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3797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9 01:31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其具有多个像素,显示由分割为条状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交替排列而成的合成图像;以及开关液晶面板,其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一方,能实现使光透射的透射部和遮挡光的遮光部交替排列的视差屏障,上述开关液晶面板具备:一对基板;液晶层,其被封入上述一对基板间;多个驱动电极,其分别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以及多个辅助电极,其分别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与上述驱动电极交替配置,在从正面看上述开关液晶面板时,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辅助电极与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辅助电极正交,将与施加到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辅助电极的电压不同的电压施加到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由此形成上述遮光部,上述液晶层的延迟设定为第一极小值,上述液晶层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为4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在纵横对应立体显示装置中,减少驱动电极(36,42)与辅助电极(38、44)之间(线间区域)的漏光,提高遮光部的遮光性,由此能得到良好的立体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开关液晶面板(14)实现透射部(52)和遮光部(50)交替排列的视差屏障(48),具备一对基板(30、32),在各基板(30、32)上交替排列有驱动电极(36,42)和辅助电极(38、44)。在从正面看开关液晶面板(14)时,形成于基板(30)的驱动电极(36)和辅助电极(38)与形成于基板(32)的驱动电极(42)和辅助电极(44)正交。液晶层(34)的相位差设定为第一极小值,其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为4以上。【专利说明】立体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开关液晶面板的立体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视差屏障方式作为不使用特殊眼镜而使观察者观看立体图像的方法。在视差屏障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中,例如有如特开2006-119634号公报公开的那样,在根据需要而变更实现影像的画面部的图案的情况下,也与变更的画面部图案对应地实现三维视频。上述公报记载的立体视频显示装置具备选择性地透射/遮挡从光源提供的光的光控制器。光控制器具备第I基板、第2基板以及配置在这些基板之间的液晶。在第I基板上形成有在第I方向上交替配置的第I电极和第2电极。在第2基板上形成有在与第I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交替配置的第3电极和第4电极。在上述公报记载的立体视频显示装置中,在画面部被配置为在纵向长的肖像状态的情况下,在对第I电极和第2电极施加基准电压时,对第3电极和第4电极中的任一个施加数据电压,由此实现光遮挡部和光透射部交替排列的视差屏障。另外,在画面部被配置为横向长的风景状态的情况下,在对第3电极和第4电极施加基准电压时,对第I电极和第2电极中的任一个施加数据电压,由此实现光遮挡部和光透射部交替排列的视差屏障。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公报记载的立体显示装置中,实现视差屏障时的公共电极不是I个电极,而是利用多个电极实现。在该多个电极中相邻的2个电极间形成有用于防止泄漏的间隙(以下称为线间区域)。在该线间区域中得不到足够的电场,液晶不响应。因此,在线间区域中会产生漏光,得不到充分的遮光区域。其结果是无法实现充分的图像分离,得不到良好的立体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能减少线间区域的漏光,提高遮光部的遮光性,由此实现良好的立体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其具有多个像素,显示由分割为条状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交替排列而成的合成图像;以及开关液晶面板,其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一方,能实现使光透射的透射部和遮挡光的遮光部交替排列的视差屏障,上述开关液晶面板具备:一对基板;液晶层,其被封入上述一对基板间;多个驱动电极,其分别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以及多个辅助电极,其分别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与上述驱动电极交替配置,在从正面看上述开关液晶面板时,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辅助电极与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辅助电极正交,将与施加到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辅助电极的电压不同的电压施加到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由此形成上述遮光部,上述液晶层的延迟设定为第一极小值,上述液晶层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为4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显示装置中,在电极间的线间区域中能减少漏光,因此能得到良好的立体显示。【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概要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显示面板的像素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开关液晶面板的概要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是图4的II1-1II截面图。图4是示出开关液晶面板的概要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是图3的IV-1V截面图。图5是示出形成于开关液晶面板所具备的一方基板的驱动电极和辅助电极,并且示出取向膜的摩擦方向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形成于开关液晶面板所具备的另一方基板的驱动电极和辅助电极,并且示出取向膜的摩擦方向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在开关液晶面板中实现视差屏障的状态的截面图,是相当于II1-1II截面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在开关液晶面板中实现视差屏障的状态的截面图,是相当于IV-1V截面的截面图。图9是示出亮度与角度Θ的关系的坐标图。图10是示出串扰率与角度Θ的关系的坐标图。图11是示出介电常数各向异性Λ ε与串扰率的关系的坐标图。图12是概略地示出在介电常数各向异性Λ ε比4小且实现了遮光部的情况下,位于驱动电极与辅助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3是示出图12所示的状态下的遮光部的样子的模型图。图14是概略地示出在介电常数各向异性Λ ε为4以上且实现了遮光部的情况下,位于驱动电极与辅助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5是示出图14所示的状态下的遮光部的样子的模型图。图16是一并示出摩擦轴相对于基准线的角度与串扰的关系以及摩擦轴相对于基准线的角度与屏障对比度的关系的坐标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其具有多个像素,显示由分割为条状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交替排列而成的合成图像;以及开关液晶面板,其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一方,能实现使光透射的透射部和遮挡光的遮光部交替排列的视差屏障,上述开关液晶面板具备:一对基板;液晶层,其被封入上述一对基板间;多个驱动电极,其分别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以及多个辅助电极,其分别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与上述驱动电极交替配置,在从正面看上述开关液晶面板时,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辅助电极与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辅助电极正交,将与施加到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辅助电极的电压不同的电压施加到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由此形成上述遮光部,上述液晶层的延迟设定为第一极小值,上述液晶层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为4以上。(第I构成)。在第I构成中,液晶层的延迟设定为第一极小值,并且液晶层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为4以上。由此,在液晶层中,即使在与形成于一对基板中的一方的驱动电极和辅助电极之间对应的部分(线间区域),液晶分子也容易响应。其结果是能减少遮光部漏光。第2构成是如下构成:在上述第I构成中,上述一对基板分别具备取向膜,上述取向膜的取向轴与在上述驱动电极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基准线所成的角度为35度以上。在这种构成中,在形成有电极(驱动电极或者辅助电极)的区域与其它区域(台阶部分)的边界中,摩擦不充分。在摩擦不充分的区域,液晶分子不稳定,即使电场低,液晶分子也容易响应。其结果是线间区域的遮光性提高,串扰被抑制。以下参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更具体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所参照的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简化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成构件中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所需的主要构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显示装置可以具备本说明书所参照的各图中未示出的任意构成构件。另外,各图中的构件的尺寸并不忠实地表示实际的构成构件的尺寸和各构件的尺寸比率等。实施方式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10。立体显示装置10具备显示面板12、开关液晶面板14、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其具有多个像素,显示由分割为条状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交替排列而成的合成图像;以及开关液晶面板,其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一方,能实现使光透射的透射部和遮挡光的遮光部交替排列的视差屏障,上述开关液晶面板具备:一对基板;液晶层,其被封入上述一对基板间;多个驱动电极,其分别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以及多个辅助电极,其分别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与上述驱动电极交替配置,在从正面看上述开关液晶面板时,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辅助电极与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辅助电极正交,将与施加到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辅助电极的电压不同的电压施加到形成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方的上述驱动电极,由此形成上述遮光部,上述液晶层的延迟设定为第一极小值,上述液晶层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为4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尾岳洋吉野拓人福岛浩高谷知男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