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粘贴装饰物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7818 阅读:210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把装饰物体S粘贴在型体W上的装置,旨在当装饰物体配合在型体的凹部B时把它的拉长和残余应力减至最小,以使装饰物体和型体不会分开。它包括一安装在下平板1上的下模2;一用升降汽缸3垂直可动的置于下平板上面的且有类似和大于型体上的配合槽M的外形的开口的接收板4;多个装在接收板上面向并围绕开口的夹持器5;一从上平板6悬挂的上模7,上模有垂直可动的预压构件7A,该构件的外形小于配合槽的外形;和从上平板悬挂的压杆9。(*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把象皮、布、粘合织物、毡等这样的片型装饰物体粘贴在型体上的装置。按常规,当把装饰物体粘贴在象汽车门装饰这样的型体上时,通常使用如图5中的一种装置。如在图5和6中,它包括一上模21,夹持器22、22和一下模23,在那里,上模21的下表面安装在下模23上的型体上的表面上。在这个装置工作时,型体W′设置在下模23上,配置在型体表面上面的装饰物体S′覆盖型体并且拉紧。装饰物体S′的边缘用夹持器22固定,然后下放上模21,因此,通过上模21的下表面把装饰物体S′挤压并粘贴在型体上。然而,在该装置工作时,如果装饰物体粘贴有凹的部分的型体W′上,上模21的向下运动使装饰物体S′在接触凹的部分的其余部分之前接触凹的部分的上边缘(见图6)。由于粘合剂用在型体W′的表面或装饰物体S′的下表面。因此,当上模21进一步向下运动把物体S′粘贴在凹的部分时,在凹的部分的边缘之下的装饰物体的一部分进一步被拉紧。于是在粘贴在它上的物体S′中有残余应力,因此引起在上模21向上运动后物体S′浮起或与以前粘贴在它上的型体W′分开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该缺陷,并且提供一种用于把片型装饰物体粘贴在型体上的一种装置,在那里当用凸的构件把装饰物体对着型体的凹的部分挤压时,装饰物体的拉长和其内的残余拉应力减至最小,因此生产无任何装饰物体和型体分开的优质产品。为了这个目的,用于把装饰物体粘贴在由配合槽形成的型体上的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一固定安装在下平板的上表面上的下模,一恰好配置在下平板上面的垂直可动的接收板,其中该接收板有一通常类似于并且稍微大于配合槽的外形的开口,多个安装在开口的周围部分的接收板的上表面上的夹持器,用于夹紧装饰物体,以致朝向开口引导夹持器并且朝向和离开开口运动,一配置在下平板上面的垂直可动的平板,一固定在上平板的上模,该上模有一相对于该上模垂直可动的预压构件,该上模的外形通常类似于并且稍微小于配合槽的外形,和一连接到用于推动接收板的上平板的压杆。采用本装置的结构,当装饰物体被挤压粘贴在放置在下模上的型体上时,由上模的向下运动和夹持器的运动,装饰物体按照上模的凸的形状预成型。当进一步下放上模时,预压构件把装饰物体挤压并且粘贴在型体的凹的部分上。然后下放上模,除去预压构件,以便完全把装饰物体粘贴在型体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剖视图,表示装饰物体粘贴在型体上之前的状态。图2是该实施例的示意剖视图,表示粘贴开始时的装饰物体。图3是在粘贴期间的该实施例的示意剖视图。图4是该实施例的示意剖视图,表示粘贴完成。图5是一种一般的装置的示意剖视图,表示装饰物体粘贴在型体之前的状态。图6类似于图5,但表示粘贴开始时的装饰物体的状态。现在将通过参照图1-4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在图1中,下模2牢固地安装在下平板1上。下模2的上表面这样成形以致它相应于型体W的凹的部分B和配合槽M。多个直立的升降汽缸3、3配置在下平板上的下模周围(附图中仅示出一个汽缸)。汽缸杆的端部这样支撑下模上面的接收板4以致接收板4是垂直可动的。接收板4有一通常类似于并且稍微大于配合槽M的外形的开口4A。多个夹持器5、5(附图中仅示出一个夹持器)这样安装在开口周围的接收板4上,以致朝向开口4A引导它们并且它们围绕开口4,而且它们能朝向和离开开口4A运动,并且固定装饰物体和对它施加拉力(参照日本技术公开公告6-36407)。相应于下平板1的垂直可动的上平板6配置在接收板4的上面。相应于下模2的上模7通过机架7B、7B自上平板6悬挂下来。上模7有一通常类似于并且稍微小于配合槽M的内径的外形或外周边。上模7在其中心部分有一通过弹簧8从那里悬挂下来的预压构件7A以致构件7A从上模7伸出并且可以相对于上模7垂直运动。构件7A有一相应于型体W的凹的部分B的下表面。多个压杆9、9(附图中仅示出一个杆)配置在上模7周围。这样设计杆9、9,以致当下放上平板6时,在上模7接触下模2上的型体W之前,与接收板4接触,并且杆克服升降汽缸3、3的上推力向下压接收板4。