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晶屏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545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晶屏风,由多个移动碳晶取暖墙通过铰链机构连接而成,该移动碳晶取暖墙包括碳晶发热组件和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晶发热组件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保护层(1)、第一碳晶发热板(2)、反射层(3)、填充层(4)、第二碳晶发热板(5)和第二保护层(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碳晶屏风不能双面传热的问题,特别适宜布置在生活、办公等场所。(*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晶屏风,由多个移动碳晶取暖墙通过铰链机构连接而成,该移动碳晶取暖墙包括碳晶发热组件和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晶发热组件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保护层(1)、第一碳晶发热板(2)、反射层(3)、填充层(4)、第二碳晶发热板(5)和第二保护层(6)。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碳晶屏风不能双面传热的问题,特别适宜布置在生活、办公等场所。【专利说明】—种碳晶屏风
本技术涉及一种碳晶屏风,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取暖式的碳晶屏风。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目前,空气调节设备已经在城乡居民家庭中基本普及,但是在现有的空调设备、尤其是取暖设备中,发热部件依然以电热丝或用电热丝制成的电热管为主。该类发热部件的缺陷是能耗较大,在居住环境这些温升要求不高(一般只需温度上升20-30度即可)的场合,电热能量转换的效率不够高,另外发热部件的安全性尚待提高。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078209.1公开了一种碳晶屏风,包括屏风框架、碳晶电热板和装饰层,至少两扇屏风框架通过折页连接在一起,屏风框架内安装有碳晶电热板,碳晶电热板的正反两面设置有装饰层,碳晶电热板下部通过电源导线与温控器连接。虽然上述专利采用屏风框架解决了以往碳晶墙暖移动不方便的问题,但是该碳晶屏风不能做到双面取暖,而且采用普通折页不能做到360°的旋转,不利于碳晶屏风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晶屏风,解决了现有碳晶屏风不能双面传热,导致空间内传热速度不高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晶屏风,由多个移动碳晶取暖墙通过铰链机构连接而成,该移动碳晶取暖墙包括碳晶发热组件和边框组件,所述碳晶发热组件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保护层、第一碳晶发热板、反射层、填充层、第二碳晶发热板和第二保护层。作为本技术移动的一种改进,该碳晶屏风还包括一端分别与第一碳晶发热板和第二碳晶发热板相连,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相接的主电源线。进一步的,边框组件包括立柱,与该立柱配合连接形成封闭结构的横档,以及设置在立柱底部与地面相接的塑料连接件;为了防止塑料连接件与地面过度磨损,该塑料连接件与地面的接触部设有耐磨橡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填充层为橡塑板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填充层;反射层为采用金属铝箔制成的反射层。作为本技术移动的更进一步改进,铰链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立柱,用于连接所述两个立柱的连接片,以及用于连接立柱与连接片的销钉;所述立柱相互配合的表面为圆弧形,采用该机构可以使得前述移动碳晶取暖墙之间可以做到360°旋转。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立柱相互配合的表面还设置有锯齿形齿廓的齿部,该立柱上设置有用于安置连接片的第一凹槽,以及用于装配销钉的第二凹槽。在边框组件上还设置有与主电源线相连的插座,优选的,该插座布置在塑料连接件上,所述插座为三头插座,为了方便插座在有限的空间上布置,其三个插脚呈直线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依次叠合的第一保护层、第一碳晶发热板、反射层、填充层、第二碳晶发热板和第二保护层,实现了碳晶屏风的双面传热,特别适宜布置在生活、办公等场所;进一步的,通过立柱、连接片、销钉相互配合的方式,实现普通折页不能做到的360°旋转,更加方便了碳晶屏风的布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铰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1至3,—种碳晶屏风,由多个移动碳晶取暖墙通过铰链机构连接而成,该移动碳晶取暖墙包括碳晶发热组件和边框组件,所述碳晶发热组件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保护层1、第一碳晶发热板2、反射层3、填充层4、第二碳晶发热板5和第二保护层6。作为本技术移动的一种改进,该碳晶屏风还包括一端分别与第一碳晶发热板2和第二碳晶发热板5相连,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相接的主电源线8。进一步的,边框组件包括立柱9,与该立柱9配合连接形成封闭结构的横档10,以及设置在立柱9底部与地面相接的塑料连接件11 ;为了防止塑料连接件与地面过度磨损,该塑料连接件11与地面的接触部设有耐磨橡胶。优选的,填充层4在该碳晶屏风中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其材料为橡塑板或聚氨酯;反射层3为采用金属铝箔制成的反射层。进一步的,铰链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立柱9,用于连接所述两个立柱9的连接片12,以及用于连接立柱9与连接片12的销钉13 ;所述立柱9相互配合的表面为圆弧形,采用该机构可以使得前述移动碳晶取暖墙之间可以做到360°旋转。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立柱9相互配合的表面还设置有锯齿形齿廓的齿部,该立柱9上设置有用于安置连接片12的第一凹槽91,以及用于装配销钉13的第二凹槽(图中未标记)。在边框组件上还设置有与主电源线8相连的插座7,优选的,该插座7布置在塑料连接件上11,所述插座7为三头插座,为了方便插座在有限的空间上布置,其三个插脚呈直线布置。装配时,将各移动碳晶取暖墙的主电源线与插座相接,保证在通电后,每块取暖墙都可以正常工作,然后将连接片安置在第一凹槽内,将销钉装在第二凹槽中。该销钉与第二凹槽紧配合,与连接片间隙配合。铰接完成,组成本技术保护的碳晶屏风。通电后,第一碳晶发热板和第二碳晶发热板中的碳分子之间发生剧烈的摩擦和撞击,产生的热能以远红外辐射和对流的形式对两面传递,实现双面加热,提高了空间内的传热速度,方便了取暖。【权利要求】1.一种碳晶屏风,由多个移动碳晶取暖墙通过铰链机构连接而成,该移动碳晶取暖墙包括碳晶发热组件和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晶发热组件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保护层(I)、第一碳晶发热板(2)、反射层(3)、填充层(4)、第二碳晶发热板(5)和第二保护层(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晶屏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分别与第一碳晶发热板(2)和第二碳晶发热板(5)相连,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相接的主电源线(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晶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组件包括立柱(9),与该立柱(9)配合连接形成封闭结构的横档(10),以及设置在立柱底部与地面相接的塑料连接件(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晶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4)为橡塑板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填充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晶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立柱(9),用于连接所述两个立柱的连接片(12),以及用于连接立柱(9)与连接片(12)的销钉(13);所述立柱(9)相互配合的表面为圆弧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晶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9)相互配合的表面还设置有锯齿形齿廓的齿部。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晶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9)上设置有用于安置连接片的第一凹槽(91),以及用于装配销钉的第二凹槽。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碳晶屏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边框组件上与主电源线(8)相连的插座(7),该插座为三头插座,并且其三个插脚呈直线布置。【文档编号】F24D13/00GK203517964SQ201320478040【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6日 优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晶屏风,由多个移动碳晶取暖墙通过铰链机构连接而成,该移动碳晶取暖墙包括碳晶发热组件和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晶发热组件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保护层(1)、第一碳晶发热板(2)、反射层(3)、填充层(4)、第二碳晶发热板(5)和第二保护层(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川诸吉良刘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帅旗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