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式低刚度大位移自平衡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5932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通式低刚度大位移自平衡减振装置,涉及船用减振接管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减振装置的弹性元件设计为以芳纶纤维为骨架材料、U形环状结构的增强橡胶制品,带密封腔的弹性元件以自身的凸缘嵌入中间法兰和压紧环之间的型槽中,并用螺栓紧固,保证连接的密封性;由于内部压力作用在上法兰上的力通过拉紧螺杆传递给底部管法兰,力的大小等于作用在中间法兰的力,中间法兰又通过拉紧螺杆与顶部管法兰连接,因此由弹性元件和法兰构成的腔室实现减振接管的自平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拉紧螺杆、密封腔室、法兰的共同作用实现自平衡,用以补偿管路系统变形,降低从设备沿管路传递给船体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通式低刚度大位移自平衡减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用减振接管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直通式低刚度大位移自平衡减振>J-U ρ?α装直。
技术介绍
传统的船用平衡式橡胶减振接管,由法兰、平衡环、橡胶和螺栓等构成,例如PXG型减振接管,参见CB*3252-86《平衡式橡胶减振接管》。减振接管安装在管路中间,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减振接管两端的法兰产生的盲板力较大,靠压缩两个平衡环之间的橡胶材料来消弱,由于橡胶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很强,导致减振接管不平衡力难以控制;同时减振接管本身结构决定了减振接管工作时具有较大的刚度,因此减振接管的减振降噪效果有限,且实现的位移补偿量较小,容易引起超差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直通式低刚度大位移自平衡减振装置,通过拉紧螺杆、密封腔室、法兰的共同作用实现自平衡,用以补偿管路系统变形,降低从设备沿管路传递给船体的振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通式低刚度大位移自平衡减振装置,包括底部管法兰、第一中间法兰、中间压紧环、第二中间法兰、上法兰、顶部管法兰、第一拉紧螺杆和第二拉紧螺杆,底部管法兰、第一中间法兰、中间压紧环、第二中间法兰、上法兰、顶部管法兰从下到上依次排列套在管子外部,顶部管法兰、底部管法`兰的内壁均紧贴管子的外壁,上法兰套在顶部管法兰外部,上法兰的内壁与顶部管法兰的外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第一中间法兰、中间压紧环的内壁与管子的外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第二中间法兰位于上法兰的下方外侧,第二中间法兰的内壁与上法兰的外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顶部管法兰用于与该减振装置顶部的设备的法兰连接,底部管法兰用于与该减振装置底部的设备的法兰连接,底部管法兰、第一中间法兰、中间压紧环、第二中间法兰、上法兰、顶部管法兰的一侧通过第一拉紧螺杆相连,底部管法兰、第一中间法兰、中间压紧环、第二中间法兰、上法兰、顶部管法兰的另一侧通过第二拉紧螺杆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平衡压紧环,第一平衡压紧环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平衡压紧环,上法兰与第二中间法兰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下的、中部向上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中部下方形成U型空腔,第一弹性元件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外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对称,且内侧的长度小于外侧的长度,第一弹性元件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第二中间法兰与中间压紧环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上法兰与第一平衡压紧环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下表面紧贴着设置有开口朝下的、中部向上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二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中部下方形成U型空腔,第二弹性元件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外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对称,内侧的长度小于外侧的长度,第二弹性元件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中间压紧环与第一中间法兰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第一平衡压紧环与第二平衡压紧环之间的缝隙,上法兰、第一平衡压紧环、第二平衡压紧环通过螺栓相连,以保证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的密封性;所述第一中间法兰的内壁与管子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紧内环、第一压紧外环,第一压紧外环位于第一压紧内环的外侧,且第一压紧外环的内壁与第一压紧内环的外壁之间留有空隙,第一压紧内环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紧内环,第一压紧内环、第二压紧内环的内壁紧贴管子的外壁,第一压紧外环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紧外环,第二压紧外环位于第二压紧内环的外侧,且第二压紧外环的内