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三芯复合扁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650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凑型三芯复合扁电缆,包括动力缆芯、绕包层、控制缆芯和护套层,所述动力缆芯包括两根并列直拖的相线芯,相线芯外成扁形并列排布有若干地线芯导体,由绕包层绕包;控制缆芯与动力缆芯并列直拖,外层挤包护套层。由于有控制缆芯的存在,无需识别相线芯、地线芯,即可以区别开全部相线芯、地线芯;不会缠绕,电缆之间识别容易,使用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凑型三芯复合扁电缆,包括动力缆芯、绕包层、控制缆芯和护套层,所述动力缆芯包括两根并列直拖的相线芯,相线芯外成扁形并列排布有若干地线芯导体,由绕包层绕包;控制缆芯与动力缆芯并列直拖,外层挤包护套层。由于有控制缆芯的存在,无需识别相线芯、地线芯,即可以区别开全部相线芯、地线芯;不会缠绕,电缆之间识别容易,使用维护方便。【专利说明】一种紧凑型三芯复合扁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紧凑型三芯复合扁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住宅小区智能化已成为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通过由复合电缆等组成的综合布线系统把智能化建筑内的通信、计算机和各种设备及设施,在一定的条件下纳入综合布线系统,相互连接形成完整配套的整体,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要求。现有技术的带控制缆芯的三芯复合电缆,通常结构是将控制缆芯与三根挤包有绝缘的圆形线芯绞合,或三根扇形线芯绞合后与控制缆芯绞合。三芯电缆线芯包括三根导体截面相同的三等芯或两根导体截面大、一根导体截面小的2+1芯。不管是何种形式的绞合,线芯间隙较大,不仅使得电缆圆整度差,而且在挤制及施工等过程中容易松散,以及线芯容易发生窜位,为此通常加入填充材料一起绞合,且绞合时外层需用包带进行扎紧,绞合或成缆后再挤包护套。此结构带控制缆芯的三芯复合电缆,不仅缆芯稳定性差,而且材料用量大,还增加了电缆重量及成本。如采用三根绞合扇形线芯结构,虽然缆芯稳定性提高,但线芯加工成扇形结构,加工较圆线芯复杂,需严格控制扇形角及扇形高度,并且容易出现厚度不均匀、绝缘层裂开等现象;其次,不管是何种绞合形式的带控制缆芯的三芯复合电缆,绞合结构,使得实际线芯长度增加,浪费材料、增大重量,电缆成本增大;再次,此结构还使得电缆外径较大,尤其是大规格电缆,大的外径不仅增加了制造、运输困难,而且占用敷设空间大。再就是,通常结构的复合电缆动力线芯对控制线芯的电磁干扰较大。采用圆形同心结构,可以缩小电缆外径,减少绞合增加长度的材料浪费,减轻了重量,不仅减小占敷空间,施工方便,而且降低了成本,也有利于减小电能损耗。但是这种结构的电缆外径仍然很大、高度高,当在线槽中敷设,尤其是需要多根电缆同时重叠敷设时,占用敷设空间仍然很大,在狭小空间中限制了使用;其次,多根圆形电缆一起敷设安装时,电缆之间容易缠绕,且识别困难,使用维护麻烦;再次,圆形电缆线芯识别困难,特别是三根等截面导体,需要每根线芯均进行识别;再就是,使用圆形电缆时,由于其构造上的特点,要使整根电缆的扭转力矩为零更难,很多场合使用电缆还需要反复移动、弯曲,或者垂直使用,电缆自身的扭转和制造时加上的扭转,以及安装不注意增加的扭转,尤其在垂直使用时,电缆下端叠加承受上面释放传递下来的扭转力,故扭转力最大,因此在使用数月后会发生扭曲变形、鼓包、破皮、直至折断芯线。这些不仅易引发事故,造成电缆短路或损坏设备;而且造成电缆使用寿命缩短。因此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扁形电缆的结构,虽然可以反复移动、弯曲,或者垂直使用,但三芯与控制电缆缆芯同时平行排列,增加了电缆的长度,且结构不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同时可同时传输电力和控制信号,且可以反复移动、弯曲、垂直使用,结构紧凑,外径小,易于加工和方便施工的紧凑型三芯复合扁电缆。本专利技术包括动力缆芯、绕包层、控制缆芯和护套层,所述动力缆芯包括两根并列直拖的相线芯,相线芯外成扁形并列排布有若干地线芯导体,由绕包层绕包;控制缆芯与动力缆芯并列直拖,外层挤包护套层。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缆芯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控制线芯绞合后绕包或挤包控制缆芯护套而成。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线芯为控制线芯导体外挤包绝缘而成.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绕包层为金属屏蔽层。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缆芯的外径与动力缆芯的高度相同。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地线芯导体等距离间隙排列或布满相线芯外围,与相线芯导体的单丝直径大小相同。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1、电缆呈扁形,高度较圆形低,且将地线芯分为若干根独立导体,成扁形并列排布在两根并列的相线芯外,长度较三芯同时并列排布短,减小了敷设空间,施工方便。2、可以同时传输电力和控制信号,且互相独立;相线芯、地线芯、控制缆芯均直拖,节省了填充材料和包带,减少了绞合增加长度的材料浪费,减轻了重量。3、由于有控制缆芯的存在,无需识别相线芯、地线芯,即可以区别开全部相线芯、地线芯;不会缠绕,电缆之间识别容易,使用维护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动力缆芯、绕包层5、控制缆芯2和护套层3,所述动力缆芯包括两根并列直拖的相线芯1,相线芯I外成扁形并列排布有若干地线芯导体4,由绕包层5绕包。地线芯导体4等距离间隙排列或布满相线芯I外围,与相线芯I导体的单丝直径大小相同。控制缆芯2与动力缆芯并列直拖,控制缆芯2与动力缆芯外层挤包护套层3。所述的控制缆芯2外径与动力缆芯的高度相同,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控制线芯6绞合后绕包或挤包控制缆芯护套7而成,控制线芯6为控制线芯导体外挤包绝缘而成.。所述的绕包层5为金属屏蔽层。本专利技术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紧凑型三芯复合扁电缆,包括动力缆芯、绕包层(5)、控制缆芯(2)和护套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缆芯包括两根并列直拖的相线芯(1),相线芯(I)外成扁形并列排布有若干地线芯导体(4),由绕包层绕包;控制缆芯(2)与动力缆芯并列直拖,控制缆芯2与动力缆芯外层挤包护套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三芯复合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缆芯(2)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控制线芯(6)绞合后绕包或挤包控制缆芯护套(7)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三芯复合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线芯(6)为控制线芯导体外挤包绝缘而成.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三芯复合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包层(5)为金属屏蔽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三芯复合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缆芯(2)的外径与动力缆芯的高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三芯复合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线芯导体(4)等距离间隙排列或布满相线芯(I)外围,与相线芯(I)导体的单丝直径大小相同。【文档编号】H01B7/04GK103680746SQ201310672845【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2日 【专利技术者】夏亚芳, 王勇, 董云龙, 史逸如, 陈晓军 申请人: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凑型三芯复合扁电缆,包括动力缆芯、绕包层(5)、控制缆芯(2)和护套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缆芯包括两根并列直拖的相线芯(1),相线芯(1)外成扁形并列排布有若干地线芯导体(4),由绕包层绕包;控制缆芯(2)与动力缆芯并列直拖,控制缆芯2与动力缆芯外层挤包护套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亚芳王勇董云龙史逸如陈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