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8240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导向孔;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过传感器的外壳上的安装孔和安装支架上的导向孔并固定在传感器的外壳和安装支架上;和弹性元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安装支架之间,使得所述传感器能够克服弹性元件的变形力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沿所述支撑杆移动。因此,当外部触发作用力或触发位移过大时,传感器会克服弹性元件的初始变形力相对于安装支架移动,从而利用弹性缓冲给传感器触发动作预留一定的弹性释放空间,既能有效地降低对安装位置的精度要求,又能在发生过大作用力或过大触发位移时有效保护传感器件,使传感器即使在过大作用力或过大触发位移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导向孔;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过传感器的外壳上的安装孔和安装支架上的导向孔并固定在传感器的外壳和安装支架上;和弹性元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安装支架之间,使得所述传感器能够克服弹性元件的变形力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沿所述支撑杆移动。因此,当外部触发作用力或触发位移过大时,传感器会克服弹性元件的初始变形力相对于安装支架移动,从而利用弹性缓冲给传感器触发动作预留一定的弹性释放空间,既能有效地降低对安装位置的精度要求,又能在发生过大作用力或过大触发位移时有效保护传感器件,使传感器即使在过大作用力或过大触发位移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专利说明】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接触式传感器普遍采用非柔性固定的安装方式,这种安装方式需要较高的安装定位精度,同时传感器本身也需要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来抵御来自触发该传感器动作(接触或者闭合动作)的较大作用力。然而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传感器,例如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外界较大的作用力易导致传感器的内部结构损坏,使其失灵。又或者由于安装位置精度的偏差,使传感器过压或压力不够,而导致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采用柔性安装方式将传感器安装在其上,利用弹性缓冲给传感器触发动作预留一定的弹性释放空间,既能有效地降低对安装位置的精度要求,又能在发生过大作用力时有效保护传感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导向孔;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过传感器的外壳上的安装孔和安装支架上的导向孔并固定在传感器的外壳和安装支架上;和弹性元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安装支架之间,使得所述传感器能够克服弹性元件的变形力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沿所述支撑杆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性元件被设置成:在没有外部作用力F1作用在传感器上时,所述弹性元件对传感器施加预定的初始变形力Ftl,所述初始变形力Ftl被设置成略大于使传感触头移动到与外壳平齐时的外部作用力F/,且小于传感器能够承受的最大作用力Fmax ;施加在传感器上的初始变形力Ftl的方向与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的外部作用力F1的方向相反,使得当施加在传感器上的外部作用力F1大于传感器触头的触发力Fa且小于Ftl时,所述传感器被触发接通并开始传送传感信号,但所述弹性元件不发生变形;并且当施加在传感器上的外部作用力F1持续增大到F/时,传感触头移动到与外壳齐平,若此时继续增加外部作用力F1,该作用力会直接施加在传感器外壳上,当外部作用力F1大于Ftl时,所述弹性元件开始变形从而将部分外力转换为弹簧的变形力,使得传感触头所承受的外力保持小于最大作用力Fmax。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一个开口,所述传感器的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该开口中并能够在该开口中移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安装装置具有一根或多根支撑杆,当具有多根支撑杆时,所述多根支撑杆分别从传感器的外壳上的多个安装孔和安装支架上的多个导向孔穿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穿过传感器的安装孔和安装支架的导向孔并通过卡止件固定在传感器和安装支架中的一个上;并且所述支撑杆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固定在传感器和安装支架中的另一个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形成有径向凹陷的卡槽部,所述卡止件固定在该卡槽部中;并且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形成有径向凸起的增大部,用于将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在传感器和安装支架中的另一个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开口形成在安装支架的一个侧边上,并且呈大致的U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支撑杆的位于安装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元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仅在所述支撑杆的位于安装支架的两侧中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元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壁,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壁上;和与第一支架壁垂直的第二支架壁,所述第二支架壁用于固定到一个固定体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由一条形板折叠而成,并且所述第一支架壁为折叠成矩形的框架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壁,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壁上;与第一支架壁垂直的第二支架壁,所述第二支架壁用于固定到一个固定体上;和第三支架壁,所述第三支架壁连接在第一支架壁和第二支架壁之间,使得整个安装支架呈三角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为模制件或机加工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传感器为接触式传感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传感器为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或光纤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安装装置通过弹性元件对传感器施加预定的初始变形力(也就是对传感器的保护力),当外部触发作用力过大或触发位移过大时,传感器会克服弹性元件的初始变形力相对于安装支架移动,从而利用弹性缓冲给传感器触发动作预留一定的弹性释放空间,既能有效地降低对安装位置的精度要求,又能在发生过大作用力时有效保护传感器件,使传感器即使在此一过大作用力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当外界作用力大于传感器本身的保护力时,该技术的设计可自动将作用力转移至该弹性缓冲。同样地,若触发作用的位移超过传感器限定位移时,也能将超程位移转移至弹性缓冲元件中,实现对传感器的保护,使传感器仍能正常工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图1中的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装置的安装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显示图1中的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装置的支撑杆的立体示意图;和图4显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用于安装传感器30的安装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图1中的用于安装传感器30的安装装置的安装支架10的立体示意图;图3显示图1中的用于安装传感器30的安装装置的支撑杆20的立体示意图。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传感器30的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支架10,在所述安装支架10上形成有导向孔13 ;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穿过传感器30的外壳31上的安装孔和安装支架10上的导向孔13并固定在传感器30的外壳31和安装支架10上;和弹性元件50,安装在所述支撑杆20和所述安装支架10之间,使得所述传感器30能够克服弹性元件50的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0),在所述安装支架(10)上形成有导向孔(13);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穿过传感器(30)的外壳(31)上的安装孔和安装支架(10)上的导向孔(13)并固定在传感器(30)的外壳(31)和安装支架(10)上;和弹性元件(50),安装在所述支撑杆(20)和所述安装支架(10)之间,使得所述传感器(30)能够克服弹性元件(50)的变形力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10)沿所述支撑杆(20)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麟童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