壁与第二压紧内环的外壁之间留有空隙;底部管法兰与第一中间法兰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上的、中部向下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三弹性元件,第三弹性元件中部上方形成U型空腔,第三弹性元件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内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对称,且内侧的长度与外侧的长度相同,第三弹性元件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第二压紧外环与第一压紧外环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第二压紧内环与第一压紧内环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下表面紧贴着设置有开口朝上的、中部向下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四弹性元件,第四弹性元件中部上方形成U型空腔,第四弹性元件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内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对称,且内侧的长度与外侧的长度相同,第四弹性元件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第一压紧外环与第一中间法兰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第一压紧内环与底部管法兰之间的缝隙,第二压紧外环、第一压紧外环、第一中间法兰通过螺栓相连,第二压紧内环、第一压紧内环、底部管法兰通过螺栓相连,以保证第三弹性元件、第四弹性元件的密封性;所述顶部管法兰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压紧内环,第三压紧内环的下方设置有第四压紧内环,第三压紧内环、第四压紧内环的内壁紧贴管子的外壁,第三压紧内环的外壁与第一平衡压紧环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第四压紧内环的外壁与第二平衡压紧环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顶部管法兰与上法兰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下的、中部向上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五弹性元件,第五弹性元件中部下方形成U型空腔,第五弹性元件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外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对称,且内侧的长度与外侧的长度相同,第五弹性元件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上法兰与第一平衡压紧环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顶部管法兰与第三压紧内环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五弹性元件的下表面紧贴着设置有开口朝下的、中部向上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六弹性元件,第六弹性元件中部下方形成U型空腔,第六弹性元件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外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对称,且内侧的长度与外侧的长度相同,第六弹性兀件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第一平衡压紧环与第二平衡压紧环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第三压紧内环与第四压紧内环之间的缝隙,顶部管法兰、第三压紧内环、第四压紧内环通过螺栓相连,上法兰、第一平衡压紧环、第二平衡压紧环通过螺栓相连,以保证第五弹性元件、第六弹性元件的密封性;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第三弹性元件、第四弹性元件、第五弹性元件、第六弹性元件均是以芳纶纤维为骨架材料、外表面硫化增强的橡胶制品。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顶部管法兰与上法兰之间设置有套筒,顶部管法兰、套筒、上法兰通过第一拉紧螺杆相连,所述第一拉紧螺杆与套筒之间设置有橡胶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中间法兰与上法兰之间设置有应急外密封环,应急外密封环的顶部开有型槽,该型槽中嵌入橡胶环,该橡胶环与上法兰的下端面形成密封。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中间法兰的顶部外侧开有型槽,该型槽中嵌入橡胶环,该橡胶环与应急密封环的内侧面形成密封。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法兰、顶部管法兰、第五弹性元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浮动环和第一夹板,第一浮动环的顶部与上法兰之间留有缝隙,第一浮动环的内壁与顶部管法兰的外壁之间留有缝隙,第一浮动环的顶部外侧开有型槽,该型槽中嵌入橡胶环,该橡胶环与上法兰之间形成密封。