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材,包括: 一个聚氨酯泡沫层,和 一种织物,该织物贴附在所述聚氨酯泡沫层的至少一个主面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量轻、刚性强的聚氨酯/聚脲类汽车内材,特别是具有良好可重复使用特性而又非玻璃的一种车顶衬材。迄今,用做具有夹心构造的表面材料的增强材料多为玻璃衬垫,这类材料用得很广泛。然而,人们又强烈希望能用什么取代这种玻璃衬垫,因为玻璃有这样的问题,即在用过后进行处理,例如通过燃烧回收其能量时,由于玻璃的不可燃性而留下灰烬。天然的纤维衬垫、天然纤维、纸张之类的东西部分地被用做替代材料,但这些材料由于刚性差且重量大,还不能取代玻璃材料。将一种异氰酸盐浸渍在一种挠性的聚氨酯泡沫和/或一种刚性的聚氨酯泡沫中,再加水和一种聚氨酯催化剂,然后两面均用玻璃衬垫加固以使物件成型的技术(JP-B-63-7577;制备轻质刚性或半刚性复合材料面板的方法),以及用一种黏合剂将一种开孔的可冷塑的聚氨酯泡沫夹在两层玻璃衬垫中的夹心式热成型技术(JP-A-04-211416;生产开孔可冷塑刚性聚氨酯泡沫的方法及其在制备成型物件中的应用),以及诸如此类的技术,被推荐用来制造汽车具夹心结构的车顶衬垫,所有这些技术中都用玻璃纤维作为加固材料。玻璃纤维具有优良的加固性能,但玻璃纤维的问题一是价格较贵,其次对工人的皮肤有刺激性,而且,在通过燃烧以回收能量时,由于玻璃纤维的不可燃性而留下灰烬。有市售的包括一块由长纤维麻纱编织而成的织物(例如一块按日本工业标准为10号的麻包布)而非玻璃纤维制成的汽车车顶衬垫。这种叫做“黄麻布”的织物的基重为150g/m2~300g/m2,其中一支麻纱(粗1mm~3mm)的边缘距相邻一支麻纱的边缘2mm~4 mm。由于这种内材难于抻展和压缩,于是在拉抻的部位会出现褶皱。由于黏合剂很难透过编织的麻纱,硬化程度不够,织物的表面很容易呈凹凸不平状。另外,由于网眼较粗,缝隙较大,不能发挥充分的加固作用,且刚性较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内材,这种内材对皮肤无刺激,处理时易燃烧。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所提供的汽车内材具有易于循环使用的特性,密度低,重量轻,不用玻璃纤维作为用做夹心结构表面材料的加固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内材包括一个聚氨酯泡沫层,和一种织物,它贴附在该聚氨酯泡沫层的至少一个主面上。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内材包括聚氨酯泡沫层和织物,该织物贴附在聚氨酯泡沫层的至少一个主面上。一般地,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内材具有夹心结构,其中一片织物(总共两片)贴附于聚氨酯泡沫层两个主面的各一个主面上。聚氨酯泡沫层可以是刚性的,半刚性的和挠性的聚氨酯泡沫。优选的是刚性的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泡沫层优选的是热塑性的。聚氨酯泡沫层优选的是具有开孔(open cells)的泡沫层。聚氨酯泡沫层的密度一般为20kg/m3~100kg/m3。聚氨酯泡沫层的厚度一般为2mm~1mm。织物被用做汽车内材的加固材料。织物包括机织物和针织物。织物的网眼间(或麻纱之间)的间隙很小。一般地,一支纱的一个边距相邻的另一支纱的边最多为1mm,例如,最多0.5mm,优选地,最多0.2mm。纱粗一般为0.1mm~1.0mm。织物的厚度一般为0.1mm~1.0mm。织物的材料没有限制,但不是玻璃材料。织物的材料为天然纤维(例如植物纤维,如棉和麻,以及一种动物纤维,例如毛),合成纤维(例如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和它们的混合物。织物的基重(单位面积的重量)为,例如50g/m2~300g/m2,优选100g/m2~200g/m2。