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的药物及其配方、制备方法和应用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9855213 阅读:7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防治和生物农药领域,涉及一种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的药物及其配方、制备方法和应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的农药防治效果一般且污染环境等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的配方包括大蒜、洋葱、五倍子、雷公藤;采用冷提法获取包含大蒜和洋葱的第一处理液,采用热煎法获取包含五倍子以及雷公藤的第二处理液,用以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新颖,配方合理,效果明显,成本较低,环境友好;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重复性好,适合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的药物及其配方、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防治和生物农药
,涉及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防治,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的药物及其配方、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又名金丝草,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炎、膀胱炎等症,在民间享有“药王”的美称。浙南、闽台及两广一带长期用金线莲煮水、泡茶、煲汤,用于强身健体、滋补调养。现代研究表明金线莲中含有多糖、黄酮类、强心苷类等多种成分,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疾病的侵袭,增强并改善体质等功效。金线莲长期以来依靠采挖收集野生资源,而野生金线莲繁殖率极低,致使资源蕴藏量迅速下降,部分传统产区已无药可采。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金线莲人工栽培进行研究,在种苗培育、组培苗移栽和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金线莲种植期间,茎腐病和软腐病危害严重,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分别由尖孢镰刀菌和软腐欧文氏菌黑茎病变种侵染引起。茎腐病是由尖孢镰刀菌从茎基部侵染引起的,发病时植株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溃状病斑,很快发展至绕茎一周,病部组织腐烂干枯溢缩呈线状,病势发展迅速,幼苗迅速倒伏死亡,出现猝倒现象。软腐病由软腐欧文氏菌黑茎病变种引起,主要通过昆虫、雨水、农具等造成伤口和植株叶片的水孔和气孔侵染,病症初期表现为黑褐色斑点,犹如水溃状,继而扩大,危及整张叶片,使叶片迅速软腐,有明显汁液流,最后造成植株死亡。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一般可造成产量下降40%~50%,严重时可达80%~90%,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杀菌药物一般都是根据菌的生物特性主要从4个方面说明其杀灭或抑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第一是抑制孢子的产生,第二是抑制孢子的萌发,第三是抑制菌丝的生长,第四是抑制尖孢镰刀菌的毒力因子(产毒能力和致病酶)。目前对于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生产上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常用主要采用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链霉素、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进行防治。因连续多年使用这些药剂,防治效果逐年降低,并且存在农药残留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安全、制备简便的方法,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对于提高金线莲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且对环境无污染的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的药物的配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有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可控、剂量小、使用方便、能够防治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的药物。本专利技术再有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的防治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的制备配方,其特征在于,本制备配方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组份:大蒜80-120份;洋葱80-120份;五倍子48-72份;雷公藤48-72份。大蒜具有强力杀菌作用,其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洋葱中含有大蒜素,也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五倍子含有的五倍子酸对茎腐病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雷公藤的对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各组分相互配伍合理,交互作用,能够有效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本专利技术中还可加入苦参,苦参中的苦参碱对软腐病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苦参碱的杀菌谱较广。