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履带式牵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4381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地履带式牵引车,包括行走装置、底座和平台,在平台上设置有司机室、牵引卷扬装置和控制系统,在底座上设有牵引鞍座,在底座后端设置有挂车耦合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行走装置为履带行走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功能多、拆卸维护及运输方便、投入成本低、体积小,附着力大、牵引力强、机动性能好、操作舒适简单安全、满足山区公路行走、牵引组合方式多等优点。山地履带式牵引车重点在于解决轮式公路运输牵引车无法在特殊恶劣环境及大坡度的山区道路上进行超大、超重设备运输的问题,从而为超大、超重设备的山地运输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满足了超大、超重设备在山区道路上运输的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地履带式牵引车,包括行走装置、底座和平台,在平台上设置有司机室、牵引卷扬装置和控制系统,在底座上设有牵引鞍座,在底座后端设置有挂车耦合器,本技术的行走装置为履带行走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使用功能多、拆卸维护及运输方便、投入成本低、体积小,附着力大、牵引力强、机动性能好、操作舒适简单安全、满足山区公路行走、牵引组合方式多等优点。山地履带式牵引车重点在于解决轮式公路运输牵引车无法在特殊恶劣环境及大坡度的山区道路上进行超大、超重设备运输的问题,从而为超大、超重设备的山地运输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满足了超大、超重设备在山区道路上运输的要求。【专利说明】山地履带式牵引车一、
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在山区公路运送超长、超重的风电等大型设备的运输机械。二、
技术介绍
风电等大型设备的运输,多采用传统的轮式公路运输牵引车来牵引半挂车、全挂车或带动力的炮车,其优点是牵引力强,运输速度快。但在坡度较陡、环境恶劣的山区,常有路面坡度大、雨季泥泞湿滑、转弯半径小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轮式公路运输牵引车对地面附着力减小,以至于达不到牵引要求而无法正常工作,致使运输方案失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坡度较陡、条件恶劣的山区道路上运输超长、超重设备的山地履带式牵引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山地履带式牵引车包括行走装置、底座和平台,在平台上设置有司机室、牵引卷扬装置和控制系统,在底座上设有牵引鞍座,在底座后端设置有挂车耦合器,本技术的行走装置为履带行走装置。本技术是针对传统轮式牵引车无法在山区公路上运输大件的现状,提供的山地履带式牵引车。驱动装置采用大排量液压马达及大扭矩行星减速机,履带采用链轨节式双筋履带板,从而增大了对山区道路地面的附着力和有效的牵引力。行走装置与底座的连接方式区别与传统小吨位履带式车辆的整体焊接形式,而采用铰制孔螺栓和钩牙板、楔块组合连接,受力均匀合理,方便拆卸、维护和运输。底座上配备有90 #重型双自由度牵引鞍座,前后左右均可摆动,鞍座最大承载能力可达40吨,满足大吨位物件的运输要求。平台与配重上配备牵引座和挂车耦合器,可满足牵引车在运输过程中遇到的一切牵引或拖拽的使用功能。牵引卷扬装置由卷筒、液压马达、减速机、卷筒支座组成,配合牵引滑轮组的使用,可产生强大的牵引拉力。将该牵引滑轮组挂接至需要被牵引的车辆,可实现在山区道路上大坡度路段及特殊恶劣路段的牵引运输和山地自救功能。平台配备气路、电路快速接头,以满足牵引半挂车时对挂车的制动系统的同步控制。与同吨位级别的平地履带工程机械车性能相比,本技术的发动机功率更大,泵与马达的排量更高,行走速度更快,牵引力更强。采用履带装置与底座用铰制螺栓与钩牙板、楔块组合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由于平台、配重在整机上均属于径向与轴向组合受力的部件,故连接方式区别其他履带式工程车辆,采用双钩牙与螺栓组合的连接方式。该履带式牵引车与其他履带式车辆相比,具有使用功能多、拆卸维护及运输方便等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使用功能多、拆卸维护及运输方便、投入成本低、体积小,附着力大、牵引力强、机动性能好、操作舒适简单安全、满足山区公路行走、牵引组合方式多等优点。