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5845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该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包括定子、用于与车辆变速箱连接的上游转子和用于与后桥前端传动轴连接的下游转子,所述下游转子上设有用于与后桥前端传动轴连接的减振缓冲装置。在工作时,瞬间产生的扭转反力矩作用于减振缓冲装置上,通过减振缓冲装置的缓冲及衰减作用,将瞬间产生的扭矩冲击减小,从而可达到减小冲击,减轻振动的目的,另外,在缓速器不制动时,减振缓冲装置串联在传动系统中,有利于衰减由发动机和轴系空间夹角产生的扭矩波动,提升传动系的NVH性能。综上所述,该电涡流缓速器能够减小缓速器给车辆带来的振动和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
技术介绍
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车辆辅助制动装置,一般由定子、定子支架和同轴设于定子两侧的转子组成,常安装在汽车驱动桥与变速箱之间,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接触制动。当缓速器工作时,定子线圈内通电产生磁场,此时随传动轴一起旋转的转子将会切割定子产生的磁力线,从而在转子盘内部产生涡旋状的感应电流,同时定子就会向转子施加一个阻碍转子旋转的电磁力,进而产生制动力矩,形成制动效果。电涡流缓速器能有效改善客车、货车等车辆的制动安全性。但由于电涡流缓速器转子转动惯量比较大,并且是直接串联在传动系统中,转子转速的波动产生的惯性力冲击直接作用于车辆的传动系统,对车辆传动系统NVH性能和零部件(特别是后桥)的疲劳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缓速器制动时,制动力来自于后桥主减速器之前,制动力矩与驱动力矩反向,此时主减速机的被动齿轮转动速度高于主动齿轮转速,进而导致主、被动齿轮处于齿背面啮合状态,由于较大的反作用力矩以及主减背齿啮合精度使得此时后桥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同时,瞬间产生的制动力矩作用在传动系中,会对变速箱齿轮、尤其是后桥齿轮产生较大冲击,加剧了后桥振动噪声,影响了后桥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缓速器不制动时,车辆在高速滑行过程中,后桥齿轮拖动传动轴及缓速器转子,由于缓速器转子的转动惯量较大,使得后桥齿轮负载波动较大,易引起后桥振动及噪声,另外,在车辆启动及急加速过程中,缓速器转子会随发动机转速和扭矩的快速变化而产生加速度,由于缓速器转子转动惯量大和传动轴后桥等轴系装配间隙的存在,缓速器转子产生较大的扭转冲击力会直接传递到后桥齿轮系,使得后桥主减速器主背齿轮的瞬时接触力加大,进而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通过以上介绍可知,电涡流缓速器虽然提升了车辆的制动安全性能,但也对整车的舒适性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缓速器结构进行优化,增加相应的振动噪声控制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以减小缓速器给车辆带来的振动和噪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包括定子、用于与车辆变速箱连接的上游转子和用于与车辆后桥前端传动轴连接的下游转子,所述下游转子上设有用于与车辆后桥前端传动轴连接的减振缓冲装置。所述减振缓冲装置包括与下游转子同轴设置的从动盘毂,所述从动盘毂与下游转子之间传动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具有相对转动余量,下游转子与从动盘毂之间设有用于缓冲二者之间相对转动产生的冲击的弹性缓冲件。所述从动盘毂与下游转子之间的转动余量由销与相应销孔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弹性缓冲件为顶在下游转子和从动盘毂之间的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中心线与下游转子的中心线空间垂直交叉。所述下游转子包括固设于一起的内盘和外盘,所述外盘和从动盘毂上设有互相对应的弹簧窗孔,所述螺旋弹簧设在外盘和从动盘毂的弹簧窗孔中,外盘和从动盘毂沿螺旋弹簧的径向共跨在螺旋弹簧上。所述从动盘毂的外侧设有有弹簧卡盘,螺旋弹簧通过弹簧卡盘向外防脱的装配在相应的弹簧窗孔中。所述从动盘毂与下游转子之间和/或与弹簧卡盘之间设有减振阻尼垫片。所述从动盘毂与下游转子之间设有减振阻尼垫片。所述下游转子为不产生制动力的非制动转子。所述下游转子为不产生制动力的非制动转子。在该电涡流缓速器中,由于下游转子上设有用于与车辆后桥前端传动轴连接的减振缓冲装置,因此,在工作时,瞬间产生的扭转反力矩作用于减振缓冲装置上,通过减振缓冲装置的缓冲及衰减作用,将瞬间产生的扭矩冲击减小,从而可达到减小冲击,减轻振动的目的,另外,在缓速器不制动时,减振缓冲装置串联在传动系统中,有利于衰减由发动机和轴系空间夹角产生的扭矩波动,提升传动系的NVH性能。综上所述,该电涡流缓速器能减小缓速器给车辆带来的振动和噪声。