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车顶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917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便车顶帐篷,包括帐篷架以及可固定在帐篷架上的帐篷布,该帐篷架包括底座架杆及支撑架杆;该底座架杆包括两根主架杆以及两根副架杆,且该主、副架杆的端部之间通过可组装拆卸的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而构成方框形结构;该支撑架杆包括竖杆以及横杆,该竖杆和横杆之间通过两个转角连接件连接后而构成门形架,且该转角连接件与竖杆及横杆中的至少一个为可拆卸连接,该竖杆异于与横杆连接的一端枢接于固定在所述底座架杆上的支杆座上;所述的支撑架杆至少包括一个所述的门形架。该车顶帐篷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便于组装拆卸,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便车顶帐篷,包括帐篷架以及可固定在帐篷架上的帐篷布,该帐篷架包括底座架杆及支撑架杆;该底座架杆包括两根主架杆以及两根副架杆,且该主、副架杆的端部之间通过可组装拆卸的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而构成方框形结构;该支撑架杆包括竖杆以及横杆,该竖杆和横杆之间通过两个转角连接件连接后而构成门形架,且该转角连接件与竖杆及横杆中的至少一个为可拆卸连接,该竖杆异于与横杆连接的一端枢接于固定在所述底座架杆上的支杆座上;所述的支撑架杆至少包括一个所述的门形架。该车顶帐篷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便于组装拆卸,方便携带。【专利说明】一种轻便车顶帐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帐篷,尤指一种轻便车顶帐篷。
技术介绍
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壮大,自驾游已经成为新兴的旅游方式。为了满足人们自驾出行的便利性,附属在车上的用于自驾出行的产品开发方兴未艾,车用帐篷就是在这一环境下发展出来的。车用帐篷是可以搭设在车顶之上的帐篷,由于在使用时,不象其他帐篷那样贴近地面,因此不易受地气、湿气的侵入,使用上更为舒适。典型的车用帐篷如2010年7月21日授权公告的CN201531147U号中国技术专利、2012年4月11日授权公告的CN202187605U号中国技术专利、2013年9月25日授权公告的CN203213695U号中国技术专利等等。现有车用帐篷的帐篷架一般是由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帐篷架杆组成,该帐篷架杆可以展开或者收折,帐篷布则直接固定在帐篷架杆上,可随着架杆的展开或者收折而被撑起或者收起。而帐篷架杆的展开与收折又是通过连动结构实现的,为了便于操作,通常还需要设置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的控制装置。这样的构造结构非常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底座和架杆是连接在一起不可拆卸的,因此帐篷通常是长期固定在车顶上的。因此上述现有的车顶帐篷通常都是使用在专用旅游或者越野的车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承担。为此,如果能设计一款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成本低的车顶用帐篷,则可以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要,本案由此而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又便于组装拆卸而便于携带的轻便车顶帐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轻便车顶帐篷,包括帐篷架以及可固定在帐篷架上的帐篷布,该帐篷架包括底座架杆及支撑架杆;该底座架杆包括两根主架杆以及两根副架杆,且该主、副架杆的端部之间通过可组装拆卸的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而构成方框形结构;该支撑架杆包括竖杆以及横杆,该竖杆和横杆之间通过两个转角连接件连接后而构成门形架,且该转角连接件与竖杆及横杆中的至少一个为可拆卸连接,该竖杆异于与横杆连接的一端枢接于固定在所述底座架杆上的支杆座上;所述的支撑架杆至少包括一个所述的门形架。所述主、副架杆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螺母,该固定螺母插固在所述副架杆上的一个固定孔内,所述的主架杆上设有穿孔,连接时,通过一个螺钉穿过所述主架杆上的穿孔再从副架杆的端部穿入副架杆内,然后与所述的固定螺母旋紧,将主、副架杆的端部连接在一起。所述主、副架杆之间的连接结构进一步设置一个架杆套,该架杆套相对主副架杆的安装位置各设有一个安装孔,同时相对螺丝穿过的位置设有通孔;组装时,将所述主、副架杆的端部分别插于所述架杆套的相应安装孔内,然后将螺丝旋紧。所述的主架杆或者副架杆由可拆分的两段杆或者多段杆组成,各段杆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所述各段杆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可以插于所述两段杆端部的连接件,且各段杆以及连接件的相对应位置设置螺丝孔,然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凸垣。