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英专利>正文

室内水产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82947 阅读:9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水处理等,所述进水管、回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养殖池、水处理池连接,构成一个循环系统,所述进水泵位于所述进水管上,所述回水泵位于所述回水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底部为锥形,其最低处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养殖池内设有支架和供氧管,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养殖池上部,所述供氧管悬挂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养殖池外设有供氧泵,所述供氧泵与所述供氧管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所述供氧泵连接。养殖池的底部设置为锥形,池内的固体废物会沉积到池底的最低处,池底的最低处又与所述进水管连接,固体废物可轻易地通过进水管排出,不会在池底的角落等处沉积,保证了养殖池内的水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水处理等,所述进水管、回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养殖池、水处理池连接,构成一个循环系统,所述进水泵位于所述进水管上,所述回水泵位于所述回水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底部为锥形,其最低处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养殖池内设有支架和供氧管,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养殖池上部,所述供氧管悬挂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养殖池外设有供氧泵,所述供氧泵与所述供氧管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所述供氧泵连接。养殖池的底部设置为锥形,池内的固体废物会沉积到池底的最低处,池底的最低处又与所述进水管连接,固体废物可轻易地通过进水管排出,不会在池底的角落等处沉积,保证了养殖池内的水质。【专利说明】 室内水产养殖系统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水产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开展清洁生产和节水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举措,寻求一种效益稳定、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生产模式,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因其节水、省地、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代表21世纪水产养殖发展方向的主导生产模式之一。室内水产养殖系统因其能使养殖对象能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始终维持最佳生理、生态状态,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水体产量和质量而深受欢迎。中国专利201120163829.5公开了一种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进水泵(10)、进水管(20)、回水管(40)、回水泵(50)、水处理池(6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泵(10)包括控制器(11)、变频器(12)及水泵(13),控制器(11)通过变频器(12)与水泵(13)连接,水泵(13)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2)与多个养殖池(30)的进水口连接,每一养殖池(30)的进水口处设有阀门,每一养殖池(3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回水管(40)、回水泵(50)、水处理池(60)的进水口连接,在多个养殖池(30)的近端和远端分别设有连通进水管(20)和回水管(40)的分流管道(72),每一分流管道(72)上设有流量计(70),流量计(70)的信号输出端与进水泵(10)的控制器(11)连接。但是现有的室内水产养殖系统存在着池底易沉积固体废物、中下部水体容易出现含氧量不足的情况,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水处理池、进水管、回水管、进水泵、回水泵和控制器,所述进水管、回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养殖池、水处理池连接,构成一个循环系统,所述进水泵位于所述进水管上,所述回水泵位于所述回水管上,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所述进水泵、回水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底部为锥形,其最低处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养殖池内设有支架和供氧管,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养殖池上部,所述供氧管悬挂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养殖池外设有供氧泵,所述供氧泵与所述供氧管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所述供氧泵连接。所述养殖池内设有底网,所述底网位于所述养殖池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养殖池的底部设置为锥形,池内的固体废物会沉积到池底的最低处,池底的最低处又与所述进水管连接,固体废物可轻易地通过进水管排出,不会在池底的角落等处沉积,保证了养殖池内的水质;底网可以防止养殖池内的养殖对象进入进水管;供氧管悬挂在支架上,其出气口位于养殖池的中下部,对该处进行供氧,使得养殖池中下部的水体可以保持合适的含氧量,有助于养殖对象的生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中,1、养殖池;2、水处理池;3、进水管;4、回水管;5、进水泵;6、回水泵;7、控制器;8、支架;9、供氧管;10、供氧泵;11、底网。如图1所示,进水管3、回水管4的两端分别与养殖池1、水处理池2连接,构成一个循环系统,进水泵5位于进水管3上,回水泵6位于回水管4上,控制器7通过导线与进水泵5、回水泵6连接,养殖池I底部为锥形,其最低处与进水管3连接,支架8固定于养殖池I上部,供氧管9悬挂于支架8上,养殖池I外设有供氧泵10,供氧泵10与供氧管9连接,控制器7通过导线与供氧泵10连接,底网11位于养殖池I底部。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室内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I)、水处理池(2)、进水管(3)、回水管(4)、进水泵(5)、回水泵(6)和控制器(7),所述进水管(3)、回水管(4)的两端分别与养殖池(I)、水处理池(2)连接,构成一个循环系统,所述进水泵(5)位于所述进水管(3)上,所述回水泵(6)位于所述回水管(4)上,所述控制器(7)通过导线与所述进水泵(5)、回水泵(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I)底部为锥形,其最低处与所述进水管(3)连接,所述养殖池(I)内设有支架(8)和供氧管(9),所述支架(8)固定于所述养殖池(I)上部,所述供氧管(9)悬挂于所述支架(8)上,所述养殖池(I)外设有供氧泵(10),所述供氧泵(10)与所述供氧管(9)连接,所述控制器(7)通过导线与所述供氧泵(10)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I)内设有底网(11),所述底网(11)位于所述养殖池(I)底部。【文档编号】A01K63/00GK203505327SQ201320516820【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专利技术者】刘 英 申请人:刘 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室内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水处理池(2)、进水管(3)、回水管(4)、进水泵(5)、回水泵(6)和控制器(7),所述进水管(3)、回水管(4)的两端分别与养殖池(1)、水处理池(2)连接,构成一个循环系统,所述进水泵(5)位于所述进水管(3)上,所述回水泵(6)位于所述回水管(4)上,所述控制器(7)通过导线与所述进水泵(5)、回水泵(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底部为锥形,其最低处与所述进水管(3)连接,所述养殖池(1)内设有支架(8)和供氧管(9),所述支架(8)固定于所述养殖池(1)上部,所述供氧管(9)悬挂于所述支架(8)上,所述养殖池(1)外设有供氧泵(10),所述供氧泵(10)与所述供氧管(9)连接,所述控制器(7)通过导线与所述供氧泵(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
申请(专利权)人:刘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