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佳男专利>正文

一种防后漏卫生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49780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女性月经期使用的防后漏卫生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后漏卫生巾,包括卫生巾主体和侧翼;所述卫生巾主体包括前区、中区、后区三部分,并且所述中区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侧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巾主体上设有平行于两个侧翼所在直线方向的4条束带,所述束带的两端分别与卫生巾主体连接;其中一条束带位于所述卫生巾主体的中区;另外三条束带位于所述卫生巾主体的后区。与现有市场上夜用卫生巾相比,大大缩短了卫生巾的长度,防止经血后漏,功能可靠,并且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后漏卫生巾
本技术涉及一种女性生理期护理用品,具体为一种女性月经期使用的防后漏卫生巾。
技术介绍
现在女性生活压力很大,不仅要照顾好家庭,也要忙于自己的工作。尤其是月经期间,女性也要像平时一样忙碌,给女性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卫生巾的问世,尤其是以其方便、耐用、舒适的特点解决了女性一大困扰,成为女性不可或缺的必备物品。目前市场上卫生巾的种类多种多样,如日用型,夜用型,夜用型中还包括超薄型,厚型等。目前广泛使用的夜用卫生巾一般都采用了加长加宽加厚的结构,可以起到防止经血侧漏和渗漏的作用,但人体曲线和结构特点导致了经期妇女在仰卧时经血自阴道流出后,会有部分沿股沟流至股沟顶端时溢出,这种后漏弄脏衣物和被褥。而且,加长、加大卫生巾一方面因为更加不透气,在穿戴时会加重会阴部以及臀部的湿度,提高了女性患妇科疾病的风险,降低了舒适度;另一方面,加长加宽加厚的结构使得卫生巾与肌肤有大面积不必要的接触,后流的经血引起肌肤的不适,且浪费材料。因此,提供一种舒适度高,并且解决卫生巾后漏的新型卫生巾,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女性月经期使用的防后漏卫生巾,和现有市场上夜用卫生巾相比,大大缩短了卫生巾的长度,防止经血后漏,功能可靠,并且使用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后漏卫生巾,包括卫生巾主体和侧翼;所述卫生巾主体包括前区、中区、后区三部分,并且所述中区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侧翼;所述卫生巾主体上设有平行于两个侧翼所在直线方向的4条束带,所述束带的两端分别与卫生巾主体连接;其中一条束带位于所述卫生巾主体的中区;另外三条束带位于所述卫生巾主体的后区。本技术防后漏卫生巾的使用方法为:将卫生巾固定到衣物上后,将卫生纸或其它吸附性物质卷成一定厚度的长条状或长片状吸收芯;然后将吸收芯的一端穿过位于中区的束带和与其临近的后区束带,吸收芯的另一端穿过后区的另外两条束带,从而使由卫生纸或其它吸附性材料构成的吸收芯固定在卫生巾主体上表面的后方;最后根据躺下后,个人的身体体型特点,微调吸收芯的位置,使经血流出后直接接触吸收芯并吸收,从而防止睡眠时经血后漏和侧漏。优选的,所述4条束带分别为第一束带,第二束带,第三束带和第四束带;所述第一束带位于所述卫生巾主体的中区,并且所述第一束带的位置靠近后区,位于所述中区长度的1/10?1/3处;所述第二束带、第三束带及第四束带位于后区,其中,所述第二束带的位置靠近中区,距离所述第一束带5?40mm ;所述第四束带位于远离中区的一侧,位于所述后区长度的1/10?1/3处;所述第三束带位于所述第二束带与所述第四束带之间,距离所述第四束带5?40_。更优选的,述4条束带分别为第一束带,第二束带,第三束带和第四束带;所述第一束带位于所述卫生巾主体的中区,并且所述第一束带的位置靠近后区,位于所述中区长度的1/7?1/5处;所述第二束带、第三束带及第四束带位于后区,其中,所述第二束带的位置靠近中区,距离所述第一束带10?20mm ;所述第四束带位于远离中区的一侧,位于所述后区长度的1/8?1/5处;所述第三束带位于所述第二束带与所述第四束带之间,距离所述第四束带10?20_。更优选的,所述第二束带和第三束带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束带和第四束带的宽度相同,并且第二束带和第三束带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束带和第四束带的宽度。优选的,所述束带可以是弹性材料束带。更优选的,所述束带是弹性吸收面料束带。优选的,所述束带为线状或条状。即本专利技术的束带可以是与人体接触面积较小的线绳;也可以是与人体接触面积较大,有吸收力的纤维条。束带的形状和材质可以根据卫生巾的不用功用灵活调整。本技术四条束带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固定吸收芯,防止睡眠或运动时吸收芯的活动或偏移,以保证防后漏的效果;另一方面,四条束带中两两束带的组合可以有靠前、中间、靠后等多种对吸收芯位置的选择和微调,从而使本技术卫生巾的适用范围更广,适合更多人群。