全隔离开,进气口 3内的气体不会进入到进液口 4内,防止出现液体被吹回的现象发生。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列而已,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包括喷雾器本体,在喷雾器本体(I)内部设有空腔(10),在喷雾器本体(I)上设有进气口(3)、进液口(4)以及出口(6),进气口(3)、进液口(4)以及出口(6)均与空腔(10)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的出口(6)上设有内软管(8),在内软管(8)外部设有外软管(7),外软管(7)的内径大于内软管(8)的外径;所述的进液口(4)以及出口(6)之间设有可供内软管(8)插入的小孔(5);在小孔(5)的上方设有防倒流块(9),防倒流块(9)中间设有通孔(9-2),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插头(9-1),通孔(9-2)位于插头(9-1)中心,内软管(8)的内径插入插头(9-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插头(9-1)表面呈锥形,小孔(5)的内表面呈锥形与插头(9-1)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防倒流块(9)与喷雾器本体(I)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防倒流块(9)底部呈锥形,进液口(4)内部呈锥形与防倒流块(9)紧密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防倒流块(9)顶部设有一字槽或者十字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喷雾器本体(I)上的进气口⑶旁设有空腔(10)。【文档编号】B05B7/08GK203540757SQ201320546110【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专利技术者】白洪根 申请人:白洪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吸式喷雾器防倒流结构,包括喷雾器本体,在喷雾器本体(1)内部设有空腔(10),在喷雾器本体(1)上设有进气口(3)、进液口(4)以及出口(6),进气口(3)、进液口(4)以及出口(6)均与空腔(10)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的出口(6)上设有内软管(8),在内软管(8)外部设有外软管(7),外软管(7)的内径大于内软管(8)的外径;所述的进液口(4)以及出口(6)之间设有可供内软管(8)插入的小孔(5);在小孔(5)的上方设有防倒流块(9),防倒流块(9)中间设有通孔(9?2),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插头(9?1),通孔(9?2)位于插头(9?1)中心,内软管(8)的内径插入插头(9?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洪根
申请(专利权)人:白洪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