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1697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3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的轨道包括链条驱动段和摩擦驱动段;所述载物车上设置有该载物车在摩擦驱动段和链条驱动段之间驱动转换的转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接装置能够满足所述载物车在链条驱动和摩擦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之间的转换,并满足物料积放的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的轨道包括链条驱动段和摩擦驱动段;所述载物车上设置有该载物车在摩擦驱动段和链条驱动段之间驱动转换的转接装置。本技术的转接装置能够满足所述载物车在链条驱动和摩擦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之间的转换,并满足物料积放的要求。【专利说明】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载物车,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
技术介绍
作为承载和运送物料的基础,输送线是很多车间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设备。随着工业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输送线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地提升。现在较为常见的输送线形式有链条输送线和摩擦输送线。这两种输送线都有各自的特点,适应着不同工艺和实际需求。链条驱动线具有适应性好,易于实现积放输送,可做装配生产线或作为物料的储存输送。链条输送线还具有承载能力较大,耐高温,可以在油雾、粉尘等较差工况下工作等优点。但由于链条本身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和冲击,而且润滑要求高,导致油污染比较严重,并且为保证链条的正常工作,还需设置许多的张紧装置,因此链条输送线的应用受到了 一定的限制。而摩擦输送线具有低能耗、低噪音的优点,由于采用的是摩擦驱动装置的方式,相对灵活性比较好。但摩擦驱动的驱动力不足是很大的缺陷,不能使用在需要爬坡、重载等场合,由于摩擦轮通常采用橡胶材质,所述不能在高温和油污比较严重的场合。由于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加工环境和工艺要求是不同的。在理想的工艺顺序下,车间依靠一种类型的输送线完成物料的输送任务是不现实的,而输送线的设置改变又比较困难。通常情况下,会采取调整工艺顺序或者用人力输送代替机械输送等以解决单一类型输送线所存在的局限性。但为了克服某种特殊情况特意地改变整个工艺安排的代价是很高的,不仅会影响加工质量,成本也会进一步增加。针对链条输送线和摩擦输送线各自的优缺点,业界发展了一种集成的输送系统,以克服单一输送线的缺点。在文献号为CN202272460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摩擦和链条共线驱动的输送车组,通过在输送机轨道设置摩擦驱动装置,并同时设置链条驱动装置的方式来克服单一输送线所存在的缺陷。车组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既有安装有与牵引链条配合的推爪也安装有与摩擦驱动装置配合的摩擦杆,车组具有适应链条牵引和摩擦驱动两种运行状态,极大提高了整个输送设备的功能和效率。但是,这样的设计存在很多的缺陷。上述技术虽然实现了工件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接的连续输送,但是,对于更多的系统而言,驱动链条仅需要在部分线体上设置,所述载物车要进行驱动方式之间的转换,而且工件会存在一定的积放要求,上述技术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满足载物车驱动方式转换和工件积放要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载物车,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的轨道包括链条驱动段和摩擦驱动段;所述载物车上设置有该载物车在摩擦驱动段和链条驱动段之间驱动转换的转接装置。优选的,所述转接装置包括离合推爪;在所述链条驱动段的驱动链条上设置有与该离合推爪相配合的推头;所述离合推爪在所述载物车由摩擦驱动段至链条驱动段过渡时挂起所述推头,并在所述载物车由链条驱动段至摩擦驱动段过渡时与所述推头相脱离。优选的,所述离合推爪包括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上前后设置的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之间设有能容纳所述推头的间隙,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均通过推爪旋转轴与所述载物车相连;所述第一推爪和所述第二推爪均只能绕各自推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旋转。可选的,所述第一推爪的一侧安装有轴线与所述推爪旋转轴平行的推爪连杆。可选的,所述转接装置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设置在所述轨道的链条驱动段末端相应于所述推爪连杆的位置;该推爪连杆在该垫块的作用下可使所述第一推爪绕其所述推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转动。可选的,所述推爪连杆远离所述第一推爪的位置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旋转轴线与该推爪连杆轴线平行。可选的,所述垫块在所述推爪连杆运动方向上设置有凹槽,该滚轮可以在所述垫块的凹槽内运动。可选的,所述垫块为楔形块,在所述第一推爪旋转平面内该楔形块的厚度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增加。可选的,所述载物车上设置有向所述轨道两侧延伸的平衡梁,且所述平衡梁与所述轨道侧面相应位置布置的平衡轨相配合。可选的,所述平衡梁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载物车的运动方向;所述平衡梁的端部安装有旋转轴线与所述载物车行走方向垂直的平衡轮,所述平衡轮在所述载物车行走时沿所述平衡轨运动。可选的,所述载物车包括行走轮、竖轴和承载架,所述竖轴一端连接所述行走轮,另一端连接所述承载架;所述平衡梁安装固定在所述承载架和所述行走轮之间的所述竖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载物车,采用在所述载物车上安装转接装置的方式,可以完成该载物车在摩擦驱动段和链条驱动段之间驱动的转换。这种转接装置能够满足所述载物车在链条驱动和摩擦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之间的转换,并能达到积放要求。在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接装置包括离合推爪;在所述链条驱动段的驱动链条上设置有与所述离合推爪相配合的推头;所述离合推爪在所述载物车由摩擦驱动段至链条驱动段过渡时挂起所述推头,并在所述载物车由链条驱动段至摩擦驱动段过渡时与所述推头相脱离。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链条离合机构包括离合推爪,所述离合推爪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上前后设置的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之间设有能容纳所述推头间隙,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均通过推爪旋转轴与所述载物车相连;所述第一推爪和所述第二推爪均只能绕各自推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旋转。所述第一推爪的一侧安装有轴线与所述推爪旋转轴平行的推爪连杆。在所述轨道的链条驱动段末端相应于所述推爪连杆的位置设置有垫块;该推爪连杆在该垫块的作用下可使所述第一推爪绕其所述推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转动。这样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垫块的位置完成所述载物车在输送线上的提前脱离,并可满足积放要求。并且可以避免两种驱动方式在转换区出现同时存在的情况。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推爪的一侧安装有轴线与所述推爪旋转轴平行的推爪连杆。在所述轨道的链条驱动段末端相应于所述推爪连杆的位置设置有垫块;该推爪连杆在该垫块的作用下可使所述第一推爪绕其所述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转动。所述推爪连杆远离所述第一推爪的位置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旋转轴线与该推爪连杆轴线平行。所述垫块在所述连杆运动方向上设置有凹槽,该滚轮可以在所述垫块的凹槽内运动。所述垫块为楔形块,在所述第一推爪旋转平面内该楔形块的厚度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增加。这样可满足积放要求,并且可以避免两种驱动方式在转换区出现同时存在的情况。【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一种弯轨段实施例;图3-A、3_B为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中弯段驱动链条张紧导向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和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所述输送系统的轨道包括链条驱动段和摩擦驱动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车上设置有该载物车在摩擦驱动段和链条驱动段之间驱动转换的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包括离合推爪;所述离合推爪包括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上前后设置的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之间设有能容纳所述推头的间隙,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均通过推爪旋转轴与所述载物车相连;所述第一推爪和所述第二推爪均只能绕各自推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