数字10和11分别是环形加热切割器和装配边缘,二者连接到汽缸上(未示出)。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汽缸来举起接收板。它们可以用弹簧代替。现在将参照如上面叙述的装置说明把装饰物体粘贴在型体上的过程。首先,如在图1中,把型体W放在下模2上,以便它与之配合,而且装饰物体S在其周边用夹持器5、5固定装饰物体以便对装饰物体施加拉力。然后下放上平板6。因此,如在图2中,预压构件7A首先开始挤压装饰物体S,夹持器5、5朝向开口7运动。按相应于预压构件7A的下表面的形状使装饰物体S预成型并且把它下放。如在图3中,当上平板6继续向下运动时,压杆9、9与接收板4的上表面接触,因此板4和装饰物体S下移,最后把装饰物体S挤压粘贴在型体W的凹的部分上。当平板6进一步向下运动时,预压构件7A进入上模7的内部,上模7和接收板4进一步向下运动,同时夹持器5、5朝向开口4A运动。因此,如在图4中,装饰物体S完全被挤压在型体W上并且被粘贴在其上,同时上平板6停止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由于装饰物体S是从型体W的凹的部分B粘贴到它的外部部分的,因此在粘贴到型体W上的装饰物体S内几乎不产生残余应力。然后下放加热切割器10从装饰体S修整去任何多余的部分,而且下放修整边缘11使装饰物体S的修整的边缘与配合槽M配合。于是完成该过程。如上面所述可清楚地看到,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上模的向下运动及接收板和夹持器的运动分阶段进行,因此使装饰物体预成型为相应于上模形状的凸的形状,首先把装饰物体粘贴在型体的凹的部分上,然后粘贴其余的部分。因此在粘贴在型体上的装饰物体内几乎不引起残余应力,制造没有装饰物体和型体分开的优质产品。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把装饰物体粘贴在由配合槽形成的型体上的装置,包括一固定安装在下平板(1)的上表面上的下模(2);一恰好配置在下平板(1)上面的垂直可动的接收板(4),其中接收板有一开口(4A),开口通常类似于并且稍微大于配合槽(M)的外形;多个安装在开口周围部分的接收板的上表面上的夹持器5、5,用于夹持装饰物体,以致朝向开口引导夹持器,并且朝向和离开开口运动;一配置在下平板(1)上面的垂直可动的上平板(6);一固定在上平板的上模(7),该上模有一相对于该上模垂直可动的预压构件(7A),该上模的外形通常类似于并且稍微小于配合槽的外形;和一连接到用于推动接收板的上平板的压杆。全文摘要把装饰物体S粘贴在型体W上的装置,旨在当装饰物体配合在型体的凹部B时把它的拉长和残余应力减至最小,以使装饰物体和型体不会分开。它包括一安装在下平板1上的下模2;一用升降汽缸3垂直可动的置于下平板上面的且有类似和大于型体上的配合槽M的外形的开口的接收板4;多个装在接收板上面向并围绕开口的夹持器5;一从上平板6悬挂的上模7,上模有垂直可动的预压构件7A,该构件的外形小于配合槽的外形;和从上平板悬挂的压杆9。文档编号B60J5/00GK1140658SQ9610806公开日1997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福次小沢, 久元立木, 哲薮野 申请人:新东工业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把装饰物体粘贴在由配合槽形成的型体上的装置,包括:一固定安装在下平板(1)的上表面上的下模(2);一恰好配置在下平板(1)上面的垂直可动的接收板(4),其中接收板有一开口(4A),开口通常类似于并且稍微大于配合槽(M)的外形 ;多个安装在开口周围部分的接收板的上表面上的夹持器5、5,用于夹持装饰物体,以致朝向开口引导夹持器,并且朝向和离开开口运动;一配置在下平板(1)上面的垂直可动的上平板(6);一固定在上平板的上模(7),该上模有一相对于该上模垂直 可动的预压构件(7A),该上模的外形通常类似于并且稍微小于配合槽的外形;和一连接到用于推动接收板的上平板的压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次小久元立木哲薮野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 2014年12月05日 21:50
    对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进行艺术加工的手法它必须与所装饰的客体有机地结合成为统一和谐的整体以便丰富艺术形象扩大艺术表现力加强审美效果并提高其功能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早期定义是指佩带于头上持饰物而现代定义是指与服装或者相关环境相配套起装饰作用饰品以达到美化自身的效果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