最优选的,所述束带的宽度为所述中区宽度的1/3?2/3。本技术中,所述束带的宽度是指束带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卫生巾主体的上表面设有沿卫生巾长度方向的长条形凹陷部。更优的,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卫生巾主体上表面的后区,长度大于等于后区长度的1/3,小于等于后区的总长度。凹陷部的设计可以更好的辅助固定吸收芯,加强吸收芯与卫生巾主体的接触,有利于血液的吸收。优选的,所述前区占所述卫生巾主体长度的1/5?1/3 ;所述中区占所述卫生巾主体长度的1/5?1/3 ;所述后区占所述卫生巾主体长度的1/3?3/5。优选的,所述卫生巾的长度为190mm?380mm。优选的,所述防后漏卫生巾还包括吸收芯固定装置,所述吸收芯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槽和至少一条弹性皮绳,所述固定槽为半管状,开口向上;所述弹性皮绳套在所述半管状固定槽中部,所述吸收芯固定装置通过其固定槽与4条所述束带连接。使用时,将餐巾纸等卷成吸收芯后,放入固定槽,并使用具有弹性的弹性皮绳进行束紧和固定;该设计方案中,吸收芯固定装置通过束带与卫生巾主体连接,并可前后活动,可按照使用者自身的体型特点来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束带的设计,从而可以使用时在卫生巾上表面固定吸收芯,从而有效防止后漏,与现有夜用卫生巾相比,本技术的防后漏卫生巾可以大大缩短卫生巾的长度,节省材料,更加环保;并且能更有效的防止经血后漏;生产工艺简易,而且卫生方便,非常适用产业化制造。【附图说明】图1:一种防后漏卫生巾结构示意图图2:—种防后漏卫生巾结构示意图图3:—种防后漏卫生巾结构示意图图4:防后漏卫生巾束带处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5:防后漏卫生巾使用时结构示意图图6:防后漏卫生巾使用时束带处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7:—种防后漏卫生巾结构示意图1.卫生巾主体2.侧翼11.前区12.中区13.后区3.束带31.第一束带32.第二束带33.第三束带34.第四束带4.凹陷区5.吸收芯6.吸收芯固定装置61.固定槽62.弹性皮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后漏卫生巾,包括卫生巾主体I和侧翼2 ;卫生巾主体I包括前区11、中区12、后区13三部分,并且中区12的两侧分别设有侧翼2 ;卫生巾主体I上设有平行于两个侧翼所在直线方向的四条束带3,束带3的两端分别与卫生巾主体I连接;其中一条束带3位于卫生巾主体I的中区12 ;另外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后漏卫生巾,包括卫生巾主体和侧翼;所述卫生巾主体包括前区、中区、后区三部分,并且所述中区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侧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巾主体上设有平行于两个侧翼所在直线方向的4条束带,所述束带的两端分别与卫生巾主体连接;其中一条束带位于所述卫生巾主体的中区;另外三条束带位于所述卫生巾主体的后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后漏卫生巾,包括卫生巾主体和侧翼;所述卫生巾主体包括前区、中区、后区三部分,并且所述中区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侧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巾主体上设有平行于两个侧翼所在直线方向的4条束带,所述束带的两端分别与卫生巾主体连接;其中一条束带位于所述卫生巾主体的中区;另外三条束带位于所述卫生巾主体的后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后漏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4条束带分别为第一束带,第二束带,第三束带和第四束带;所述第一束带位于所述卫生巾主体的中区,并且所述第一束带的位置靠近后区,位于所述中区长度的的1/10?1/3处;所述第二束带、第三束带及第四束带位于后区,其中,所述第二束带的位置靠近中区,距离所述第一束带5?40mm ;所述第四束带位于远离中区的一侧,位于所述后区长度的1/10?1/3处;所述第三束带位于所述第二束带与所述第四束带之间,距离所述第四束带5?40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后漏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束带和第三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佳男
申请(专利权)人:姜佳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