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进给操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8679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进给操控系统,机床包括纵向丝杆、横向丝杆、垂直升降丝杆、控制面板及电气控制系统,机床进给操控系统设有直流调速电机和直流电机控制器,直流调速电机通过直流电机控制器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路连接;直流调速电机的主轴通过离合器及电磁换向装置分别与纵向丝杆、横向丝杆、垂直升降丝杆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中的机床进给机构进行了简化,通过电气自动控制和调节,使机床进给机构的操作更加方便与直观,且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减轻工人负担;实现了半自动化操作,是机床操控系统的未来发展的方向。(*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进给操控系统,机床包括纵向丝杆、横向丝杆、垂直升降丝杆、控制面板及电气控制系统,机床进给操控系统设有直流调速电机和直流电机控制器,直流调速电机通过直流电机控制器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路连接;直流调速电机的主轴通过离合器及电磁换向装置分别与纵向丝杆、横向丝杆、垂直升降丝杆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中的机床进给机构进行了简化,通过电气自动控制和调节,使机床进给机构的操作更加方便与直观,且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减轻工人负担;实现了半自动化操作,是机床操控系统的未来发展的方向。【专利说明】 一种机床进给操控系统
本技术属于机械切削加工机床的
,涉及机床的进给机构,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进给操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有的普通机床操作中,仍使用大量机械的手柄进行进给运动的操作与控制,实现联锁,但是操作繁琐,且机械类手柄操作时需用较大的力才能推动,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床进给操控系统,其目的是机床的操作更为简便和轻松快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机床进给操控系统,所述的机床包括纵向丝杆、横向丝杆、垂直升降丝杆、控制面板及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的机床进给操控系统设有直流调速电机和直流电机控制器,所述的直流调速电机通过直流电机控制器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电路连接;所述的直流调速电机的主轴通过离合器及电磁换向装置分别与所述的纵向丝杆、横向丝杆、垂直升降丝杆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上设有一体式操纵手柄,所述的一体式操纵手柄通过控制电路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一体式操纵手柄设有前后、左右及左旋、右旋方向控制结构,分别对应机床进给机构的六个运动方向,即所述纵向丝杆、横向丝杆、垂直升降丝杆的正反转;每个方向设两个档位,第一档为工进,第二档为快进,每个档位均设有电气信号元件,并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上还设有进给速度档位旋钮、主轴开按钮、主轴关按钮和急停按钮,并分别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电路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中的机床进给机构进行了简化,通过电气自动控制和调节,使机床进给机构的操作更加方便与直观,且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减轻工人负担;实现了半自动化操作,是机床操控系统的未来发展的方向。【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操控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面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体式操纵手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体式操纵手柄前后左右方向工进状态示意图;图5为一体式操纵手柄前后左右方向快进状态示意图;图6为一体式操纵手柄左旋右旋工进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8为一体式操纵手柄左旋右旋快进状态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中标记为:1、电气控制系统,2、直流调速电机,3、直流电机控制器,4、离合器,5、电磁换向装置,6、控制面板,7、纵向丝杆,8、横向丝杆,9、垂直升降丝杆,10、一体式操纵手柄,11、进给速度档位旋钮,12、主轴开按钮,13、主轴关按钮,14、急停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至图9所示的结构,为本技术的机床进给操控系统,所述的机床包括纵向丝杆7、横向丝杆8、垂直升降丝杆9、控制面板6及电气控制系统I。纵向丝杆7、横向丝杆8、垂直升降丝杆9均有两个方向的转动,实现工作台的纵向、横向和升降三个方向的正反进给。控制面板6用于机床进给控制。本技术应用于简化普通机床操作、实现半自动化加工的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机床的操作更为简便和轻松快捷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的机床进给操控系统设有直流调速电机2和直流电机控制器3,所述的直流调速电机2通过直流电机控制器3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I电路连接;所述的直流调速电机2的主轴通过离合器4及电磁换向装置5分别与所述的纵向丝杆7、横向丝杆8、垂直升降丝杆9连接。电气控制系统I通过控制动力输出部分、方向控制部分、操纵面板部分实现其控制功能,机床进给的三个运动的离合器4由电磁换向装置5控制。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直流调速电机2及直流电机控制器3代替传统的三相交流马达及减速、变速装置,实现铣床进给部分的高转矩输出和无级变速。本技术对传统的机床进给部分进行简化和优化。电气控制控制系统I通过直流电机控制器3控制直流调速电机2,做到相应的运转方向及运转速度;通过在电气控制系统中设置电气元件,并通过一体式操纵手柄10,实现铣床进给系统6个方向的快速和慢速进给,并且还能很方便地实现速度调节,使操作更加方便与直观,是未来机床的发展方向。如图1所示为操控系统示意图,所述的控制面板6上设有一体式操纵手柄10,所述的一体式操纵手柄10通过控制电路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I连接。 本技术的电气控制系统I还控制两处的电磁换向装置5,使离合器4吸合或脱开,两者结合完成操作者所需的进给动作,使用控制面板6上的一体式操纵手柄10,将方向及进给速度输出信号传给电气控制系统1,以控制电磁换向装置5开合、控制离合器4的离合;同时,电气控制系统I给出正反转及转速信号给直流电机控制器3以控制直流调速电机2,实现6个方向、每个方向两个档位的无级变速进给。参见图3,所示述的一体式操纵手柄10设有前后、左右及左旋、右旋方向控制结构,分别对应机床进给机构的六个运动方向,即所述纵向丝杆7、横向丝杆8、垂直升降丝杆9的正反转,能实现6个方向的工进及快进动作。每个方向设两个档位,第一档为工进,第二档为快进,每个档位均设有电气信号元件,并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I连接。一体式操纵手柄10设有十字形的槽,槽内设有触杆,用于触碰相应信号开关。触杆上设有复位弹簧。通过限位钢珠及空间凸轮使工进状态能得以保持。十字形的槽控制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十字形的槽宽均相等;由于卡进一个槽内就不可能对其它槽的信号开关进行操作,实现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动作的互锁;手柄拨杆处为方形,与底座十字形的槽中心上的方形槽配合,使左旋及右旋时不能同时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动作,实现左旋及右旋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动作的互锁功能。参见图4和图5,十字槽的每个方向又有两个档位;第一档为工进,第二档为快进,其中工进位置能停顿,即不对操纵杆施加任外力,操纵杆也能在工进位置保持不变,实现自动连续加工进给;快进时操纵杆则自动回位,即。每个档位均通过信号开关与电气控制系统I连接,分别实现工进和快进。参见图6至图9,手柄拨杆通过关节结构与凸轮上的旋转套连接,使凸轮与手柄拨杆连动旋转,但手柄拨杆可在凸轮上的旋转套内可进行角度摆动,因为凸轮上的旋转套的孔径较大,完全满足两个档位的操作运动的要求,且手柄拨杆在所述的十字形的槽内运动,与其轴线形成夹角,实现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动作的各档位控制。手柄拨杆与凸轮上的旋转套的关节结构设在上述角度摆动的回转中心。所谓的关节结构,是在凸轮旋转套的内壁上设与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进给操控系统,所述的机床包括纵向丝杆(7)、横向丝杆(8)、垂直升降丝杆(9)、控制面板(6)及电气控制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床进给操控系统设有直流调速电机(2)和直流电机控制器(3),所述的直流调速电机(2)通过直流电机控制器(3)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1)电路连接;所述的直流调速电机(2)的主轴通过离合器(4)及电磁换向装置(5)分别与所述的纵向丝杆(7)、横向丝杆(8)、垂直升降丝杆(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洪刘伟余胜福高岚胡桂红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皖南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