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型槽下方沿竖直方向开有孔,第一夹板的上表面紧贴第一浮动环堵住该孔,第一夹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通式低刚度大位移自平衡减振装置,包括底部管法兰(6)、第一中间法兰(8)、中间压紧环(9)、第二中间法兰(10)、上法兰(12)、顶部管法兰(15)、第一拉紧螺杆(7)和第二拉紧螺杆(16),底部管法兰(6)、第一中间法兰(8)、中间压紧环(9)、第二中间法兰(10)、上法兰(12)、顶部管法兰(15)从下到上依次排列套在管子外部,顶部管法兰(15)、底部管法兰(6)的内壁均紧贴管子的外壁,上法兰(12)套在顶部管法兰(15)外部,上法兰(12)的内壁与顶部管法兰(15)的外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第一中间法兰(8)、中间压紧环(9)的内壁与管子的外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第二中间法兰(10)位于上法兰(12)的下方外侧,第二中间法兰(10)的内壁与上法兰(12)的外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顶部管法兰(15)用于与该减振装置顶部的设备的法兰连接,底部管法兰(6)用于与该减振装置底部的设备的法兰连接,底部管法兰(6)、第一中间法兰(8)、中间压紧环(9)、第二中间法兰(10)、上法兰(12)、顶部管法兰(15)的一侧通过第一拉紧螺杆(7)相连,底部管法兰(6)、第一中间法兰(8)、中间压紧环(9)、第二中间法兰(10)、上法兰(12)、顶部管法兰(15)的另一侧通过第二拉紧螺杆(16)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1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平衡压紧环(19),第一平衡压紧环(19)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平衡压紧环(20),上法兰(12)与第二中间法兰(10)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下的、中部向上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一弹性元件(17),第一弹性元件(17)中部下方形成U型空腔,第一弹性元件(17)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外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对称,且内侧的长度小于外侧的长度,第一弹性元件(17)的内外两 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第二中间法兰(10)与中间压紧环(9)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上法兰(12)与第一平衡压紧环(19)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7)的下表面紧贴着设置有开口朝下的、中部向上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二弹性元件(18),第二弹性元件(18)中部下方形成U型空腔,第二弹性元件(18)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外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对称,内侧的长度小于外侧的长度,第二弹性元件(18)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中间压紧环(9)与第一中间法兰(8)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第一平衡压紧环(19)与第二平衡压紧环(20)之间的缝隙,上法兰(12)、第一平衡压紧环(19)、第二平衡压紧环(20)通过螺栓相连,以保证第一弹性元件(17)、第二弹性元件(18)的密封性;所述第一中间法兰(8)的内壁与管子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紧内环(24)、第一压紧外环(23),第一压紧外环(23)位于第一压紧内环(24)的外侧,且第一压紧外环(23)的内壁与第一压紧内环(24)的外壁之间留有空隙,第一压紧内环(2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紧内环(21),第一压紧内环(24)、第二压紧内环(21)的内壁紧贴管子的外壁,第一压紧外环(2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紧外环(22),第二压紧外环(22)位于第二压紧内环(21)的外侧,且第二压紧外环(22)的内壁与第二压紧内环(21)的外壁之间留有空隙;底部管法兰(6)与第一中间法兰(8)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上的、中部向下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三弹性元件(25),第三弹性元件(25)中部上方形成U型空腔,第三弹性元件(25)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内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 对称,且内侧的长度与外侧的长度相同,第三弹性元件(25)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第二压紧外环(22)与第一压紧外环(23)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第二压紧内环(21)与第一压紧内环(24)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三弹性元件(25)的下表面紧贴着设置有开口朝上的、中部向下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四弹性元件(26),第四弹性元件(26)中部上方形成U型空腔,第四弹性元件(26)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内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对称,且内侧的长度与外侧的长度相同,第四弹性元件(26)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第一压紧外环(23)与第一中间法兰(8)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第一压紧内环(24)与底部管法兰(6)之间的缝隙,第二压紧外环(22)、第一压紧外环(23)、第一中间法兰(8)通过螺栓相连,第二压紧内环(21)、第一压紧内环(24)、底部管法兰(6)通过螺栓相连,以保证第三弹性元件(25)、第四弹性元件(26)的密封性;所述顶部管法兰(15)的底部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通式低刚度大位移自平衡减振装置,包括底部管法兰(6)、第一中间法兰(8)、