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大功率控制器,在底板顶面的前端设有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底板顶面的中部设有电源负极汇流铝块,该电源负极汇流铝块与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之间并排设置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和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在电源负极汇流铝块后方的左部从前往后依次设置B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和B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电源负极汇流铝块后方的右部装有电容池;在底板的正上方设有功率板,功率板的正上方设有与之相平行的控制驱动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根本解决了散热、高压大电流输入输出通道和最佳的EMC效果不能兼顾的问题,产品的可靠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大功率控制器,在底板顶面的前端设有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底板顶面的中部设有电源负极汇流铝块,该电源负极汇流铝块与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之间并排设置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和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在电源负极汇流铝块后方的左部从前往后依次设置B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和B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电源负极汇流铝块后方的右部装有电容池;在底板的正上方设有功率板,功率板的正上方设有与之相平行的控制驱动板。本专利技术从根本解决了散热、高压大电流输入输出通道和最佳的EMC效果不能兼顾的问题,产品的可靠性好。【专利说明】一种电动汽车大功率控制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控制器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大功率控制器。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是由低逻辑电压电流的高速处理器DSP去控制工作在高压大电流、高温和强电磁场环境下逆变器的一种装置。其布局结构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即:散热、高压大电流输入输出通道和最佳的EMC效果。但以上三个问题是互相矛盾的,现有产品都是在控制器内部寻求平衡点来构件结构,所存在的不足在于:I)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装配困难,生产成本高,难以批量化生产;2)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产品的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电动汽车大功率控制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汽车大功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壳体(A2)的底部由底板(A3)支撑密封,壳体(A2)的顶部由壳盖(Al)封口 ;在所述底板(A3)顶面的前端设有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底板(A3)顶面的中部设有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该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与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之间并排设置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4)和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6),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4)位于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6)的左侧,在所述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后方的左部从前往后依次设置B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5)和B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8),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后方的右部装有电容池(C3);在所述底板(A3)的正上方设有功率板(C2),该功率板(C2)由底板(A3)上的各铝块及电容池(C3)支撑,在所述功率板(C2)中间位置的前部设有三个A相接线柱,从前往后依次为A相上臂驱动接线柱(Dl)、A相中点驱动接线柱(D2)和A相下臂驱动接线柱(D3),功率板(C2)中间位置的后部设有三个B相接线柱,从前往后依次为B相下臂驱动接线柱(D6)、B相中点驱动接线柱(D5)和B相上臂驱动接线柱(D4),在所述功率板(C2)右端的前部设有三个C相接线柱,从前往后依次为C相上臂驱动接线柱(D7)、C相中点驱动接线柱(D8)和C相下臂驱动接线柱(D9);在所述功率板(C2)的正上方设有与之相平行的控制驱动板(Cl),该控制驱动板(Cl)通过以上9个接线柱与功率板(C2)连接;在所述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顶面的中部垂直固定电源正极柱(A13),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4)顶面的中部垂直固定A相输出柱(A10),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6)顶面的中部垂直固定C相输出柱(A12),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顶面的中部垂直固定电源负极柱(A14),B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5)顶面的中部垂直固定B相输出柱(All),以上电源正极柱(A13)、电源负极柱(A14)以及各输出柱(A10、A11、A12)的上端均向上穿过功率板(C2)及控制驱动板(Cl);在所述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背面的左部安装A相上臂功率管组(BI),该A相上臂功率管组(BI)的高压大电流漏极/集电极和散热片与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相连,A相上臂功率管组(BI)的高压大电流源极/发射极通过功率板(C2)与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4)相连;A相上臂功率管组(BI)的栅极/基极通过功率板(C2)与A相上臂驱动接线柱(Dl)相连;在所述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背面的右部安装C相上臂功率管组(B5),该C相上臂功率管组(B5)的高压大电流漏极/集电极和散热片与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相连,C相上臂功率管组(B5)的高压大电流源极/发射极通过功率板(C2)与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6)相连,C相上臂功率管组(B5)的栅极/基极通过功率板(C2)与C相上臂驱动接线柱(D7)相连;在所述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4)的背面安装A相下臂功率管组(B2),该A相下臂功率管组(B2)的高压大电流漏极/集电极和散热片与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4)相连,A相下臂功率管组(B2)的高压大电流源极/发射极通过功率板(C2)与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相连,A相下臂功率管组(B2)的栅极/基极通过功率板(C2)与A相下臂驱动接线柱(D3)相连;在所述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6)的背面安装C相下臂功率管组(B6),该C相下臂功率管组(B6)的高压大电流漏极/集电极和散热片与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6)相连,C相下臂功率