山地履带式牵引车重点在于解决轮式公路运输牵引车无法在特殊恶劣环境及大坡度的山区道路上进行超大、超重设备运输的问题,从而为超大、超重设备的山地运输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满足了超大、超重设备在山区道路上运输的要求。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座与行走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与平台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座与配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双车牵引爬坡的工作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前后双车牵引的工作状态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山地履带式牵引车包括行走装置1、底座2和平台3,在平台3上设置有司机室4、牵引卷扬装置5和控制系统6,在底座2上设有牵引鞍座7,在底座2后端设置有挂车耦合器8,本技术的行走装置I为履带行走装置。履带式行走装置I采用链轨节式双筋履带板。牵引鞍座7为90 #重型双自由度牵引鞍座,可牵引半挂车在山区道路上行走,从而实现运输超长、超重运输件的山地运输功能,并与50 #牵引鞍座具有互换性。控制系统6的气路、电路均配备快速接头,以满足牵引半挂车时对挂车的制动系统的同步控制。本技术的底座2与履带架的安装形式是由行走装置I与底座2自带的钩牙相互搭扣,借助铰制螺栓9、开槽螺母10、开口销11将其连接,最后用楔块12、螺栓13、螺母14将整个装置楔紧锁死,形成刚性一体。本技术的平台3与底座2的安装形式是由平台3与底座2自带的钩牙相互搭扣,并由上部螺栓15和下部螺栓16将其连接紧固。本技术的底座2与配重17的安装形式是由底座2与配重17自带的钩牙相互搭扣,并由连接螺栓18将其连接紧固,挂车耦合器8焊接在配重17的外端。山地履带式牵引车可牵引半挂车,由于半挂车对牵引车所产生的正向压力,使得牵引车对地面产生足够的附着力,借助自身强大的驱动马力,在行车道路允许的情况下能够牵引挂车行走。适合在平坦山路及20°以下且道路运行附着力系数大的山路上牵引挂车。山地履带式牵引车还可以采用双车或多车拖拽半(全)挂车。单车或多车牵引全挂车及半挂车时,牵引车上摞放适当配重块18,以此获得更大的附着力及有效牵引力,借助牵引挂绳19,与后车相连,后车可以是轮式公路牵引车,也可是山地履带式牵引车,前车牵引车数量可根据后车载重而定。该牵引法适合在山路相对平坦,角度不大于15°,且转弯半径大于50米的山地道路上牵引挂车。山地履带式牵引车还可借助自身牵引卷扬装置5、挂车耦合器8、牵引辅助装置20及牵引滑轮组21等在特殊路段上对牵引车进行辅助牵引,通过牵引卷扬钢绳与滑轮组21产生的倍率效果,从而使得牵引车获得与附着力无关的有效牵引力,通过局部恶劣路段。该牵引法适合在大坡度、每次牵引距离不大于50米且没有弯道的恶劣山地道路上牵引挂车。山地履带式牵引车可用两台前后共同完成牵引,前牵引车向前牵引,后牵引车向后倒车推进,由于后牵引车有动力转向功能,所以在转弯半径小的山区道路上可适当的减小行车转弯半径,转弯半径的减小程度取决于运输件的尺寸长度。该牵引法适合在转弯半径小的山区道路上牵引挂车。山地履带式牵引车使用环境:工作温度-10?40°C,环境湿度85?90%。山地高度为海拔1000m,路面宽度5?7m,回转半径30?35m。相对来说:传统轮式牵引车适合道路坡度在8°以下的道路行驶,而山地履带式牵引车则满足8°?20°大坡度,甚至局部超过20°的超恶劣路况的运输。【权利要求】1.一种山地履带式牵引车,包括行走装置(I)、底座(2)和平台(3),在平台(3)上设置有司机室(4)、牵引卷扬装置(5)和控制系统(6),在底座(2)上设有牵引鞍座(7),在底座(2 )后端设置有挂车耦合器(8 ),其特征是:行走装置(I)为履带行走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履带式牵引车,其特征是:履带式行走装置(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山地履带式牵引车,包括行走装置(1)、底座(2)和平台(3),在平台(3)上设置有司机室(4)、牵引卷扬装置(5)和控制系统(6),在底座(2)上设有牵引鞍座(7),在底座(2)后端设置有挂车耦合器(8),其特征是:行走装置(1)为履带行走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四彬王克剑王本毅张剑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