中间压紧环(9)、第二中间法兰(10)、上法兰(12)、顶部管法兰(15)、第一拉紧螺杆(7)和第二拉紧螺杆(16),底部管法兰(6)、第一中间法兰(8)、中间压紧环(9)、第二中间法兰(10)、上法兰(12)、顶部管法兰(15)从下到上依次排列套在管子外部,顶部管法兰(15)、底部管法兰(6)的内壁均紧贴管子的外壁,上法兰(12)套在顶部管法兰(15)外部,上法兰(12)的内壁与顶部管法兰(15)的外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第一中间法兰(8)、中间压紧环(9)的内壁与管子的外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第二中间法兰(10)位于上法兰(12)的下方外侦牝第二中间法兰(10)的内壁与上法兰(12)的外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顶部管法兰(15)用于与该减振装置顶部的设备的法兰连接,底部管法兰(6)用于与该减振装置底部的设备的法兰连接,底部管法兰(6)、第一中间法兰(8)、中间压紧环(9)、第二中间法兰(10)、上法兰(12)、顶部管法兰(15)的一侧通过第一拉紧螺杆(7)相连,底部管法兰(6)、第一中间法兰(8)、中间压紧环(9)、第二中间法兰(10)、上法兰(12)、顶部管法兰(15)的另一侧通过第二拉紧螺杆(16)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1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平衡压紧环(19),第一平衡压紧环(19)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平衡压紧环(20),上法兰(12)与第二中间法兰(10)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下的、中部向上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一弹性元件(17),第一弹性元件(17)中部下方形成U型空腔,第一弹性元件(17)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 外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对称,且内侧的长度小于外侧的长度,第一弹性元件(17 )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第二中间法兰(10)与中间压紧环(9)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上法兰(12)与第一平衡压紧环(19)之间的缝隙;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7)的下表面紧贴着设置有开口朝下的、中部向上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二弹性元件(18),第二弹性元件(18)中部下方形成U型空腔,第二弹性元件(18)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外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对称,内侧的长度小于外侧的长度,第二弹性元件(18)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中间压紧环(9)与第一中间法兰(8)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第一平衡压紧环(19)与第二平衡压紧环(20)之间的缝隙,上法兰(12)、第一平衡压紧环(19)、第二平衡压紧环(20)通过螺栓相连,以保证第一弹性元件(17)、第二弹性元件(18)的密封性; 所述第一中间法兰(8)的内壁与管子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紧内环(24)、第一压紧外环(23),第一压紧外环(23)位于第一压紧内环(24)的外侧,且第一压紧外环(23)的内壁与第一压紧内环(24)的外壁之间留有空隙,第一压紧内环(2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紧内环(21),第一压紧内环(24)、第二压紧内环(21)的内壁紧贴管子的外壁,第一压紧外环(2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紧外环(22),第二压紧外环(22)位于第二压紧内环(21)的外侧,且第二压紧外环(22)的内壁与第二压紧内环(21)的外壁之间留有空隙;底部管法兰(6)与第一中间法兰(8)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上的、中部向下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三弹性元件(25),第三弹性元件(25)中部上方形成U型空腔,第三弹性元件(25)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内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对称,且内侧的长度与外侧的长度相同,第三弹性元件(25)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第二压紧外环(22)与第一压紧外环(23)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第二压紧内环(21)与第一压紧内环(24 )之间的缝隙; 所述第三弹性元件(25)的下表面紧贴着设置有开口朝上的、中部向下隆起的、弯曲至U型环状结构的第四弹性元件(26),第四弹性元件(26)中部上方形成U型空腔,第四弹性元件(26)的纵剖面左右两侧轴对称,其中左侧纵剖面的内侧呈/形状,内侧的形状与外侧的形状轴对称,且内侧的长度与外侧的长度相同,第四弹性元件(26)的内外两侧各有一个凸缘,其中外侧的凸缘填满第一压紧外环(23)与第一中间法兰(8)之间的缝隙,内侧的凸缘填满第一压紧内环(24)与底部管法兰(6)之间的缝隙,第二压紧外环(22)、第一压紧外环(23)、第一中间法兰(8)通过螺栓相连,第二压紧内环(21)、第一压紧内环(24)、底部管法兰(6)通过螺栓相连,以保证第三弹性元件(25)、第四弹性元件(26)的密封性; 所述顶部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郑明明贾丽娟李华峰刘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