上述的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的制备配方中,本制备配方的优化组份为:大蒜100份;洋葱100份;五倍子60份;雷公藤60份。在该含量配比下,不过多浪费药材且能够达到有效防治金线莲的茎腐病和软腐病目的。采用上述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的制备配方的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第一处理液的制备:取重量份数为80-120份的大蒜、重量份数为80-120份的洋葱以及重量份数为320-480的水,然后将大蒜、洋葱和水混合后进行粉碎处理获得匀浆,将匀浆经离心处理后获得上清液,即得第一处理液;大蒜和洋葱混合提取制成的第一处理液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对防治金线莲的茎腐病和软腐病具有基础性防御作用,所使用的溶剂为水,价格低廉,简单易得。B、第二处理液的制备:取重量份数为48-72份的五倍子和重量份数为48_72份的雷公藤,将五倍子和雷公藤浸泡在重量份数为400-600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进行煎煮,获得初次药液;然后在药渣加入重量份数为200-400的水,再次煎煮,获得二次药液;将初次药液和二次药液混合,定容至重量份数为800-1200的混合药液,即得第二处理液。将五倍子、雷公藤混合提取制成第二处理液,含有五倍子酸、鞣酸、雷公藤提取物以及其各自的反应物,多种物质协同作用,提高了茎腐病和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所使用的溶剂为水,价格低廉,简单易得。所使用的煎煮方法容易操作,二次煎煮则是为了能够提取完全,不浪费药材。上述的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本制备方法包括下述优化步骤:A、第一处理液的制备:取重量份数为100份的大蒜、重量份数为100份的洋葱以及重量份数为400的水,然后将大蒜、洋葱和水混合后进行粉碎处理获得匀浆,将匀浆经离心处理后获得上清液,即得第一处理液;B、第二处理液的制备:取重量份数为60份的五倍子和重量份数为60份的雷公藤,将五倍子和雷公藤浸泡在重量份数为500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进行初次煎煮,经过滤后获得初次药液;然后在药渣加入重量份数为300的水,再次煎煮,经过滤后获得二次药液;将初次药液和二次药液混合,定容至重量份数为1000的混合药液,即得第二处理液。原料的使用量有一个最佳值,在使用范围中,大于最佳值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小于最佳值则达不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在该优化步骤中第一处理液和第二处理液中最佳配比既能够达到最佳效果且不浪费药材,节约了资源。上述的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的制备方法中,在上述步骤A中,所述的粉碎处理在高速粉碎机中进行,且高速粉碎机的转速为4500-5500r/min ;所述的离心处理在离心设备中进行,且离心速度为3500-4500r/min,离心时间15_25min。高速粉碎机能短时间使得药材粉碎至细胞破壁,胞内活性成分或活性组分可充分暴露出来,直接接触到提取溶剂,提高了提取率。离心设备则分离药材残渣和提取液。 上述的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的制备方法中,在上述步骤B中,所述的五倍子和雷公藤在浸泡前先进行粉碎并在粉碎后过100目筛网,然后浸泡30min再进行初次煎煮,所述的初次煎煮先采用武火将药液煮沸,煮沸后文火煎煮30-50min ;所述的再次煎煮先采用武火将药液煮沸,煮沸后文火煎煮30-50min。煎煮时间为30_50min能够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煎出,武火快速加热,文火保证有效成分不变性,二次煎煮则是为了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做到物尽其用,不浪费药材。上述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该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的制备配方,其特征在于,本制备配方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组份:大蒜80?120份;洋葱80?120份;五倍子48?72份;雷公藤48?7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的制备配方,其特征在于,本制备配方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组份:大蒜80-120份;洋葱80-120份;五倍子48-72份;雷公藤48-7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的制备配方,其特征在于,本制备配方的优化组份为:大蒜100份;洋葱100份;五倍子60份;雷公藤60份。3.一种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第一处理液的制备:取重量份数为80-120份的大蒜、重量份数为80-120份的洋葱以及重量份数为320-480的水,然后将大蒜、洋葱和水混合后进行粉碎处理获得匀浆,将匀浆经离心处理后获得上清液,即得第一处理液; B、第二处理液的制备:取重量份数为48-72份的五倍子和重量份数为48-72份的雷公藤,将五倍子和雷公藤浸泡在重量份数为400-600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进行煎煮,获得初次药液;然后在药渣加入重量份数为200-400的水,再次煎煮,获得二次药液;将初次药液和二次药液混合,定容至重量份数为800-1200的混合药液,即得第二处理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金线莲茎腐病和软腐病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制备方法包括下述优化步骤: A、第一处理液的制备:取重量份数为100份的大蒜、重量份数为100份的洋葱以及重量份数为400的水,然后将大蒜、洋葱和水混合后进行粉碎处理获得匀浆,将匀浆经离心处理后获得上清液,即得第一处理液; B、第二处理液的制备:取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清松黄瑜秋周爱存张爱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