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接电池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主机及一外接电池模块。主机包括一内建电池模块及一第一卡合部。外接电池模块包括一本体、一卡合组件及一弹压组件。卡合组件沿一第一移动路径设置于本体,卡合组件包括相互连动的一扳动部、对应于第一卡合部的至少一第二卡合部、以及一第三卡合部。扳动部外露于本体,且第二卡合部凸出于本体。弹压组件包括一第一弹性件及一受压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本体与受压件之间,以使受压件沿垂直于第一移动路径的一第二移动路径凸出或缩入于本体,受压件包括对应于第三卡合部的一第四卡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外接电池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主机及一外接电池模块。主机包括一内建电池模块及一第一卡合部。外接电池模块包括一本体、一卡合组件及一弹压组件。卡合组件沿一第一移动路径设置于本体,卡合组件包括相互连动的一扳动部、对应于第一卡合部的至少一第二卡合部、以及一第三卡合部。扳动部外露于本体,且第二卡合部凸出于本体。弹压组件包括一第一弹性件及一受压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本体与受压件之间,以使受压件沿垂直于第一移动路径的一第二移动路径凸出或缩入于本体,受压件包括对应于第三卡合部的一第四卡合部。【专利说明】外接电池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外接电池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朝向轻薄的方向发展,以方便使用者携带。但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的体积较小,其功能性便受到了局限。以现有轻薄型的笔记本电脑为例,轻薄型的笔记本电脑的内部空间狭小,其内建的电池模块亦需配合内部空间的设计而仅能使用容量较小的电池模块。因此,此类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通常会另外外接电池模块以作为备用电源。目前,市面上已有可对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供电的外接电池模块,主机可直接放置于外接电池模块上,再以手扳动外接电池模块的卡合组件来固定主机。当欲将主机自外接电池模块上卸下时,需要一手持续扳动卡合组件以使主机与外接电池模块维持在解除卡合的状态,另一手将主机自外接电池模块上取下,同时使用双手才能完成将主机自外接电池模块上卸下的动作,使用上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接电池模块,可仅使用单手便能将主机自外接电池模块上取下,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系使用上述的外接电池模块。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外接电池模块,适于与一主机连接。主机包括一内建电池模块及至少一第一卡合部。外接电池模块包括一本体、一卡合组件及一弹压组件。卡合组件沿一第一移动路径设置于本体,卡合组件包括相互连动的一扳动部、对应于第一卡合部的至少一第二卡合部、以及一第三卡合部。扳动部外露于本体,且第二卡合部凸出于本体。弹压组件包括一第一弹性件及一受压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本体与受压件之间,以使受压件沿垂直于第一移动路径的一第二移动路径凸出或缩入于本体,受压件包括对应于第三卡合部的一第四卡合部,当受压件缩入于本体时,第四卡合部位于第一移动路径上。当卡合组件相对于本体位于一第一位置时,卡合组件的各第二卡合部适于伸入主机以与各第一卡合部卡合。施力于扳动部以使卡合组件移动至一第三位置,以使卡合组件的各第二卡合部解除与主机的各第一卡合部的卡合,且当卡合组件的第三卡合部卡合于被主机下压的受压件的第四卡合部时,卡合组件适于停留于第三位置。本专利技术更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主机及一外接电池模块。主机包括一内建电池模块及至少一第一卡合部。外接电池模块适于与一主机连接,外接电池模块包括一本体、一卡合组件及一弹压组件。卡合组件沿一第一移动路径设置于本体,卡合组件包括相互连动的一扳动部、对应于第一卡合部的至少一第二卡合部、以及一第三卡合部。扳动部外露于本体,且第二卡合部凸出于本体。弹压组件包括一第一弹性件及一受压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本体与受压件之间,以使受压件沿垂直于第一移动路径的一第二移动路径凸出或缩入于本体,受压件包括对应于第三卡合部的一第四卡合部,当受压件缩入于本体时,第四卡合部位于第一移动路径上。当卡合组件相对于本体位于一第一位置时,卡合组件的各第二卡合部适于伸入主机以与各第一卡合部卡合。施力于扳动部以使卡合组件移动至一第三位置,以使卡合组件的各第二卡合部解除与主机的各第一卡合部的卡合,且当卡合组件的第三卡合部卡合于被主机下压的受压件的第四卡合部时,卡合组件适于停留于第三位置。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外接电池模块通过弹压组件与卡合组件的设计,当主机放置于外接电池模块上时,弹压组件的受压件被下压而使第四卡合部位于卡合组件的第三卡合部的第一移动路径上,当使用者欲将主机自外接电池模块上移除时,仅需移动扳动部即可将卡合组件移动至第三位置而使卡合组件的第三卡合部与受压件的第四卡合部相互卡合,卡合组件即可被停留至第三位置。也就是说,使用者先将卡合组件移动至第三位置后,卡合组件的位置便被固定,使用者不需持续施力于扳动部,而直接将主机自外接电池模块上拿起即可,因此使用者可仅以单手操作上述动作,相当便利。此外,主机自外接电池模块上拿起后,受压件被第一弹性件推出于本体,第四卡合部便脱离于卡合组件的第三卡合部的移动路径,第二弹性件便可将卡合组件拉回第一位置,以供主机下一次放置。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上述操作可供主机轻易地与外接电池模块连接以及自外接电池模块上移除。