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玫专利>正文

一种设有多用途送风管的内叶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7686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1:47
一种设有多用途送风管的内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①紧套小环形固定圈②,配置内叶③、装上具进风空隙的罩体④、小附壁圈罩⑤,送风管的底部连接小环形固定圈②,顶部延伸联结制成环状出风口⑧,并连到大附壁圈⑨。使送风管⑥同时成为电机的空心固定支撑架⑦,大附壁圈⑨同时成为大固定圈架⑩。内叶③产生的气流通过送风管⑥,引导到环形出风口⑧,延着大附壁圈⑨与小附壁圈罩⑤附双壁吹出均匀低噪的风。其进风、送风、出风方向一致,送风管和大、小附壁圈均一物二用,把电机固定在环形圈架中横向工作,结构紧凑省材。并将送风管制成透明扇叶形,各管内装有轮流发光的光源,给人有扇叶在旋的感受,基本综合了无叶风扇和传统风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多用途送风管的内叶风扇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风扇
,具体涉及一种内叶风扇装置。
技术介绍
无叶风扇因为叶轮不外露,具有安全性好、易于清洁的优点,所以受到人们的睛睐,[如专利申请号:200810177844.8公开的风扇]。但现有的无叶风扇电机是在环形闭合圈下面直立工作,内叶轮产生的风是向上吹的,到达环形闭合喷嘴圈内需50°以上转弯,再从环形喷嘴吹出又需经180°的转弯,运用科恩达表面也需120°以上的转弯,风力会有明显减弱。如果电机可转为横向工作的,[如专利申请号201110256873.5]则从该横向内叶轮吹出的风需多经一次90°的转弯才到达闭合环形喷嘴,所以风力会有更明显减弱,上述结构的无叶风扇无论功率损耗、还是噪音、成本均较大,应用范围不广,很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装有既是风源的送风管、又是工作电机的空心支撑架、还是风圈主视面模拟风叶之特殊透明管的内叶风扇,它取消了闭合环路喷嘴,气流无需延科恩达表面又经120°以上的转弯,直接由数个送风管顶部联结成大环形出风口;结构紧凑,节省材料,减少噪音,增加功率,扩大使用范围,以克服上述现有无叶风扇结构的缺陷。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设有多用途送风管的内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电机、环形小固定圈,内叶,罩体、小附壁圈罩,组成的制风装置,与至少三个多用途送风管、环形出风口、大附壁圈形成进风、产风、送风到出风的通道。所述的送风管底部与环形小固定圈和罩体相连接;数个送风管顶部联结成环形出风口,并与大附壁圈相连接;所述内叶产生的气流通过送风管,引导到环形出风口,延着大、小附壁圈附着双壁吹出均匀低噪的风。所述的送风管内制有一条加厚管壁,厚壁底部与带轴电机上紧套的环形小固定圈相连结,使送风管同时成为固定电机的空心支撑架。所述的空心固定支撑架至少是三根,从而使电机三角支撑固定到大附壁圈内主视面任意位置工作。所述的大附壁圈不是通常具有空腔通过气流的闭合环形喷嘴圈,而是不需通过气流的实心圈。实心圈与送风管内一条加厚管壁的顶部相连接而同时成为实心环形大固定圈架。从而使所述电机固定在大附壁圈内主视面的任意位置工作,优选在圈中心工作。该大固定圈架通常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梅花形、六瓣形、品字形等各种形状。所述的环状出风口由数个送风管的未加厚部分顶部左右延伸联结而成,加厚部分顶部与大附壁圈一体化,环状出风口的形状可随大附壁圈的变化而变化。所述的送风管用透明材料制成,该透明送风管的正视面形状采用弧线形,优选为扇叶形。该扇叶形透明管在八个之内,优选为三、五、六、八个,各管内装有电扇启动后会轮流发出光色的光源。所述的制风装置可以是多种形状,通常为圆柱形,优选为流弹型,其位置在大附壁圈的主视面圈内,优选为主视面圈中心。所述的制风装置、送风管之间与大附壁圈内形成空穴,所述的空穴成为环形大固定圈外部空气随出风流动的空道。所述的电机外罩在内叶后面和侧面部位开有进风排孔,进风排孔可构成各种空隙图案来进风。所述电机的小附壁圈罩的顶部可以制有商标标志物。所述的内叶采用吹出20度左右斜风的微旋小翼片。所述的电机可以用高速直流电机,也可以用传统交流电机,还可以用特殊的转子电机、永磁电机,而适用于不同要求的场所。其出风口的缝隙宽度,根据不同最高转速,选择在1至35毫米之间。这种内叶风扇,可以是台扇、壁扇、落地扇、吊扇,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风扇。可以进入传统风扇的所有应用场地。这种内叶风扇的制造简单,除电机以外的结构材料通常用注塑件,还可以采用仿青瓷、仿红木和金属外壳,制成能出风的工艺品。