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点式儿童安全带,包括肩带、胸带、腰带及卷收器;该肩带包括左肩带及右肩带,左右肩带前端固定在座椅上,后端绕过座椅的靠背与固定在座椅后侧或下方的卷收器联接;该胸带包括左胸带及右胸带,该左右胸带以可令其在肩带中上段上下调节的活动连接结构分别与左右肩带进行连接;该腰带包括左腰带及右腰带,该左右腰带分别连接在左右肩带的中下方;所述的左右胸带上以及所述的左右腰带上分别设置有可相互插接的插扣及插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四点式固定,再配合腰带,同时加入胸带,能够更好地约束儿童的上半身躯干,增强儿童在乘坐汽车时的安全性,且使用方便快捷。(*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四点式儿童安全带,包括肩带、胸带、腰带及卷收器;该肩带包括左肩带及右肩带,左右肩带前端固定在座椅上,后端绕过座椅的靠背与固定在座椅后侧或下方的卷收器联接;该胸带包括左胸带及右胸带,该左右胸带以可令其在肩带中上段上下调节的活动连接结构分别与左右肩带进行连接;该腰带包括左腰带及右腰带,该左右腰带分别连接在左右肩带的中下方;所述的左右胸带上以及所述的左右腰带上分别设置有可相互插接的插扣及插座。本技术采用四点式固定,再配合腰带,同时加入胸带,能够更好地约束儿童的上半身躯干,增强儿童在乘坐汽车时的安全性,且使用方便快捷。【专利说明】四点式儿童安全带
本技术属于汽车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点式儿童安全带。
技术介绍
校车等车辆上儿童乘员的安全已成为国内一个被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特别是2011年发生的几起恶性校车事故,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争论,校车的安全性能和儿童乘员的防护也成为其争论的焦点之一。目前校车上使用的安全带多为简易二点式安全带,例如中国专利CN203142605U公开的就是一种二点式儿童安全带,使用这种两点式安全带时舒适性不够,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对儿童上半身躯干和头部的保护,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儿童上半身前倾容易撞到前排座椅,造成危险。成人使用的三点式安全带由于对儿童肩部和胸部的作用力比较集中,也不适合用儿童使用。相对来说,四点式安全带更适合儿童使用。然而,现有的四点式安全带存在些许不足之处。例如使用中国专利CN102490678A公开的四点式安全带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三次解开或插入卡扣才可以使用或解开安全带,使用不方便,在发生危险时不易解开安全带逃生,而且由于双肩带同时连接一个卷收器,不方便进行单侧长度的调整,适用范围受到限制。中国专利CN201227981Y也公开了一种四点式安全带,该安全带不能很好的保护儿童的上半身躯干, 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四点式儿童安全带,该安全带能够更好地保护儿童上半身躯干和头部安全,调整和拆卸也更方便、快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种四点式儿童安全带,包括肩带、胸带、腰带及卷收器;该肩带包括左肩带及右肩带,左右肩带前端固定在座椅上,后端绕过座椅的靠背与固定在座椅后侧或下方的卷收器联接;该胸带包括左胸带及右胸带,该左右胸带以可令其在肩带中上段上下调节的活动连接结构分别与左右肩带进行连接;该腰带包括左腰带及右腰带,该左右腰带分别连接在左右肩带的中下方;所述的左右胸带上以及所述的左右腰带上分别设置有可相互插接的插扣及插座。所述左、右肩带与人体接触的部分设置为弧形。所述左、右肩带与人体接触的部分表面采用软垫或海绵内套。所述的左、右肩带在绕过座椅的靠背之后,先分别穿过安装在靠背后部的左、右肩带滑环,再和位于座椅下部的卷收器联接。所述左右肩带的前方中上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孔,所述左右胸带通过按扣穿过其中一个孔分别和左右肩带连接。 所述的胸带上配置有胸带调节装置。所述胸带上的插扣及插座在插接后偏尚对称轴。所述的腰带上配置有腰带调节装置。所述靠背的上方开设两通孔,所述的左、右肩带分别从两通孔穿过后再与所述的卷收器联接。所述靠背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固定环,所述的左、右肩带分别从两固定环穿过后再与所述的卷收器联接。