管组(B6)的高压大电流源极/发射极通过功率板(C2)与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相连,C相下臂功率管组(B6)的栅极/基极通过功率板(C2)与C相下臂驱动接线柱(D9)相连;在所述B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5)的前端面安装B相下臂功率管组(B4),该B相下臂功率管组(B4)的高压大电流漏极/集电极和散热片与B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5)相连,B相下臂功率管组(B4)的高压大电流源极/发射极通过功率板(C2)与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相连,B相下臂功率管组(B4)的栅极/基极通过功率板(C2)与B相下臂驱动接线柱(D6)相连;在所述B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S)的前端面安装B相上臂功率管组(B3),该B相上臂功率管组(B3)的高压大电流漏极/集电极和散热片与B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S)相连,B相上臂功率管组(B3)的高压大电流源极/发射极通过功率板(C2)与B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5)相连,B相上臂功率管组(B3)的栅极/基极通过功率板(C2)与B相上臂驱动接线柱(D4)相连。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外部高压电源通过输出柱及电源柱到达A相、B相、C相有关的高压大电流铝块和A相、B相、C相的上臂下臂功率管组。A相、B相、C相的上臂下臂功率管组热量有两个散热通道,第一个散热通道是通过A相、B相、C相的散热铝块到达底板;第二个散热通道是通过A相、B相、C相的输出柱及电源柱到达外部连接的导体;通过以上两个通道进行散热,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效果良好,能够获得最低的电阻和最大的功率密度。底板上的各铝块在散热的同时,还起导电的作用,确保功率管与连接导体间有良好的高压大电流输入输出通道,以获得最低的接触电阻。控制驱动板和功率板上下平行设置,将强电和弱电分隔开,功率板下方为强电区域,控制驱动板上方为弱电区域,这样确保了高压大电流高电压强磁场不干扰低逻辑电压电流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大功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壳体(A2)的底部由底板(A3)支撑密封,壳体(A2)的顶部由壳盖(A1)封口;在所述底板(A3)顶面的前端设有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底板(A3)顶面的中部设有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该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与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之间并排设置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4)和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6),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4)位于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6)的左侧,在所述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后方的左部从前往后依次设置B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5)和B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8),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后方的右部装有电容池(C3);在所述底板(A3)的正上方设有功率板(C2),该功率板(C2)由底板(A3)上的各铝块及电容池(C3)支撑,在所述功率板(C2)中间位置的前部设有三个A相接线柱,从前往后依次为A相上臂驱动接线柱(D1)、A相中点驱动接线柱(D2)和A相下臂驱动接线柱(D3),功率板(C2)中间位置的后部设有三个B相接线柱,从前往后依次为B相下臂驱动接线柱(D6)、B相中点驱动接线柱(D5)和B相上臂驱动接线柱(D4),在所述功率板(C2)右端的前部设有三个C相接线柱,从前往后依次为C相上臂驱动接线柱(D7)、C相中点驱动接线柱(D8)和C相下臂驱动接线柱(D9);在所述功率板(C2)的正上方设有与之相平行的控制驱动板(C1),该控制驱动板(C1)通过以上9个接线柱与功率板(C2)连接;在所述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顶面的中部垂直固定电源正极柱(A13),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4)顶面的中部垂直固定A相输出柱(A10),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6)顶面的中部垂直固定C相输出柱(A12),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顶面的中部垂直固定电源负极柱(A14),B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5)顶面的中部垂直固定B相输出柱(A11),以上电源正极柱(A13)、电源负极柱(A14)以及各输出柱(A10、A11、A12)的上端均向上穿过功率板(C2)及控制驱动板(C1);在所述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背面的左部安装A相上臂功率管组(B1),该A相上臂功率管组(B1)的高压大电流漏极/集电极和散热片与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相连,A相上臂功率管组(B1)的高压大电流源极/发射极通过功率板(C2)与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4)相连;A相上臂功率管组(B1)的栅极/基极通过功率板(C2)与A相上臂驱动接线柱(D1)相连;在所述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背面的右部安装C相上臂功率管组(B5),该C相上臂功率管组(B5)的高压大电流漏极/集电极和散热片与AC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7)相连,C相上臂功率管组(B5)的高压大电流源极/发射极通过功率板(C2)与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6)相连,C相上臂功率管组(B5)的栅极/基极通过功率板(C2)与C相上臂驱动接线柱(D7)相连;在所述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4)的背面安装A相下臂功率管组(B2),该A相下臂功率管组(B2)的高压大电流漏极/集电极和散热片与A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4)相连,A相下臂功率管组(B2)的高压大电流 源极/发射极通过功率板(C2)与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相连,A相下臂功率管组(B2)的栅极/基极通过功率板(C2)与A相下臂驱动接线柱(D3)相连;在所述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6)的背面安装C相下臂功率管组(B6),该C相下臂功率管组(B6)的高压大电流漏极/集电极和散热片与C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6)相连,C相下臂功率管组(B6)的高压大电流源极/发射极通过功率板(C2)与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相连,C相下臂功率管组(B6)的栅极/基极通过功率板(C2)与C相下臂驱动接线柱(D9)相连;在所述B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5)的前端面安装B相下臂功率管组(B4),该B相下臂功率管组(B4)的高压大电流漏极/集电极和散热片与B相高压大电流输出/散热铝块(A5)相连,B相下臂功率管组(B4)的高压大电流源极/发射极通过功率板(C2)与电源负极汇流铝块(A9)相连,B相下臂功率管组(B4)的栅极/基极通过功率板(C2)与B相下臂驱动接线柱(D6)相连;在所述B相高压大电流供电/散热铝块(A8)的前端面安装B相上臂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庆,李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耐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