本专利技术专利具有如下积极效果:由于送风管同时成为对工作电机起固定作用的空心支撑架,又使大附壁圈同时成为实心环形大固定圈架,取代了传统扇页风扇对工作电机的成套内外实心固定架。具有进风空隙图案的罩体和小附壁圈罩分别取代了传统大扇页风扇进、出风的两面安全保护大罩;送风管和大、小附壁圈均一物二用,把电机固定在环形圈中横向工作,结构紧凑省材。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进风、送风、出风的方向基本一致,功率损耗减少。再将送风管制成的扇叶形透明管,管内还装有能轮流发出光色的光源,在风扇未启动时,只看见流弹型制风装置和大、小附壁圈两个圈圈;电扇启动后,各扇叶形透明管内外轮流发出微光,就给人以有扇叶在旋的感受。本专利技术基本综合了无叶风扇安全、整洁和传统风扇噪声低、风量大、成本廉的长处。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专利的左视部分剖面示意图图2:图1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专利的左视部分剖面示意图和电机罩体后视图图4:图3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4中的标号:1-带轴电机,2-电机小环形固定圈,3-内叶,4-具进风排孔的电机罩体,5-小附壁圈罩,6-送风管,7-具加厚管壁的空心固定支撑架,8-环形出风口,9-大附壁圈,10-实心环形大固定圈架,11-透明扇叶形送风管,12-空穴,13-罩体上的进风空隙图案,14-发光源,15-支架。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2所表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它包括电机1上套有小环形固定圈2,装有内叶3,套上具有排孔的罩体4和小附壁圈罩5;所述的罩体4在内叶3对称的三个侧面设有三个送风管6,三个送风管6的顶部延伸联结成为环形出风口8,并与大附壁圈9连体。用所述的具有排孔的电机罩体4来进风。所述的送风管6内有一条加厚管壁与小环形固定圈2相连接,使送风管同时成为工作电机的空心固定支撑架7。所述的空心固定支撑架7与大附壁圈9相连结,使大附壁圈同时成为实心大固定圈架10。所述的空心固定支撑架7三个主视面制为扇叶形的透明管11,透明管内装有发光源14;透明管之间与环形大固定圈架形成三个空腔12。支架15为座式。由图3、4所表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它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设有的送风管7由三个增加到五个,所述的五个送风管之间与大附壁圈形成五个空腔12。设置的支架15不同,为落地式支架。所述的具有排孔的电机罩体4的底部,还增加了进风空隙图案13来进风。尽管已经展示和描述了目前认为是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而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设有多用途送风管的内叶风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多用途送风管的内叶风扇,它包括一只电机①中间部位上紧套小环形固定圈②,配置内叶③,装上具有进风空隙图案的罩体④和小附壁圈罩⑤。其特征在于小固定圈②和罩体④都与至少三个多用途送风管⑥底部的管壁相连接;送风管⑥的顶部联结制成环状出风口⑧,所述的环状出风口⑧又与大附壁圈⑨相联结。内叶③产生的气流通过送风管⑥,引导到环状出风口⑧,延着大附壁圈⑨和小附壁圈罩⑤附着双壁吹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多用途送风管的内叶风扇,它包括电机(1),电机(1)的中间部位紧套的小环形固定圈(2),电机(1)上配置的内叶(3)、具有进风空隙图案的罩体(4)和小附壁圈罩(5),组成制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小环形固定圈(2)和罩体(4)都与至少三个多用途送风管(6)底部的管壁相连接;送风管(6)的顶部联结制成环状出风口(8),所述的环状出风口(8)又与大附壁圈(9)相联结;所述的送风管(6)内有一条加厚管壁,加厚管壁底部与电机上紧套的小环形固定圈(2)相连接,使送风管(6)同时成为工作电机的空心固定支撑架(7);空心固定支撑架(7)内的这条加厚管壁的顶部与大附壁圈(9)相连结,所述的大附壁圈(9)是不通气流的实心圈,从而使大附壁圈(9)同时成为固定工作电机横向工作的实心环形大固定圈架(10);使所述电机(1)固定在实心环形大固定圈架(10)内工作;内叶(3)产生的气流通过送风管(6),引导到环状出风口(8),延着大附壁圈(9)和小附壁圈罩(5)附着双壁吹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玫
申请(专利权)人:陈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