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两肩带的上下两点,形成四点式固定,再配合腰带,同时加入胸带,能够更好地约束儿童的上半身躯干,增强儿童在乘坐汽车时的安全性;2.本技术所述安全带的连接与解开,只需在腰带与胸带处两步操作,简单快捷。本技术所述的胸带采用活动连接结构与肩带连接,因此胸带的高低位置可以调节,可适合不同身材及年龄的儿童使用;3.本技术所述的肩带分别与卷收器联接,有利于单边肩带的调节,增加了使用的方便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所揭示的是一种四点式儿童安全带,如图1、2、3所示,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安全带主要包括肩带1、胸带2、腰带3及卷收器4。其中:所述的肩带I包括左肩带11及右肩带12,左右肩带前端固定在座椅上,后端绕过座椅的靠背与固定在座椅后侧或下方的卷收器4联接。优选的,所述左、右肩带11、12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可以设置成弧形,且该位置表面可以采用软垫或海绵内套,使得使用者感觉更舒适,并且在碰撞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所述的左、右肩带11、12在绕过座椅的靠背之后,可以先分别穿过安装在靠背后部的左、右肩带滑环13、14,再和位于座椅下部的卷收器4联接。所述的胸带2包括左胸带21及右胸带22,该左、右胸带21、22分别与左、右肩带11、12以活动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从而可令胸带3在肩带I的中上段上下调节,而左、右胸带21,22则通过分别设置在两者上的插扣23或插座24相互连接。所述左、右胸带21、22与左、右肩带11、12的活动连接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尼龙搭扣带等等。本实施例中,在左、右肩带11、12的前方中上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孔15,所述左、右胸带21、22通过按扣穿过其中一个孔15分别和左、右肩带11、12连接。优选的,可以在胸带2上配置胸带调节装置25,以便可以调节胸带的长短,方便不同身材的儿童使用。并且可以令所述插扣23、插座24在插接后偏离对称轴,以防止碰撞时胸带插座24或插扣23对儿童胸部产生伤害。所述的腰带3包括左腰带31及右腰带32,该左、右腰带31、32分别连接在左、右肩带11、12的中下方。与所述胸带2相同的,该左、右腰带31、32也通过分别设置在两者上的插扣33或插座34进行连接。优选的,可以在腰带3上配置腰带调节装置35,以方便调节腰带的长短。没有儿童乘坐时,将左、右胸带21、22以及左、右腰带31、32上的插扣23、33和插座24、34分别相互拔出,左、右肩带11、12会在卷收器4的作用下被拉紧,贴近座椅靠背。在有儿童乘坐时,通过松开左、右胸带21、22上的按扣,根据身材调整左右胸带位置高低,按下按扣,将胸带2固定在肩带I上,接着分别调节胸带调节装置25和腰带调节装置35以调节胸带2和腰3的长度,使胸带和腰带以及左右肩带能舒适地约束住儿童的胸部、胯部以及肩部,然后将胸带2和腰带3上的插扣与插座相互插接,完成安全带的绑定。所述的左、右肩带11、12可以直接从座椅的靠背上方绕过靠背,再与所述的卷收器4联接。为了固定肩带1,使肩带不致于从靠背上滑落,可以设置固定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是在所述靠背5的上方开设两通孔51,所述的左、右肩带11、12从该通孔51穿过后再与所述的卷收器4联接。也可以如图4所示,在所述靠背5的顶部设置两个固定环52,所述的左、右肩带11、12从该固定环52穿过后再与所述的卷收器4联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点式儿童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肩带、胸带、腰带及卷收器;该肩带包括左肩带及右肩带,左右肩带前端固定在座椅上,后端绕过座椅的靠背与固定在座椅后侧或下方的卷收器联接;该胸带包括左胸带及右胸带,该左右胸带以可令其在肩带中上段上下调节的活动连接结构分别与左右肩带进行连接;该腰带包括左腰带及右腰带,该左右腰带分别连接在左右肩带的中下方;所述的左右胸带上以及所述的左右腰带上分别设置有可相互插接的插扣及插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勇,罗宁,黄红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