所述的竖杆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地枢接在所述支杆座上,或者通过铆钉固定枢接在所述支杆座上。所述的竖杆或者横杆由两段或者多段短杆相互连接而构成,而各根短杆相互之间或者与所述的转角连接件之间采用相互插接的结构进行连接。所述的支撑架杆设置有两个或者多个门形架,所述的支杆座设置有至少两组,各门形架分别连接在不同组的支杆座上。所述的帐篷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架杆内的龙骨支架。所述的龙骨支架包括若干龙骨以及至少一根具有导槽的导轨,该龙骨上设有可在所述导槽内滑移的滑动件;所述的主架杆或者副架杆上开有若干可以插接所述龙骨端部的插孔。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帐篷的架杆通过可拆卸式的结构相互连接的各个杆件组装构成,因此结构更为简易,成本更低;2.帐篷的架杆被拆卸之后,可以很方便的打包放置于汽车的后备箱内,对于运输十分便利;3.帐篷的组装及拆卸非常方便,仅在底座架杆上使用螺丝进行连接,支撑架杆或者龙骨支架均采用简单的插接或者滑动连接,因此使用十分便利;4.各杆件均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且各零部件可互换,因此操作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1A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B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C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展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示意图(收折);图3A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B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使用于车顶时的示意图(展开);图5是本专利技术使用于车顶时的示意图(收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是一种轻便车顶帐篷,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车顶帐篷包括帐篷架以及可固定在帐篷架上的帐篷布(图中未示出),该帐篷架包括底座架杆1及支撑架杆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龙骨支架3。其中:所述的底座架杆1包括两根主架杆11以及两根副架杆12,且该主、副架杆11、12的端部之间通过可组装拆卸的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而构成方框形结构。所述主、副架杆11、12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例如相互进行简单的插接。而本实施例优选地(如图1A及图3A所述),该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螺母13,该固定螺母13插固在所述副架杆12上的一个固定孔121内,所述的主架杆11上设有穿孔111,连接时,通过一个螺钉14穿过所述主架杆11上的穿孔111再从副架杆12的端部穿入副架杆12内,然后与所述的固定螺母13旋紧,从而将主、副架杆11、12的端部连接在一起。为了避免主、副架杆的端部暴露在外,可以进一步设置一个架杆套15,该架杆套15相对主副架杆的安装位置各设有一个安装孔,同时相对螺丝穿过的位置设有通孔151。组装时,将所述主、副架杆11、12的端部分别插于所述架杆套15的相应安装孔内,然后将螺丝14旋紧。该架杆套15对主副架杆的端部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达到使用安全的效果。为了增加主架杆11或者副架杆12的长度,或者说为了减少各架杆的长度,可以使主架杆或者副架杆采用可拆分的两段杆或者多段杆式结构,各段杆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本实施例,所述的主架杆11由两段杆连接而成,两段杆之间的连接结构也可以仅采用简单的插接。本实施例优选地(配合图1B、图3B所示),该连接结构包括可以插于所述两段杆端部的连接件17,且该主架杆11的各段杆以及连接件17的相对应位置设置螺丝孔,然后通过螺栓18固定连接。为了方便该连接件17与各段杆之间的螺丝孔的对位,可以在该连接件17上设置一凸垣171,当各段杆的端部抵顶到该凸垣171时,则插接到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便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帐篷架以及可固定在帐篷架上的帐篷布,该帐篷架包括底座架杆及支撑架杆;该底座架杆包括两根主架杆以及两根副架杆,且该主、副架杆的端部之间通过可组装拆卸的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而构成方框形结构;该支撑架杆包括竖杆以及横杆,该竖杆和横杆之间通过两个转角连接件连接后而构成门形架,且该转角连接件与竖杆及横杆中的至少一个为可拆卸连接,该竖杆异于与横杆连接的一端枢接于固定在所述底座架杆上的支杆座上;所述的支撑架杆至少包括一个所述的门形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南庆陈鸣毛慕华
申请(专利权)人:秋野地厦门露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