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长丝加强层的一次性围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19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长丝加强层(60)的围涎(20),该长丝加强层(60)可以被设置在一个纸质顶片(40)和一个塑料薄膜底片(80)之间。该长丝加强层(60)可以由一种聚烯烃纤维的非织造网面制成,以使围涎具有抗撕裂性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使用的围涎,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长丝加强层的抗撕裂一次性围涎。一次性使用的围涎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例如,在给婴儿喂食时可以使用这类围涎。一次性使用的围涎可以具有一种包括多个层面的叠层结构。例如,一次性使用的围涎可以包括一个用于接纳洒落的食物的吸湿性纸质顶片和一个用于防止洒落的液体透过围涎流到婴儿衣物上的由塑料薄膜制成的底片。已有技术也公开了几种具有三层结构的围涎,例如在两个纸质层面之间夹有一个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层面。已有技术中公开的其它几种围涎设计方案包括具有一种带薄纱装饰层的多层结构的围涎,以及具有由塑料薄膜制成的、带有用于接住并保持住食物的槽和孔的前片的围涎。已有技术还给出了用一种开口网眼或网状材料盖住一个纸质围涎以便将所述的纸夹持住的教导。下面这些参考文件公开了各种围涎结构1964年4月1日授予Brown的第3286279号美国专利;1965年7月15日授予Farber等人的第3329969号美国专利;1971年9月28日授予Taranto的第3608092号美国专利;1976年9月14日授予Gruenwald的第3979776号美国专利;1983年11月22日授予Moret等人的第4416025号美国专利;授予Ahr的第4441212号美国专利;1984年5月1日授予Noel的第4445231号美国专利;1989年12月5日授予Rose的第4884299号美国专利。公知的具有纸层和塑料层结构的一次性围涎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婴儿有可能会从围涎上撕下一些小片。把围涎撕破是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因为这样会减少对婴儿衣服的有效覆盖,并且还增加了需要丢弃的额外的废片。仅仅通过采用塑料薄膜构成防水的底片来防止将围涎撕破总的来说并不令人满意。这类塑料薄膜通常在强度和柔软性方面不可能两全其美。例如,比较结实的聚合物总是不够柔软,而通过增加厚度来提高强度也会使柔软性降低。另外,在围涎的朝向衣物的底面上加一层保护层并不能对纸质的顶片起到预期加强作用。而在围涎的外部前表面上加一个保护层不但不能对塑料的底片起到支持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围涎的外部前表面的美观,同时还会影响对洒落在围涎的外部前表面上的液体的吸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撕裂同时又不会对围涎的吸收性能、美观、或柔软性产生不利影响的一次性围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一次性围涎。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一个加强层的一次性围涎,可以将这个加强层置于一个纸质的顶片和一个由塑料薄膜制成的底片之间,并且可以将它接合在顶片或底片中的一个之上,或者接合在这两者之上。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一个吸湿性的纸质顶片、一个由塑料薄膜制成的底片和一个位于所述的顶片和底片之间的长丝加强层的一次性围涎,所述的加强层的抗拉强度至少大于顶片层或底片层中的一层的抗拉强度,以便承载由穿用者施加的拉负荷,并且加强层中的开孔的尺寸被设计得能够防止穿用者从顶片上撕下一些小碎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一种复合结构的一次性围涎,所述的复合结构包括一层吸湿性的、液体可以透过的外顶片层;一个朝向衣服的底片层,所述的底片层相对于顶片而言是液体不可以透过的;以及一个被设置在所述的底片和顶片之间的、可以承受负荷的长丝加强层。在一个实施例中,长丝加强层被放置在顶片的下面,并且接合在顶片和底片的相对的表面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围涎的抗拉强度可以至少为大约2500克/英寸,更为可取的是至少为大约2500克/英寸,最为可取的是至少为大约3000克/英寸。围涎的抗弯刚度可以小于大约20克-厘米,更为可取的是小于大约15克-厘米,最为可取的是小于大约12克-厘米。