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正极/负极端子基部(20)从外部装接到汇流条板主体(10)的两端的端子容纳腔的每个,端子容纳腔部(12)的各个端子容纳腔(121、122)通过U状弹性连接部(12H)连接在汇流条板主体(10)中。在总正极/负极端子基部(20)中,设置在端子基部主体(20H)上的汇流条(20B)的一端(20B1)连接到在两端处的端子容纳腔中的总正极/负极端子,并且汇流条(20B)的另一端(20B4)连接到相邻模块或者外部设备的连接汇流条。柔性材料用于汇流条板主体(10),并且高强度树脂材料用于端子基部主体(20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总正极/负极端子基部(20)从外部装接到汇流条板主体(10)的两端的端子容纳腔的每个,端子容纳腔部(12)的各个端子容纳腔(121、122)通过U状弹性连接部(12H)连接在汇流条板主体(10)中。在总正极/负极端子基部(20)中,设置在端子基部主体(20H)上的汇流条(20B)的一端(20B1)连接到在两端处的端子容纳腔中的总正极/负极端子,并且汇流条(20B)的另一端(20B4)连接到相邻模块或者外部设备的连接汇流条。柔性材料用于汇流条板主体(10),并且高强度树脂材料用于端子基部主体(20H)。【专利说明】汇流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装载在电动汽车上的电池的汇流条板。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中的汇流条板>用于其中装载电池的电动汽车的汇流条板设置有公差吸收部,以吸收多个电池单元的公差并连接汇流条,该公差吸收部由弹性树脂材料形成为U形状以具有铰链功能(参见专利文献I)。图5是具有公差吸收部和汇流条的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汇流条板的公差吸收部附近区域的透视图。在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汇流条板中,公差吸收部120由弹性(柔性)树脂形成为U形状以具有铰链功能。电池106的电池电极107固定到汇流条板100,连接部111紧固到固定在汇流条板100的壁部114上的汇流条110。图中未示出的电线插通壁部114下方的电线插入槽115,并在图5中朝着向左方向拉出。引用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JP-A-2006-269104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专利文献I中所述专利技术的问题>在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的两端处的一个总正极部和另一个总负极部中,极柱紧固到汇流条。如果诸如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汇流条板100的汇流条板(汇流条容纳壳)由柔性树脂材料制成,则当作为极柱的连接部111紧固到待连接到外部设备的汇流条110上时,由于壁部114是柔性的,作为汇流条板100的汇流条安装部的壁部114可能会变形。创造了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汇流条板,即便汇流条板由柔性树脂材料制成以具有铰链功能,当极柱紧固到待连接到外部设备的汇流条上时,该汇流条板的汇流条安装部也不会变形。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下面的构造(I)至(3 )实现。(I) 一种汇流条板,包括:汇流条板主体,该汇流条板主体包括具有多个端子容纳腔的端子容纳腔部,该汇流条板主体在每个所述端子容纳腔中容纳连接电池的正极端子和相邻电池的负极端子的导电金属板,并且该汇流条板主体通过U形弹性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端子容纳腔,其中所述端子容纳腔沿着所述端子容纳腔部的纵向方向分离地设置并且彼此相邻;以及总正极/负极端子块,该总正极/负极端子块分别外部地装接到在两端处的所述端子容纳腔,并且该总正极/负极端子块由端子块主体和汇流条形成,其中,所述汇流条的一端紧固到在所述两端处的所述端子容纳腔中的总正极/负极端子,所述汇流条的另一端紧固到相邻模块或者外部设备的连接汇流条,并且柔性树脂材料用于所述汇流条板主体,并且高强度树脂材料用于所述端子块主体。(2)汇流条板,其中端子块主体形成有所述汇流条插入到其中的压配槽。(3)汇流条板,其中临时保持凸起,该临时保持凸起用于当所述汇流条板装接到所述配对部件时临时保持配对部件,并且该临时保持凸起形成在所述端子块主体面向所述配对部件的表面的上部。根据以上(I)描述的构造,总正极/负极端子块与汇流条板主体分离。由于汇流条板主体由软树脂材料形成以具有铰链功能,所以电池单元的公差能够通过汇流条板主体吸收。由于总正极/负极端子块由高强度树脂材料形成,所以当极柱紧固到汇流条时,汇流条的安装部不会变形,并且保持能够确保。