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双面使用的重轨矫直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12959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双面使用的重轨矫直旁圈,以解决目前旁圈上和工作面相对的另一面在车削修复过程中“坐车”报废,造成浪费的问题。它包括轴套,在轴套外缘一边侧面车削有工作面,在轴套外缘另一边侧面也车削有对称的工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当一侧工作面磨损后,不必马上车削加工,可翻面装配,重新使用,待两侧工作面都磨损后再进行同步车削修复,降低了一半的旁圈消耗,减少了车削修复费用,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双面使用的重轨矫直旁圈,以解决目前旁圈上和工作面相对的另一面在车削修复过程中“坐车”报废,造成浪费的问题。它包括轴套,在轴套外缘一边侧面车削有工作面,在轴套外缘另一边侧面也车削有对称的工作面。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当一侧工作面磨损后,不必马上车削加工,可翻面装配,重新使用,待两侧工作面都磨损后再进行同步车削修复,降低了一半的旁圈消耗,减少了车削修复费用,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专利说明】—种能双面使用的重轨矫直旁圈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双面使用的重轨矫直旁圈。
技术介绍
重轨在热轧后需要矫直以保证平直度。在水平矫直过程中,使用矫直辊及旁圈组合的孔型,左右分布的旁圈在矫直过程中起对中和导向的作用。重轨在进入矫直孔型时,存在着不规则的弯曲和进矫时摆动,再加之进矫时的冲击,对旁圈的导向侧工作面磨损很大,随着矫直重轨数量的增加,工作面会出现深浅不一的沟槽。当沟槽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车削加工后才能再使用。在车削时,由于要保证旁圈的轮廓尺寸,所以直径也要同比例地减小,当直径减小到不合装配要求的尺寸时就被迫报废。旁圈上和工作面相对的另一面由于不和重轨接触,不存在磨损的情况,但还是在车削过程中随着直径的减小,最后“坐车”报废,利用率不高,存在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双面使用的重轨矫直旁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双面使用的重轨矫直旁圈,包括轴套,在轴套外缘一边侧面车削有工作面,其在于,在轴套外缘另一边侧面也车削有对称的工作面。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当一侧工作面磨损后,不必马上车削加工,可翻面装配,重新使用,待两侧工作面都磨损后再进行同步车削修复,降低了一半的旁圈消耗,减少了车削修复费用,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作示意图。图中,1-轴套;2_工作面;3_矫直辊;4_重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能双面使用的重轨矫直旁圈,包括轴套1,在轴套I外缘一边侧面车削有工作面2,在轴套I外缘另一边侧面也车削有对称的工作面2。如图2所示,在重轨4水平矫直过程中,使用矫直辊3及旁圈组合的孔型,左右分布的旁圈在矫直过程中起对中和导向的作用。重轨4在进入矫直孔型时,存在着不规则的弯曲和进矫时摆动,再加之进矫时的冲击,对旁圈的导向侧工作面2磨损很大,当磨损超标时,需要将旁圈下线,修复工作面。本技术由于在两侧都有对称的工作面2,在使用过程中,当一侧工作面2磨损后,不必马上车削加工,可翻面装配,重新使用,待两侧工作面2都磨损后再进行同步车削修复,降低了一半的旁圈消耗,减少了车削修复费用,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能双面使用的重轨矫直旁圈,包括轴套,在轴套外缘一边侧面车削有工作面,其特征在于:在轴套外缘另一边侧面也车削有对称的工作面。【文档编号】B21D3/02GK203526258SQ201320702212【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专利技术者】肖业军, 曾庆贵, 沙斌, 陈鹏飞, 桂质勇, 刘芳鸣, 刘卫勇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双面使用的重轨矫直旁圈,包括轴套,在轴套外缘一边侧面车削有工作面,其特征在于:在轴套外缘另一边侧面也车削有对称的工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业军曾庆贵沙斌陈鹏飞桂质勇刘芳鸣刘卫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