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围涎可以在抗弯刚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具有相对较高的抗拉强度,当用强度/柔软度之比表示时,该比值可以大于大约150,更具体地,对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而言,该比值可以大于大约30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长丝加强层可以由一层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的网面构成。这层非织造的纤维网面可以是一层单位面积重量在大约5至大约30克/平方米之间的、纺丝的(spunlaid)、热粘合聚烯烃纤维的非织造网面。尽管本说明书的末尾附有特别指出并清楚限定了构成本专利技术主题的权利要求,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所作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将得到更好的理解,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标号用于表示大体上相同的部件,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围涎的前视平面图,图中围涎的顶片被剖去了一部分以便显示出位于顶片和底片之间的长丝加强网,所述的长丝加强网中的长丝总体上沿纵向和横向延伸;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围涎的后视平面图,图中围涎的底片被剖去了一部分以便显示出位于顶片和底片之间的长丝加强网,所述的长丝加强网中的长丝总体上沿着与纵向斜交叉的方向延伸;图3是沿图1中的3-3线的局部剖视图,图中示出位于顶片和底片之间的长丝网;图4是所述长丝网的一个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一个一次性围涎在使用状态下的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围涎的前视平面图,图中的围涎被部分剖去,它具有一个位于顶片和底片之间的由一种非织造的网面制成的长丝加强层,该非织造的网面位于顶片之下;图7是沿图6中的7-7线的剖视图;图8是一个围涎的横剖视图,该围涎有一个接合在底片的朝外的表面上的非织造网面。图1-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围涎20。围涎20包括一个围涎主体22和一对在围涎的纵向中线21的两侧从围涎主体22延伸出来的肩部延伸片24和26。“纵向”一词表示这样一个方向或轴线,当穿用者穿上该围涎时,所述的方向或轴线大致平行于一条从穿用者的头部伸向穿用者的腰部的线。“横向”表示一个垂直于纵向的方向或轴线,当穿用者穿上该围涎时,所述的方向或轴线总体上平行于一条横跨穿用者的胸部的直线。围涎20具有一个外周,所述的外周可以包括两条总体上沿纵向延伸的侧边32和34,一条总体上沿横向延伸的底边36以及一个颈部开口38。颈部开口38位于肩部延伸片24和26之间,当穿用者穿上该围涎时,颈部开口38接纳穿用者的颈部。图1示出颈部开口38总体上呈U形,但应当理解,还可以采用其它颈部开口形状,包括各种开口的和封口的形状。为了展示各种围涎形状,特将以下美国专利引作参考1983年11月22日授予Moret等人的美国第4416025号专利;授予Ahr的美国第4441212号专利;以及1984年5月1日授予Noel的美国第4445231号专利。本专利技术的围涎20包括一种具有多个叠层的复合结构。在图1-5中,这种围涎包括一个吸湿性的、液体可以透过的外顶片层40;一个朝向衣服的底片层80,所述的底片层80相对于顶片40而言是液体不可以透过的;以及一个被设置在所述的底片层80和顶片层40之间的、承受负荷的长丝加强层,例如一个长丝网60。顶片40具有一个用于接纳洒落的食物的第一外表面42和一个第二内表面44。底片80具有一个朝向衣服的第一表面82和一个第二表面84。底片80的表面84和顶片40的表面44是相对的表面。长丝网60可以具有许多遍布于其上的开孔70,并且可以接合在顶片40和底片80的相对的表面44和84上。长丝网60所具有的抗拉强度和拉伸伸长特性使其能够承受作用在围涎20上的负荷,由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多个叠层的一次性围涎,这种一次性围涎包括:一层吸湿性的、液体可以透过的外顶片层;一个底片层,所述的底片层相对于顶片而言是液体不可以透过的;和一个设置在所述的底片和顶片之间的长丝加强层,所述的长丝加强层的抗拉强度大于顶片的 抗拉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理查德N莱因哈特
申请(专利权)人: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