织物使加固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织物的材型、规格、单位长度纱的支数等等不限。可以用通常用过的回收的旧布和用于塑料编织袋的廉价纤维,它们的性能与玻璃纤维一样好。本专利技术的内材可以通过用粘合剂浸渍织物并将该织物粘在聚氨酯泡沫表面而制成。粘合剂包括聚氨酯粘合剂和异氰酸酯粘合剂。粘合剂的用量可以根据织物的基重为20%至100%(w/w)。本专利技术的内材有效地展现了夹心结构的作用,以致加固材料确实起到了加固作用。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以下面的实施例予以说明。对下面实施例中的一个模制样品评价如下(1)折叠模数按JIS K 6301测定折叠模数。从模制样品中剪下一块长150mm宽50mm的样品。在距支撑物100mm处进行测定,速度为50mm/min。(2)模塑性模塑性是用卸模时的刚性、装饰表面的破坏程度等等来评价的。实施例1(1)将一种MDI聚合物(粘度约100mpa.s/25℃,NCO含量31.5%,SBU异氰酸酯0357为Sumika Bayer Urethane Co.,Ltd.生产)以40g/m2的量喷涂在一块织物上(一种65%聚酯与35%棉的混纺织物,纱线支数45,基重110g/m2)。(2)将双二甲基氨基乙醚的1%水溶液以20g/m2的量喷涂在一块长33cm×宽33cm×厚5.5mm的可热塑的刚性聚氨酯泡沫片的两面,该泡沫片具开孔,基重为165g/m2。(3)将第(1)步制成的织物置于第(2)步制成的刚性聚氨酯片的两面,放在一个有试验模板的模子中,在130℃下压30秒,制成厚5mm的模样。该模样非常轻,密度(表面密度)为0.10g/cm3,单位面积重量500g/m2,而其折叠模数为2,200kg/cm2,因此足以做为汽车顶衬的材料。实施例2(1)将一种MDI聚合物(粘度约100mpa.s/25℃,NCO含量31.5%,SBU异氰酸酯0357为Sumika Bayer Urethane Co.,Ltd.生产)以40g/m2的量喷涂在一块织物上(一种65%聚酯与35%棉的混纺织物,纱线支数45,基重110g/m2)。(2)将双二甲基氨基乙醚的1%水溶液以20g/m2的量喷涂在一块长33cm×宽33cm×厚5.5mm的可热塑的刚性聚氨酯泡沫片的两面,该泡沫片具开孔,基重为165g/m2。(3)将第(1)步制成的织物置于第(2)步制成的刚性聚氨酯片的两面,放在一个有深冲压成型的模子中,在130℃下压30秒,制成具有汽车顶衬形状的厚3mm~5mm的板样。这种汽车顶衬形状的样板在从塑模中取出时(卸模)具有足够的刚性,表面没有凹凸不平,而且样板的外表足以用做汽车的顶衬。由于这种织物具有精细的网状结构,借助黏合剂可使这种织物有效地粘附在聚氨酯泡沫芯材的整个表面,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此外,抻拉部分通常没有皱痕。即使产生皱痕,由于有一定厚度,皱痕也不会在表面上显现出来。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内材,包括一个聚氨酯泡沫层,和一种织物,该织物贴附在所述聚氨酯泡沫层的至少一个主面上。2.权利要求1的汽车内材,其中所述织物的基重(单位面积的重量)为50g/m2~300g/m2。3.权利要求1的汽车内材,其中所述聚氨酯泡沫层为一种具有开孔(open cells)的热塑性聚氨酯泡沫,其密度为20kg/m3~100kg/m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对皮肤无刺激性而且易于做燃烧处理的汽车内材。一种汽车内材包括一个聚氨酯泡沫层和一种织物,该织物贴附在这个聚氨酯泡沫层的至少一个主面上。文档编号B32B5/22GK1428242SQ02157500公开日2003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板场博志 申请人:拜尔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板场博志,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