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速调节装置及具有该风速调节装置的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2067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4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制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速调节装置及具有该风速调节装置的空调器,一种风速调节装置,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出风框,设于所述出风框外周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出风框两侧的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一调整件的内侧面、所述第二调整件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以及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送风组件,所述机壳上设有外框,所述外框中内置有上述风速调节装置,该装置通过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上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形成配合,缩小了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形成了节流效应,从而调高了出风风速,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制造的
,公开了一种风速调节装置及具有该风速调节装置的空调器,一种风速调节装置,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出风框,设于所述出风框外周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出风框两侧的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一调整件的内侧面、所述第二调整件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以及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送风组件,所述机壳上设有外框,所述外框中内置有上述风速调节装置,该装置通过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上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形成配合,缩小了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形成了节流效应,从而调高了出风风速,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专利说明】—种风速调节装置及具有该风速调节装置的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制造的
,尤其涉及一种风速调节装置及具有该风速调节装置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分体落地式空调产品中,其出风框的出风口大小是根据空调器整体外观要求来确定的,如果按照空调器外观要求设计的出风口偏大或者偏小,就会容易产生空调器风速偏小或者偏大的问题。当空调器的风速偏大时,其制冷、制热都会给用户带来不理想的使用效果;当空调器的风速偏小时,则其制冷、制热的速度又会受到延缓,降低了用户使用效果。如何设计一种在不改变出风口大小和外观的前提下能够改变风速的风速调节装置及运用该风速调节装置的空调器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速调节装置及具有该风速调节装置的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出风口偏大时,其出风的风速会偏小的缺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速调节装置,用于空调器上,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出风框,设于所述出风框外周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出风框两侧的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一调整件的内侧面、所述第二调整件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出风框上侧、且连接所述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的连接盖,以及设于所述出风框下侧、且连接所述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的连接座。优选地,所述出风框的一侧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的凸耳,各所述凸耳上下间隔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调整件的一侧边缘设有与所述凸耳配合的缺口。更具体地,所述第一调整件的内侧面包括依次延伸的第一斜面、第一弧面和第一直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一弧面构成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调整件的内侧面包括依次延伸的第二斜面、第二弧面和第二直面,所述第二斜面和第二弧面构成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出风框两侧设有用于架设导风叶的通孔,所述第二调整件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通孔配合的沉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包括机壳以及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送风组件,所述机壳内设有外框,所述外框中设置有上述风速调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风速调节装置及具有该风速调节装置的空调器,在出风框两侧分别设置了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并且通过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上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形成配合,缩小了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形成了节流效应,从而调 高了出风风速,并且,其结构简单合理,拆装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速调节装置中出风框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速调节装置中第一调整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速调节装置中第一调整件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的剖切示意图;图6为图4中B-B的剖切示意图;图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速调节装置中第二调整件的立体示意图;图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速调节装置中第二调整件的侧视示意图;图9为图8中C-C的剖切示意图;图10为图8中D-D的剖切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的主视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E-E的剖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12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速调节装置,用于分体落地式空调器上,包括出风框I以及调节组件2,其中,出风框I设置在空调器的上部,调节组件2设置在出风框I的外周,而且,出风框I上具有出风口 11 ;这里,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调整件21和第二调整件22,第一调整件21安装于出风框I的左侧,第二调整件22安装于出风框I的右侧,并且,在第一调整件21的内侧面上和第二调整件2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凸起212和第二凸起222,第一凸起212和第二凸起222进行配合,缩小了出风口 11的出风面积,这样,空调器内的出风在经过出风口 11时,流经上述的凸起而产生节流效应,进而调高了出风的风速。采用上述的风速调节装置对空调器的出风进行风速调节,具有以下特点:I)采用了调节组件2,即第一调整件21和第二调整件22,并且,在第一调整件21和第二调整件22上都设置了凸起,通过凸起与出风框I配合,缩小了出风口 11的出风面积,从而产生了节流效应,进而提高了出风风速;2)采用了调节组件2,即第一调整件21和第二调整件22,两者分置于出风框I的两侧,其结构简单合理,安装快速且拆卸方便。本实施例中,上述调节组件2还包括连接盖23以及连接座24,其中,连接盖23设置在上述出风框I的上侧,并且,上述第一调整件21的上端和第二调整件22的上端通过连接盖23的两端形成连接;连接座24设置在上述出风框I的下侧,并且,上述第一调整件21的下端和第二调整件22的下端通过连接座24的两端形成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调整件21和第二调整件22,以及出风框I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形成连接。上述出风框I的左侧伸出两个凸耳12,在本实施例中,凸耳12为半圆环状,且于出风框I的左侧呈上下间隔分布,该凸耳12用于和上述第一调整件21配合安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耳12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结构,或者说,第一调整件21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安装在出风框I上。当然,在第一调整件21的外侧边缘还开设有两个与上述凸耳12配合安装的缺口211,同样地,两个缺口 211呈上下间隔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缺口 211也可以为其他形式,比如圆孔等等。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调整件21的内侧面包括第一斜面2121、第一弧面2122和第一直面213,三者由第一调整件21的内侧至外侧依次延伸构成,其中,第一斜面2121和第一弧面2122形成了第一凸起212。与上述第一调整件21的结构类似,上述第二调整件22的内侧面包括第二斜面2221、第二弧面2222和第二直面223,三者由第二调整件22的内侧至外侧依次延伸构成,其中,第二斜面2221和第二弧面2222形成了第二凸起222。这样,上述的凸起就包括了第一调整件21内侧面的第一凸起212和第二调整件22内侧面的第二凸起222,两者相对称设置。利用第一凸起21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速调节装置,用于空调器上,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出风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出风框外周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出风框两侧的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一调整件的内侧面、所述第二调整件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展跃陈俊廖辉李玉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