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外接电池模块的透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与主机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卡合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三卡合部及弹压组件的示意图。图5是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卡合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扳动部相对于本体的示意图。图6是主机固定于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示意图。图7是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卡合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卡合状态示意图。图8是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卡合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三卡合部及弹压组件的示意图。图9是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的卡合组件位于第三位置时的外观的仰视立体示意图。图10是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卡合组件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三卡合部及弹压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卡合组件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三卡合部及弹压组件的俯视不意图。图12是主机拿起于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外观的仰视立体示意图。图13是主机拿起后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第三卡合部及弹压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Pl: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P3:第三位置1:可携式电子装置10:主机12:第一^^合部14:第一连接端口16:内建电池模块100:外接电池模块110:本体112:侧面112a:第一开孔114:顶面114a:第二开 孔114b:第三开孔116:第五卡合部120:卡合组件122:扳动部124:第二卡合部124a:第一悬臂124b:勾部126:第三卡合部128:第六卡合部128a:第二悬臂128b:斜面128c:卡合面130:弹压组件132:第一弹性件134:受压件134a:第四卡合部140:第二弹性件150:电池160:第二连接端口【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外接电池模块的透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与主机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卡合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三卡合部及弹压组件的示意图。图5是图1的外接电池模块的卡合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扳动部相对于本体的示意图。为了方便了解外接电池模块内部元件的位置关系,图1、图2及图4分别隐藏外接电池模块的顶面。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外接电池模块100适于供一主机1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主机10可为一笔记本电脑或一平板电脑,但主机10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本实施例的主机10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接电池模块,适于与主机连接,所述主机包括内建电池模块及至少一第一卡合部,所述外接电池模块包括:本体;卡合组件,沿第一移动路径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卡合组件包括相互连动的扳动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至少一第二卡合部、以及第三卡合部,其中所述扳动部外露于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二卡合部凸出于所述本体;以及弹压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及受压件,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受压件之间,以使所述受压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移动路径的第二移动路径凸出或缩入于所述本体,所述受压件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三卡合部的第四卡合部,当所述受压件缩入于所述本体时,所述第四卡合部位于所述第一移动路径上,其中:当所述卡合组件相对于所述本体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合组件的各所述第二卡合部适于伸入所述主机以与各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施力于所述扳动部以使所述卡合组件移动至第三位置,以使所述卡合组件的各所述第二卡合部解除与所述主机的各所述第一卡合部的卡合,且当所述卡合组件的所述第三卡合部卡合于被所述主机下压的所述受压件的所述第四卡合部时,所述卡合组件适于停留于所述第三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森,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