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G PON OLT光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5853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之一种10G PON OLT光组件结构,包括第一发射装置、第二发射装置、接收装置、滤光装置、方圆结合部以及光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方圆结合部左右连接第一发射装置及光适配器并上下连接该接收装置与第二发射装置,该滤光装置设于方圆结合部内腔并包括第一、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一滤光片正反两面分别对应于第一、第二发射装置设置,而第二滤光片正反两面分别对应于第一滤光片反面及该接收装置设置,藉由前述结构或其构造的结合,实现了该10G PON OLT光组件结构,从而达成了具有兼容性且封装、性能优良以及成本低廉的良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GPONOLT光组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10GPONOLT光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10GPON具有标准完备、可满足PON网络的平滑升级、构建统一的下一代PON技术体系的优势,并充分考虑了与现有PON网络的完全兼容。基于这种需求,网络物理层OLT端中需要一种新的光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10GPONOLT光组件结构,该光组件结构适用于10GPON网络,同时解决了兼容现有的PON网络的技术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应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10GPONOLT光组件结构,包括第一发射装置、第二发射装置、接收装置、滤光装置、方圆结合部以及光适配器,其中:该方圆结合部左右连接第一发射装置及光适配器并上下连接该接收装置与第二发射装置,该滤光装置设于方圆结合部内腔并包括第一、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一滤光片正反两面分别对应于第一、第二发射装置设置,而第二滤光片正反两面分别对应于第一滤光片反面及该接收装置设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第一发射装置包括第一发射单元、第一耦合透镜和隔离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第一发射装置进一步包括前透镜和后透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前透镜及后透镜设置在该第一发射单元与隔离器之间且前透镜与后透镜为对称方式设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发射单元包括10G发射模块,所述的第二发射单元包含1G发射模块,所述的接收单元包含10G兼容1G接收模块。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方圆结合部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连接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第一发射单元发射光通过第一耦合透镜到第一、第二滤光片与该光适配器耦合。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第二发射单元发射光通过第二耦合透镜到第一滤光片反射到第二滤光片与该光适配器耦合。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后透镜的焦距为1mm±0.5m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易操作,后续光电模块封装和设备使用方便,性能优良,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内部构件及光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内部构件及光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10GPONOLT光组件结构,包括第一发射装置10、第二发射装置20、接收装置30、滤光装置40、方圆结合部50以及光适配器60,所述方圆结合部50将第一发射装置10与光适配器60左右连接,并将接收装置30和第二发射装置20相连。其中:该第一发射装置10为同轴TO-CAN封装并包括第一发射单元(1577nmTx10G)11、第一耦合透镜(couplinglens)12和隔离器(ISO)13;所述第一发射单元11包括10G发射模块,其工作中心波长为1577nm,所述第一耦合透镜12设于该第一发射单元11与隔离器13之间;该第二发射装置20包括第二发射单元(1490DnmTx1G)21和第二耦合透镜(couplinglens)22,所述第二发射单元21包含1G发射模块,其工作中心波长为1490nm;该接收装置30包括接收单元(127DnmRx10G&131DnmRx1G)31和第三耦合透镜(couplinglens)32,所述接收单元31包含10G兼容1G接收模块,其中10G工作波长为1270nm,1G工作中心波长为1310nm;该滤光装置40设于方圆结合部50内腔并包括第一、第二滤光片(RTT)41、42,该第一、第二滤光片(RTT)41、42分别以相对的45°角度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滤光片41正反入射面分别对应第一发射装置10及第二发射装置20安装,而第二滤光片42正反入射面分别对应第一滤光片41及接收装置30安装;该方圆结合部50收容该滤光装置40于内腔并具有与第一发射装置10、第二发射装置20、接收装置30以及光适配器60结合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连接部51、52、53、5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发射单元11发射的光强经第一耦合透镜12聚光,通过隔离器(ISO)13入射到第一滤光片41的正面滤光后,直射第二滤光片42正面,同时第二发射单元21发射的光强经第二耦合透镜22聚光后入射到第一滤光片41的反面并反射到第二滤光片42正面,然而第二滤光片42滤光后通过反面向第三耦合透镜32反射,经第三耦合透镜32聚光后传递给接收单元3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发射装置10与该方圆结合部50之间通过连接部51设有的装置调距,可以调整X、Y、Z三个方向,其中Z方向为连续可调结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发射单元通过耦合透镜并经第一滤光片(RTT45)41和第二滤光片(RRT45)42耦合至光适配器60。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之一种10GPONOLT光组件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比,其区别在于第一发射装置10的结构及其构造的结合,为了节省篇幅且不重复赘述,本实施例仅对区别部分的第一发射装置10予以说明:该第一发射装置10为蝶形封装并结合第一发射单元11增设了前透镜(forwardlens)14和后透镜(rearlens),以及相应地调整了隔离器(ISO)13与第一耦合透镜(couplinglens)12的设置位置。具体地,在第一发射单元11与隔离器13之间设置了前透镜14及后透镜15,且前透镜14及后透镜15呈对应态势设置,其中后透镜15的焦距为1mm±0.5mm,将聚焦光经隔离器13后射入第一耦合透镜12,该第一耦合透镜12聚焦后向所述第一滤光片41正面投射。综上二实施例中,第二发射装置20的简要作业原理是:第二发射单元21通过第一滤光片41反射和第二滤光片42透射与光适配器耦合,其中:该第二发射单元21与方圆结合部50之间通过连接部52设有的装置调距,可以调整X、Y、Z三个方向。综上二实施例中,该接收单元通过第二滤光片反射与光适配器耦合,其中:接收单元30与方圆结合部50之间通过连接部53设有的装置调距,可以调整X、Y两个方向。综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2/201310734178.html" title="一种10G PON OLT光组件结构原文来自X技术">10G PON OLT光组件结构</a>

【技术保护点】
一种10G PON OLT光组件结构,包括第一发射装置、第二发射装置、接收装置、滤光装置、方圆结合部以及光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方圆结合部左右连接第一发射装置及光适配器并上下连接该接收装置与第二发射装置,该滤光装置设于方圆结合部内腔并包括第一、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一滤光片正反两面分别对应于第一、第二发射装置设置,而第二滤光片正反两面分别对应于第一滤光片反面及该接收装置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GPONOLT光组件结构,包括第一发射装置、第二发射装置、接收装置、滤光装置、方圆结合部以及光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方圆结合部左右连接第一发射装置及光适配器,并上下连接接收装置与第二发射装置;滤光装置设于方圆结合部内腔并包括第一、第二滤光片,第一滤光片正反两面分别对应于第一、第二发射装置设置,而第二滤光片正反两面分别对应于第一滤光片反面及接收装置设置,其中:第一发射装置包括第一发射单元、第一耦合透镜和隔离器,还包括前、后透镜,前、后透镜设在第一发射单元与隔离器之间且前、后透镜为对称设置,后透镜将聚焦光经隔离器后射入第一耦合透镜,第一耦合透镜聚焦后向第一滤光片正面投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0GPONOLT光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发射单元包括10G发射模块,第二发射装置包括第二发射单元和第二耦合透镜,第二发射单元包含1G发射模块,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第三耦合透镜,接收单元包含10G兼容1G接收模块;第一发射单元发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刚米全林郑盼董浩胡百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