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4838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由ETFE膜、EVA胶膜、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印制电路板和EVA胶膜自上而下层压而成,其外部四周设置有外壳;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与印制电路板焊接固定,并且该背接触太阳能电池通过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对应电路串联成回路,该回路端部设置有电路引出线,所述电路引出线与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贴片二极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这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产品加工工艺更加简单,成本降低,质量轻巧,便于运输和携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作为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被广泛使用。为了能够很好的利用太阳能发电,人们开发出一种背接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这种背接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由光伏玻璃、背材、背接触太阳能电池或ETFE膜、光伏玻璃、背接触太阳能电池自上而下组合而成,背接触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电铜带将电能输出。但是这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整体重量比较重,不便于携带,且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之间空隙比较大,产品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整体质量轻巧便于携带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由ETFE膜、EVA胶膜、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印制电路板和EVA胶膜自上而下层压而成,其外部四周设置有外壳;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与印制电路板焊接固定,并且该背接触太阳能电池通过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对应电路串联成回路,该回路端部设置有电路引出线,所述电路引出线与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贴片二极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是:这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产品加工工艺更加简单,成本降低,质量轻巧,便于运输和携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断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ETFE膜;2、2-1、EVA胶膜;3、背接触太阳能电池;4、印制电路板;4_1、对应电路;4-2、贴片二极管;5、外壳;6、电路引出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1、图2所示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由ETFE膜1、EVA胶膜2、背接触太阳能电池3、印制电路板4和EVA胶膜2-1自上而下层压而成,其外部四周设置有外壳5;所示背接触太阳能电池3直接与印制电路板4上对应的位置直接焊接,通过印制电路板4上对应的电路4-1使背接触太阳能电池3串联成回路,该回路端部设置有电路引出线6,所述电路引出线6与设置在印制电路板4上的贴片二极管4-2连接;该贴片二极管4-2能够对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热斑进行保护。这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设置在印制电路板4上的对应电路4-1和贴片二极管4-2,替代原有方案中导电铜带的使用,可以使太阳能电池组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产品加工更加简单;采用ETFE膜1、EVA胶膜2、背接触太阳能电池3、印制电路板4和EVA胶膜2-1的层压方式,替代常规光伏玻璃与背材或ETFE膜与光伏玻璃的组合方案,大大降低了组件的重量,使其更加轻巧,便于携带。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由ETFE膜(1)、EVA胶膜(2)、背接触太阳能电池(3)、印制电路板(4)和EVA胶膜(2‑1)自上而下层压而成,其外部四周设置有外壳(5);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3)与印制电路板(4)焊接固定,并且该背接触太阳能电池(3)通过设置在印制电路板(4)上的对应电路(4‑1)串联成回路,该回路端部设置有电路引出线(6),所述电路引出线(6)与设置在印制电路板(4)上的贴片二极管(4‑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由ETFE膜(1)、EVA胶膜(2)、背接触太阳能电池(3)、印制电路板(4)和EVA胶膜(2-1)自上而下层压而成,其外部四周设置有外壳(5);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3)与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明
申请(专利权)人:泰通泰州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