更进一步的,从动盘毂是为了方便对弹性缓冲件的设置,同时作为接口输出动力;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缓冲件便于实现对弹性刚度的调节;减振阻尼垫片是为了通过减振盘毂与下游转子和弹簧卡盘之间的摩擦来消耗扭转振动能量使扭转振动迅速衰减;将下游转子设为不产生制动力的非制动转子是为了使减振缓冲装置一侧无热量产生,这有利于延长该缓速器及减振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减轻整体转子的转动惯量。【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润流缓速器的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下游转子与减振缓冲装置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该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包括定子11、上游转子12和下游转子13,上游转子12用于与车辆变速箱连接,下游转子13用于与车辆后桥前端传动轴连接。另外,下游转子13上设有用于与车辆后桥前端传动轴连接的减振缓冲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下游转子13是由固设于一起的内盘131和外盘132构成,内、外盘之间具有一个间隙,二者之间是通过边缘处的一些连接筋连接在一起的,动力由上游转子12通过内盘131传递给外盘132。减振缓冲装置包括与下游转子13同轴设置的从动盘毂14,同轴度可由外盘132上内孔24及从动盘毂14内侧凸缘确定,外盘132与弹簧卡盘18通过铆钉孔21铆成一个整体,并将从动盘毂14及其两侧的阻尼片20夹在中间,铆钉通过从动盘毂14上的凹槽22,并与凹槽22两边留有一定的间隙余量,该间隙余量决定了动盘毂14与外盘132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外盘132与动盘毂14之间采用弹性缓冲件连接传动,弹性缓冲件采用的是螺旋弹簧16(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大弹簧与小弹簧并联形成的二级减振弹簧、弹性橡胶等),螺旋弹簧16的中心线与下游转子13的中心线空间垂直交叉,为了实现对螺旋弹簧16的安装,下游转子13的外盘132和从动盘毂14上设有互相对应的弹簧窗孔17,螺旋弹簧16设在外盘132和从动盘毂14的弹簧窗孔中,其中外盘132和从动盘毂14共跨螺旋弹簧16径向上的半边,下游转子13的外盘螺栓窗孔上的翻边可以阻挡螺旋弹簧16从外盘内侧脱出,从动盘毂14与弹簧卡盘18共跨螺旋弹簧16径向上的另外半边,螺旋弹簧16通过弹簧卡盘18向外防脱的装配在相应的弹簧窗孔中,具体地说,弹簧卡盘18上开有与弹簧窗孔对应的开口,但是该开口处具有向外翻折的翻边19,翻边19以翻铆的方式将螺旋弹簧16限制在了相应的弹簧窗孔中,从而实现了螺旋弹簧16的向外防脱。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从动盘毂与下游转子之间和与弹簧卡盘之间分别还设有减振阻尼垫片20,减振阻尼垫片20是为了通过减振盘毂与下游转子和弹簧卡盘之间的摩擦来消耗扭转振动能量使扭转振动迅速衰减。下游转子13为不产生制动力的非制动转子。这一点可通过改变定子线圈的缠绕方式来实现,使之只在一端(上游转子端)产生磁力线,产生制动作用,另一端(下游转子端)无磁力线产生,即无制动作用。本实施例中,动力由上游转子12传递给下游转子13,转子13通过螺旋弹簧16将减振后的动力传递给从动盘毂14,之后通过动盘毂14上的法兰接口 23传递给后桥前端传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包括定子、用于与车辆变速箱连接的上游转子和用于与车辆后桥前端传动轴连接的下游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转子上设有用于与车辆后桥前端传动轴连接的减振缓冲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包括定子、用于与车辆变速箱连接的上游转子和用于与车辆后桥前端传动轴连接的下游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转子上设有用于与车辆后桥前端传动轴连接的减振缓冲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缓冲装置包括与下游转子同轴设置的从动盘毂,所述从动盘毂与下游转子之间传动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具有相对转动余量,下游转子与从动盘毂之间设有用于缓冲二者之间相对转动产生的冲击的弹性缓冲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毂与下游转子之间的转动余量由销与相应销孔间的间隙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为顶在下游转子和从动盘毂之间的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中心线与下游转子的中心线空间垂直交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扭转减振功能的电涡流缓速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彬侯俊剑王亚奎张博强谢富科魏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