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折杆定位装置,设置于一支沿一条轴线延伸且形成一个穿孔的第一杆体,该多折杆定位装置包含一支导引内杆、一支活动内杆及一支弹性卡销,该导引内杆具有一个第一定位单元,该活动内杆具有一个第二定位单元,该弹性卡销设置于该活动内杆,该导引内杆及该活动内杆借由该第一定位单元及该第二定位单元相配合而在该第一杆体内彼此嵌合,能恒使该弹性卡销旋转至对应该穿孔的位置且凸伸出该穿孔,使一支与该活动内杆连接的第二杆体与该第一杆体套合定位,能避免发生错位的情况,提高使用时的方便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多折杆定位装置,设置于一支沿一条轴线延伸且形成一个穿孔的第一杆体,该多折杆定位装置包含一支导引内杆、一支活动内杆及一支弹性卡销,该导引内杆具有一个第一定位单元,该活动内杆具有一个第二定位单元,该弹性卡销设置于该活动内杆,该导引内杆及该活动内杆借由该第一定位单元及该第二定位单元相配合而在该第一杆体内彼此嵌合,能恒使该弹性卡销旋转至对应该穿孔的位置且凸伸出该穿孔,使一支与该活动内杆连接的第二杆体与该第一杆体套合定位,能避免发生错位的情况,提高使用时的方便性。【专利说明】多折杆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迅速卡制定位且能避免发生错位的多折杆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为现有的一种多段伸缩杆,包含数根沿一条轴线I延伸且具有不同管径并能相互套接的管件,且在具有较大管径的一根第一管件7的末端形成一个穿孔71,而在与该第一管件7套接的一根第二管件8装设有一个呈C形的卡制弹片9,当该第二管件8相对于该第一管件7沿该轴线I朝远离该第一管件7的方向拉伸时,该卡制弹片9上的一个圆形凸柱91会嵌卡且凸伸出该第一管件7的穿孔71外,使该第二管件8相对于该第一管件7产生定位。虽然该多段伸缩杆能达到伸缩的目的,且于伸出后达成定位,但是该多段伸缩杆具有以下缺失:该第一管件7及该第二管件8的截面皆为圆形,该第二管件8相对该第一管件7沿该轴线I移动时,该穿孔71与该卡制弹片9的圆形凸柱91容易产生错位,造成无法卡制定位的问题,另外,若将该第二管件8拉出时不小心施力过大,会使该第一管件7及该第二管件8分离,易增加使用时的不便与困扰。【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产生错位造成无法卡制定位的多折杆定位装置。本技术多折杆定位装置,设置于一支多折杆,该多折杆具有一支第一杆体、一支沿该第一杆体的中心轴线套接于该第一杆体的第二杆体,及一条沿该中心轴线贯穿且连接该第一杆体及该第二杆体的连动绳,该第一杆体具有一个围绕该中心轴线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的围绕壁,及一个形成于该围绕壁且径向贯穿至该容置空间的穿孔。该多折杆定位装置包含一支导引内杆、一支活动内杆,及一支弹性卡销,该导引内杆固设于该第一杆体的容置空间内且被该连动绳贯穿,并包括一个第一端部、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及一个形成于该第二端部的第一定位单元,该第一定位单元具有一个对应该第一杆体的穿孔的第一会合部。该活动内杆沿该中心轴线能旋动地穿设在该第一杆体的容置空间内且被该连动绳贯穿,并包括一个第三端部、一个相反于该第三端部且较远离该导引内杆的第四端部,及一个形成于该第三端部且对应该导引内杆的第一定位单元的第二定位单元,该第二定位单元具有一个对应该第一会合部且在该连动绳被牵引使该活动内杆朝该导引内杆的方向旋动时,能顺应滑移至与该第一会合部接合的第二会合部。该弹性卡销设置于该活动内杆且对应该活动内杆的第二会合部,并能相对于该第一杆体的穿孔凸出或缩入,并在该活动内杆的第二会合部与该第一会合部接合时,能恒使该弹性卡销旋转至对应该第一杆体的穿孔的位置,且凸伸出该穿孔产生定位,使该第二杆体与该第一杆体稳固地套接。本技术所述的多折杆定位装置,该导引内杆的第一定位单元还具有自该第一会合部分别围绕该中心轴线朝远离该第一端部方向斜向延伸的一个第一螺旋面及一个第二螺旋面,该活动内杆的第二定位单元还具有自该第二会合部分别围绕该中心轴线朝该第四端部方向斜向延伸的一个第三螺旋面及一个第四螺旋面,该第二会合部借由该第一螺旋面、该第二螺旋面、该第三螺旋面,及该第四螺旋面的配合,能顺应滑移至与该第一会合部接合。本技术所述的多折杆定位装置,该导引内杆的第一螺旋面与该第二螺旋面互相对称,该活动内杆的第三螺旋面与该第四螺旋面互相对称。本技术所述的多折杆定位装置,该导引内杆的第一会合部、该第一螺旋面,及该第二螺旋面相配合形成一个凹槽。本技术所述的多折杆定位装置,该活动内杆的第二会合部、该第三螺旋面,及该第四螺旋面相配合形成一个与该导引内杆的凹槽互补的嵌接片。本技术所述的多折杆定位装置,该导引内杆的第一螺旋面及该第二螺旋面朝远离该第一端部方向斜向延伸后会合形成一个第三会合部,且该第三会合部、该第一螺旋面,及该第二螺旋面相配合形成一个嵌接片。本技术所述的多折杆定位装置,该活动内杆的第三螺旋面及该第四螺旋面朝该第四端部方向斜向延伸后会合形成一个第四会合部,该第四会合部在该第二会合部与该第一会合部接合时会与该第三会合部接合,且该第四会合部、该第三螺旋面,及该第四螺旋面相配合形成一个与该导引内杆的嵌接片互补的凹槽。