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拉罐,包括顶盖,顶盖设置有拉开部,拉开部被冲压成一向上凸起的提手部,开启时,可以扳动提手部,撕裂拉开部形成出水口,不需要另外制作拉环,然后将拉环铆接到拉开部上,加工简单、方便,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易拉罐开启后,提手部可以重新盖回到出水口处,防止瓶内的液体倾洒及杂物落入瓶内,保持瓶内的液体清洁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拉罐,包括顶盖,顶盖设置有拉开部,拉开部被冲压成一向上凸起的提手部,开启时,可以扳动提手部,撕裂拉开部形成出水口,不需要另外制作拉环,然后将拉环铆接到拉开部上,加工简单、方便,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易拉罐开启后,提手部可以重新盖回到出水口处,防止瓶内的液体倾洒及杂物落入瓶内,保持瓶内的液体清洁卫生。【专利说明】—种易拉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容器,特别是一种易拉罐。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易拉罐在顶盖上设置有拉开部,在撕拉部上铆接有拉环,使用时手握拉环将拉开部撕裂,形成出水口,这种结构的易拉罐生产拉环和铆接拉环的工作较为麻烦,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特备是,撕拉部被拉开后,不能盖回到出水口,外界的杂物容易进入到瓶内,瓶内的液体也容易倾洒。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产、加工简单,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开启后拉开部可以重新盖回到出水口的易拉罐。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拉罐,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设置有拉开部,所述拉开部被冲压成一向上凸起的提手部。所述顶盖设置有拉开划痕,所述拉开部由拉开划痕内的部分形成。所述顶盖和提手部的连接处冲压形成拉开薄壁。所述提手部被压扁、折弯后形成拉开手柄。所述拉开手柄的末端被冲压成向上凹陷的手捏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顶盖的拉开部被冲压成一向上凸起的提手部,开启时,可以扳动提手部,撕裂拉开部形成出水口,不需要另外制作拉环,然后将拉环铆接到拉开部上,加工简单、方便,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易拉罐开启后,提手部可以重新盖回到出水口处,防止瓶内的液体倾洒及杂物落入瓶内,保持瓶内的液体清洁卫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顶盖未加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易拉罐开启后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易拉罐开启后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方式参见图1、图2,一种易拉罐,包括顶盖1,所述顶盖I设置有拉开部3,所述拉开部3被冲压成一向上凸起的提手部2,开启时,可以扳动提手部,撕裂拉开部形成出水口,不需要另外制作拉环,然后将拉环铆接到拉开部上,加工简单、方便,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拉开部3的拉开部位有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式是冲压时在顶盖和提手部处形成容易拉开的拉开薄壁,开启时拉开部3沿拉开薄壁部位被拉断,形成出水口。第二种实施方式是在所述顶盖I上设置拉开划痕4,所述拉开部3由拉开划痕4内的部分形成,开启时拉开部3沿拉开划痕4被拉断,形成出水口。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参见图3、图4,在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提手部2被压扁、折弯后紧贴顶盖形成拉开手柄,相当于传统易拉罐的拉环,开始时,向上抬起开手柄,即可撕裂拉开部3,形成出水口。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参见图5、图6,在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拉开手柄的末端冲压成向上凹陷的手捏部5,开启时手指可以伸入手捏部5内,方便开启。本专利技术的提手部撕裂后,提手部的底部为圆柱形,可以重新盖回到出水口处,防止瓶内的液体倾洒及杂物落入瓶内,保持瓶内的液体清洁卫生。【权利要求】1.一种易拉罐,包括顶盖(I),所述顶盖(I)设置有拉开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开部(3)被冲压成一向上凸起的提手部(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I)设置有拉开划痕(4),所述拉开部(3)由拉开划痕(4)内的部分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I)和提手部(2)的连接处冲压形成拉开薄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部(2)被压扁、折弯后形成拉开手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开手柄的末端被冲压成向上凹陷的手捏部(5)。【文档编号】B65D17/34GK103708079SQ201310608333【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8日 【专利技术者】李红彪 申请人:李红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拉罐,包括顶盖(1),所述顶盖(1)设置有拉开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开部(3)被冲压成一向上凸起的提手部(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彪,
申请(专利权)人:李红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