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配电网
,用于对智能配电网运行的评估,其中综合评估方法也可用于传统配电网评估和规划方案辅助决策。
技术介绍
智能电网代表当今电网发展变革的最新方向,目前欧美许多国家均在积极规划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也于2009年5月首次向社会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并初步披露了其建设时间表,这标志着中国智能电网建设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时至今日,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若干以智能配用电为代表的示范园区也初具规模。那么,当前的智能电网一特别是首当其冲的智能配电网一距离发展目标还有多远?智能配电网运行过程中还有哪些薄弱环节?它能否体现智能配电网应具备的“高效”特征?回答这些问题依赖于对智能配电网运行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估。对智能配电网运行高效性的评估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明确当前电网运行所处的阶段,找出与理想目标的差距和发展方向,同时还能衡量电力企业在运营智能配电网方面取得的进展,它能够通过提供一组关键性能指标来评判智能配电网的高效运行水平,有效的为电网调度提供技术支持。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在我国的大规模开展,当前亟需行之有效的高效运行评估来对建设和运营过程进行指导。传统的配电网评估主要包括可靠性评价、经济性评价、安全性评价、供电质量评价等单项指标的评估,这些评估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评价了配电网的运行水平,但未上升到整体性评价的水平,对电网实际建设的总体指引性不强,由于是从不同角度的单独评估,往往也容易顾此失彼。我国城、农网改造结束后,一些地区对配电网供电能力进行了后评估,评估的内容更加丰富,但主要还是侧重于对供电能力的评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配电网运行的综合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智能配电网特点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优质性和智能性,获取待评估配电网的运行数据,并对获取的运行数据进行统一处理,最后使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得到一个反映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相应的控制调整,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智能配电网运行综合评估的对象;2)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结构:构建包括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优质性和智能性五个方面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明确各项评估指标的定义、内涵;对评估指标进行分类,依据指标能否量化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其中定量指标依据指标性能优劣和指标值之间的关系分为极大型指标、极小型指标和固定型指标,极大型指标是指指标值越大指标性能越优,极小型指标是指指标值越小指标性能越优,固定型指标是指指标数值在处于某一固定区间或接近某一固定值时指标性能越优;3)设置评估指标的权重:a).根据对各层指标两两之间重要程度的分析形成判断矩阵;b).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c).将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 ...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27 CN 201210491191.71.一种智能配电网运行的综合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智能配电网特点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优质性和智能性,获取待评估配电网的运行数据,并对获取的运行数据进行统一处理,最后使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得到一个反映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相应的控制调整,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智能配电网运行综合评估的对象; 2)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结构: 构建包括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优质性和智能性五个方面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明确各项评估指标的定义、内涵;对评估指标进行分类,依据指标能否量化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其中定量指标依据指标性能优劣和指标值之间的关系分为极大型指标、极小型指标和固定型指标,极大型指标是指指标值越大指标性能越优,极小型指标是指指标值越小指标性能越优,固定型指标是指指标数值在处于某一固定区间或接近某一固定值时指标性能越优; 3)设置评估指标的权重: a).根据对各层指标两两之间重要程度的分析形成判断矩阵; b).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c).将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得到各单层指标相对与其直接上级指标的单排序权重值; d).进行单排序一致性校验,如通过校验则继续步骤e),如未通过一致性校验则返回步骤a); e).进行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校验,如通过校验则继续步骤f),如未通过一致性校验则返回步骤a); f).基于单排序权重的计算结果求得各单项指标的层次总排序权重ai ; 4)设定指标的评分标准: 对于定量指标,为表征指标评分随指标值变化的走势,需设定指标评分曲线;对于定性指标,则根据指标的性能设定该指标的评分; 5)对指标进行评分: 对评估对象所处的电网进行调研和分析,计算定量指标的指标值分析定性指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楷,马丽,龙禹,倪炜,李子韵,肖晶,王自桢,崔艳妍,刘苑红,刘伟,张鑫,王晓丹,丁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