本技术所述的多折杆定位装置,该导引内杆的第一定位单元还具有一个自该第一会合部径向贯穿且朝该第一端部方向延伸的穿槽。本技术所述的多折杆定位装置,该活动内杆的第二定位单元还具有一个自该第二会合部径向贯穿且朝该第四端部方向延伸的穿槽。本技术所述的多折杆定位装置,该导引内杆还包括一个围绕该中心轴线且界定出一个内孔的环壁,该活动内杆还包括一个形成于该第三端部,且在该第二会合部与该第一会合部接合时套入该导引内杆的内孔的套合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该导引内杆的第一定位单元及该活动内杆的第二定位单元相配合,无须对位设计,即能恒使该弹性卡销在该第一杆体内旋转至对应该穿孔的位置且凸伸出该穿孔产生定位,能避免该弹性卡销及该穿孔形成错位造成无法卡制定位的情况,提高使用时的方便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剖面图,说明现有的一种多段伸缩杆;图2是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多折杆定位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图3是一个局部剖面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一支活动内杆朝一支导引内杆方向移动时的状态;图4是一个局部剖面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活动内杆的第二会合部顺沿该导引内杆的第一螺旋面滑移;及图5是一个局部剖面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活动内杆与该导引内杆接合时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2、3,本技术多折杆定位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设置于一支多折杆,该多折杆具有一支第一杆体4、一支沿该第一杆体4的中心轴线X套接于该第一杆体4的第二杆体5,及一条具可挠性且沿该中心轴线X贯穿并连接该第一杆体4及该第二杆体5的连动绳6。该第一杆体4具有一个围绕该中心轴线X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41的围绕壁42,及一个形成于该围绕壁42且径向贯穿至该容置空间41的穿孔421。该第二杆体5具有一个能滑移地套入该第一杆体4内的锥状部51,以供该第一杆体4及该第二杆体5稳固接合。该多折杆定位装置包含一支导引内杆1、一支活动内杆2,及一支弹性卡销3。该导引内杆I固设于该第一杆体4的容置空间41内且被该连动绳6贯穿,该导引内杆I包括一个围绕该中心轴线X且界定出一个内孔11的环壁12,该环壁12具有一个第一端部121、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部121的第二端部122,及一个形成于该第二端部122的第一定位单元123,该第一定位单元123具有一个对应该第一杆体4的穿孔421的第一会合部124、自该第一会合部124分别围绕该中心轴线X朝远离该第一端部121方向斜向延伸的一个第一螺旋面125与一个第二螺旋面126、一个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折杆定位装置,设置于一支多折杆,该多折杆具有一支第一杆体、一支沿该第一杆体的中心轴线套接于该第一杆体的第二杆体,及一条沿该中心轴线贯穿且连接该第一杆体及该第二杆体的连动绳,该第一杆体具有一个围绕该中心轴线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的围绕壁,及一个形成于该围绕壁且径向贯穿至该容置空间的穿孔,该多折杆定位装置包含一支导引内杆、一支活动内杆,及一支弹性卡销,其特征在于:该导引内杆固设于该第一杆体的容置空间内且被该连动绳贯穿,包括一个第一端部、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及一个形成于该第二端部的第一定位单元,该第一定位单元具有一个对应该第一杆体的穿孔的第一会合部;该活动内杆沿该中心轴线能旋动地穿设在该第一杆体的容置空间内且被该连动绳贯穿,包括一个第三端部、一个相反于该第三端部且较远离该导引内杆的第四端部,及一个形成于该第三端部且对应该导引内杆的第一定位单元的第二定位单元,该第二定位单元具有一个对应该第一会合部且在该连动绳被牵引使该活动内杆朝该导引内杆的方向旋动时,能顺应滑移至与该第一会合部接合的第二会合部;该弹性卡销设置于该活动内杆且对应该活动内杆的第二会合部,并能相对于该第一杆体的穿孔凸出或缩入,并在该活动内杆的第二会合部与该第一会合部接合时,能恒使该弹性卡销旋转至对应该第一杆体的穿孔的位置,且凸伸出该穿孔产生定位,使该第二杆体与该第一杆体稳固地套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信元,
申请(专利权)人:富国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