根据以上(2)描述的构造,所有必须要做的是将插入到压配槽中的汇流条的一侧紧固到极柱,而将另一侧紧固到总正极/负极取出部。因此,由于粗电线不用于取出总正极和负极,所以对于连接电线所必需的一系列操作变得不必要,从而使成本能够降低。根据以上(3)的描述的构造,临时保持凸起穿过配对侧端子块的锁定框,使得配对侧端子块钩住在总正极/负极端子块上并且能够临时地保持。因此,当总正极和负极端子块20紧固时能够释放双手,并且组装效率得以提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A和I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汇流条板的顶视图,其中图1A示出与汇流条板主体分离的总正极/负极端子块从汇流条板主体移除,图1B示出总正极/负极端子块装配到汇流条板主体。图2A-2C是描述汇流条压配到图1A和IB中所示的端子块中的透视图,其中图2A示出待压配的汇流条,图2B示出待压配的端子块主体,以及图2C示出作为汇流条已经压配到的端子块主体的总正极/负极端子块。图3是图2B中所示的总正极/负极端子块从下面看的透视图。图4A和4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包括总正极/负极端子块的汇流条板组装到配对部件的透视图,其中图4A是整体视图,图4B是图4A中由圆圈包围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具有公差吸收部和汇流条的专利文献I中所描述的汇流条板的公差吸收部的附近区域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接着,参考附图描述汇流条板,当极柱紧固到待连接到外部设备的汇流条上时,该汇流条板的汇流条安装部不会变形,即便汇流条板由柔性树脂材料制成以具有铰链功能。 <汇流条板30的构造>图1A和I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汇流条板30的顶视图。图1A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与汇流条板主体10分离的总正极/负极端子块20从汇流条板主体10上移除。图1B示出总正极/负极端子块20装配到汇流条板主体10上。在作为汇流条板30的顶视图的图1B中,汇流条板30固定在十个极柱紧固部和朝着从两侧夹置电池单元的端板的两个紧固部处。汇流条板主体10具有十个极柱紧固部,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装配到汇流条板主体10的两端部的总正极/负极端子块20具有朝着从两侧夹置电池单元的端板的两个紧固部。换句话说,如果将分离的总正极/负极端子块20装配到图1A中的分离的汇流条板主体10的两侧,就完成了汇流条板30。这样,首先来描述汇流条板主体10。<实施例中的汇流条板主体>汇流条板主体10完全通过塑料成型制成,并且包括:电压检测线容纳部11 ;端子容纳腔部12,电池端子容纳在该端子容纳腔部12中;电压检测线引导部13,电压检测线容纳部11和端子容纳腔部12通过该电压检测线引导部13联接;以及盖部14。接着,将简要描述电压检测线容纳部11、端子容纳腔部12、电压检测线引导部13以及盖部14。<电压检测线容纳部11的作用>对于锂离子电池,电压检测线从每个锂离子电池单元拉出并连接到连接器,并且通过连接器以分时(time-division)的方式连接到共同的电压检测电阻元件,该电压检测电阻元件装载在印刷电路板上。通过比较CPU中的电流和比较锂离子电池的电压来监测是否存在异常电池单元。为此目的,其数量对应于电池单元数量的多条电压检测线是必要的。因此,为了防止电线彼此接触和短路,在传统的装置中,每个电线由诸如波纹管或管的保护部件覆盖。而且,有必要用胶带或带将所有的电线捆绑和固定。然而,假设本实施例中,提供具有下述构造的电压检测线容纳部,而不需要执行任何上述事情。因此,用诸如波纹管或管的保护部件覆盖每个电线的操作变得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汇流条板,包括:汇流条板主体,该汇流条板主体包括具有多个端子容纳腔的端子容纳腔部,该汇流条板主体在每个所述端子容纳腔中容纳连接电池的正极端子和相邻电池的负极端子的导电金属板,并且该汇流条板主体通过U形弹性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端子容纳腔,其中所述端子容纳腔沿着所述端子容纳腔部的纵向方向分离地设置并且彼此相邻;以及总正极/负极端子块,该总正极/负极端子块分别外部地装接到在两端处的所述端子容纳腔,并且该总正极/负极端子块由端子块主体和汇流条形成,其中,所述汇流条的一端紧固到在所述两端处的所述端子容纳腔中的总正极/负极端子,所述汇流条的另一端紧固到相邻模块或者外部设备的连接汇流条,并且柔性树脂材料用于所述汇流条板主体,并且高强度树脂材料用于所述端子块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智洋,瀧下隆太,菊池幸久,今井克,青木敬三,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